張小棉 熊保香
摘要: 目的 本文研究分析全面護理干預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具體應用,并分析護理的效果,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療情況。方法 本文選取2020年6月-12月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溫泉衛生院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例作為研究病例,隨機分為觀察組(n=44例)和對照組(n=44例),探討全面護理干預在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結果 心力衰竭這一病癥一般發生在老年人群體中,發病急,主要是因為各種心臟病引起的。結論 采取全面護理干預手段,有效的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情況,幫助老年患者恢復健康。
關鍵詞:全面護理干預;心力衰竭患者
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血管疾病,死亡率很高,在我國每年都有大量的患者引起慢性心力衰竭。這是逐漸發展的過程中,也是因為各方面的因素導致的最終階段。重癥心衰患者會出現頑固性的呼吸困難,喘憋,并且經過用藥之后有可能癥狀緩解,并不是很明顯,急性發作時可能還會出現咳粉紅色泡沫痰,伴有大汗、瀕死感等癥狀,身體低垂部位可以出現水腫的表現,嚴重的患者甚至全身都可以出現水腫。當心衰發作時,患者還可以伴隨有胸悶胸痛癥狀,誘發心肌缺血的加重。反之,對于重度心衰的患者,也要進一步查明是否是由于急性缺血發作所引發了心衰癥狀,建議心衰的患者應當常規進行心梗三聯以及BNP的檢查。如果肌鈣蛋白輕度的升高,要么考慮患者心衰的預后較差。心力衰竭的基礎病因從高血壓轉變為以缺血病性心肌病為主,神經內分泌的過度激活是明顯加重心肌損傷、心室重塑、促進心衰進程的啟動因素。本文分析全面護理干預的具體內容,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具體應用,提出相應的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2020年6月-12月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溫泉衛生院收治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例作為研究病例,隨機分為觀察組(n=44例)和對照組(n=44例),所有患者均經心電圖、X線平片、B超等檢查確診為慢性心力衰竭,同時排除合并有心律失常、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觀察組中男28例,女16例;年齡45~75歲,平均(60.8±7.8)歲;病因:心肌梗死病例20例,心肌炎病例5例,高血壓性心臟病病例9例,冠心病病例10例;心功能分級:心功能Ⅱ級9例,心功能Ⅲ級22例,心功能Ⅳ級13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17例;年齡45~75歲,平均(62.5±6.5)歲;病因:心肌梗死病例22例,心肌炎病例6例,高血壓性心臟病病例8例,冠心病病例8例;心功能分級:心功能Ⅱ級11例,心功能Ⅲ級21例,心功能Ⅳ級12例。觀察組及對照組病例的性別、年齡、病因、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均衡可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病例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采取全面護理干預方法。
觀察組病例采用強化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本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全面干預護理方式,為患者詳細的解釋藥物和護理操作的作用以及讓患者了解護理的注意事項,對患者的心理健康、情緒狀態進行觀察,增加和患者的溝通次數,如果患者出現了并發癥的情況,為患者解釋并發癥原因和出血帶來的影響,為患者講解注意事項,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狀況的檢查,增加和患者的溝通[3]。
護理人員在對老年患者實施健康宣傳教育的時候,也要給予患者心理輔導,給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看電影、聽歌曲等轉移注意力,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的心理狀態,增強心力衰竭患者的依從性[4]。護理人員要對老年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護理人員對老年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工作,告訴患者以及家屬這一疾病反復發作,患者需要家屬的支持,也需要利用健康教育工作,讓患者和家屬了解疾病發作的原因、危險、治療內容和并發癥等,讓患者自己測量脈搏,詳細的講解藥物的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用藥的重要性,提升認知水平,增強患者的護理能力[5]。更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以及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這樣才可以調節內分泌功能,保持內分泌穩定,這樣情緒得到控制,此時的心力衰竭功能才不容易出現異常的情況。因此在進行手術后,此時患者的心態調理十分重要[6]。
吸氧護理,持續吸氧患者多存在口鼻干燥現象,需要對患者進行加溫濕化氧療,將石蠟油滴入患者鼻腔后使用甘油對口唇進行擦拭、保濕。部分氣管插管患者可將吸氧管上的閉塞剪去,放在氣管套管內,將無菌紗布放置在套管內。根據醫囑將患者氧流量控制在2~4 L/min范圍內,對于肺心病患者可給予持續低流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2 L/min;吸氧期間告知患者不要自行調節氧流量,確保用氧安全;護理人員還要定期對吸氧管.濕化瓶進行更換。
1.3 觀察指標
本文利用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調查表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其中,LiHFe量表主要包括癥狀、情緒、體力限制、社會限制四個維度,共包括21個問題,每個問題分值為0~5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護理滿意度調查主要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問卷滿分為100分,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1)非常滿意:分值>90分;(2)滿意:分值為80~90分;(3)不滿意:分值<80分,滿意度=(滿意+非常滿意)/各組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涉及的所有數據處理及統計均在SPSS 16.0進行處理、分析,以P<0.05表示結果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觀察組及對照組病例的生活質量對比
觀察組病例的癥狀、情緒、體力限制、社會限制4個維度的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2.2 觀察組及對照組病例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病例護理滿意度為93.18%(41/44),其中不滿意3例,滿意21例,非常滿意20例;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9.55%(35/44),其中不滿意9例,滿意18例,非常滿意17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結論
臨床上老年SHF患者往往病情危重,除了有效的治療措施以外,高質量的護理配合在提升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相對于傳統護理模式,個性化護理服務是一種更加優質的護理模式,其在整個護理工作中更加注重患者的實際需求,將其應用于老年SHF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在提升其護理效果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由于心臟衰竭的時候還容易誘發肝淤血以及胃腸的淤血,可能還會導致腎功能不全等并發癥。對于存在肝淤血的患者可以給予利尿擴血管改善,如果是胃腸淤血的患者,可能還會出現食欲降低,以及惡心、嘔吐等癥狀,可以給予應用促進胃腸動力以及抑制胃酸的藥物來改善,常用的促進胃腸動力的藥物有莫沙必利片、馬來酸曲美布汀等[10]。如果經過合理的治療后,患者的尿量仍然較少,并且伴有腎功能損害的話,那么必要時可以行血液凈化治療。
護理人員需要按照心力衰竭患者的狀態評估情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加強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避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的加重,關注病情本身,也要關注心理、環境等因素,護理措施要全面具體。采取全面護理干預用于心力衰竭手術患者治療中,護理滿意度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患者并發癥少,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2018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亮點[J]. 楊杰孚,王華,柴坷.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8 (12)
[2]心力衰竭外科治療新進展[J]. 呂小棉,陳亞麗. ?心血管病學進展.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