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夢萍

摘要:目的 分析神經外科在臨床護理帶教工作中人性化帶教模式實施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自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間于本院實習的護生50例,其中按照時間的不同將其劃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25例護生給予常規帶教,研究組(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25例護生給予人性化帶教。實習結束后針對兩組護生的理論考試分值及專業護理技能評分、護理帶教滿意度進行評估。結果 研究組護生理論成績及專業護理技能分值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帶教滿意度為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4.00%,p<0.05.結論 人性化護理帶教模式在臨床神經外科護理帶教工作中的開展,能夠更好的保證帶教效果,可值得在臨床帶教工作中推廣。
關鍵詞:神經外科;護理帶教;人性化帶教;滿意度
近年來,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給當代臨床護理工作也帶來了諸多的挑戰。特別是隨著堅持以患者為中心護理理念的普及,促使當代臨床護理質量與之前相比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如何將優質的護理服務繼續深入開展,保持其良好的發展事態也就成為了當代臨床護理界的一大關鍵課題[1]。護理實習是護理專業學生正式進入工作崗位的必經階段,這一階段的臨床實習無論是對于理論知識的鞏固還是對實踐護理技能的掌握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院自2019年引入人性化護理帶教模式,在帶教實踐中從目標制定、職業認同、理論夯實、實踐指導、優化評定等維度著手,充分的展現了護理帶教的人性化色彩,進而也有效的保證了護理帶教質量,現將護理帶教工作總結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我院神經外科從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間接收的實習護生50例,將其作為此次研究樣本資料,依據學生在實習時所采取帶教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護生人數25名,其中對照組中,男2名,女23名,年齡19~22歲,平均年齡(20.17±1.06)歲。研究組中,男2名,女23名,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23±1.12)歲。兩組護生在基礎信息方面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帶教模式
對照組在實習期間,我院并未開始執行人性化帶教模式,故按照常規帶教模式進行帶教,帶教老師結合科室特點進行理論知識講授及專業護理技能鍛煉指導,開啟為期4周的實習訓練。
研究組護生采取人性化帶教模式進行帶教,具體帶教內容如下:
1.2.1 明確帶教目標,擬定帶教計劃
在前期準備階段,需要完成的主要內容就是帶教目標與帶教計劃的擬定,確保每一名帶教老師都能夠清晰自己在帶教過程中所肩負的重要職責。結合神經外科疾病特點及護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制定與之相匹配的帶教目標、帶教計劃以及考核方案,這些內容的制定過程中需要科室臨床教學小組組長及科室內經驗豐富的高年資護士一同參與完成。所制定理論教學內容要保證能夠符合教學大綱相關要求以及科室的實際業務情況,主要內容要不僅要涵蓋婦科多發的疾病病因、臨床癥狀表現、治療方法及護理干預等,同時還要注重對患者的健康宣教及圍術期護理等多項內容。
1.2.2 護生入科教育,提升職業認同感
在入科教育環節,首先帶教教師要將神經外科護理工作的特點、特殊性、規范化操作流程、不同班次的主要任務、科室規章制度等相關內容一一向護生進行介紹。隨后,針對神經外科護理帶教的執行順序、計劃、考核標準等相關內容進行講述,同時向護生發放“神經外科護理技能操作一覽表”;隨后由帶教老師帶領一同參觀和熟悉病區內布局情況及操作環境,加強崗前安全防護教育,提升其防護意識,使其明白如何預防針刺傷等意外護理風險事件。
1.2.3 重視實踐指導,提升護理技能
帶教老師可以將整體的帶教工作一分為二,劃分為兩個階段,即第一階段結合“神經外科護理技能操作一覽表”,將表上的相關內容對學生進行細致化的一一講解,并進行臨床示范,并引導其能夠自主查閱相關資料,洞悉每一項護理操作的關鍵點。進入第二階段,可安排學生進入臨床實踐操作,親身去參與患者的日常護理,當然需要在帶教老師的指引下進行,熟悉患者從住院到出院各個環節及全程護理,包含入院手續伴里、入院病情評估、入院健康教育、術前準備及術前評估、術后康復護理、出院指導等。
1.2.4 優化評定方法,鞏固帶教效果
采用綜合考核的方式進行考核,主要包括理論考核、病例考核以及帶教老師考核等多種形式并存的綜合考核方式,以此發現學生以及帶教計劃所存在的缺陷及不足。此外,組織實習護生對科室的帶教計劃、帶教老師職業素養、帶教能力等情況進行評定。通過這樣一種師生雙向評定的方式,及時的發現臨床帶教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明確原因,及時改進。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護理實習生的平均理論考試分數及實操技能考試分數,同時采取問卷調查法評估兩組護生的護理帶教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此次研究所有數據通過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使用x±s表示,并行t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行x2檢驗,檢驗系數為0.05.
2 結果
2.1 兩組實習護生考試分數比較
研究組護生無論是理論成績還是護理實操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下表1所示。
2.2 兩組實習護生滿意度比較
據統計,研究組護生中整體滿意度高達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4.00%,p<0.05,詳見表2 。
3 討論
在護理教育全過程中,臨床帶教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其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熟悉和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而且還能夠很好的培育學生實踐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是學生進入工作崗位的必由階段。關于臨床帶教工作,傳統的帶教模式基本上所采取的都是一種嚴格的“一帶一”模式[2],在而且過多的關注對學生所學理論知識的鞏固,實操性較差,而且護生的主動參與性也是嚴重不足,由此也導致帶教效果并不理想。為有效的克服這一問題,人性化帶教模式應運而生。而所謂人性化帶教,其主要就是堅持以護生為中心,同時圍繞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以及具體的科室特點制定相應的帶教目標、選擇恰當的帶教方法及評定標準[3]。在整個帶教過程中,護生是絕對的主體,而且其參與積極性也得到了最優化的發揮,此外,該模式中的師生互動也得到了顯著的增強,因此帶教效率也是大幅度提升。
通過此次研究也可以發現,和常規帶教模式相比,人性化帶教模式的研究組護生無論是理論成績還是實操技能成績均占據了顯著的優勢,而且研究組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也是普遍高于對照組,p<0.05.
由此也不難發現,在臨床神經外科護理帶教工作中,人性化帶教模式的應用可顯著的提升帶教質量,因此該模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陳敏麗,葛梅,王妙妙.人性化帶教聯合微信平臺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1(07):82-83.
[2]時慧.人性化帶教模式在婦產科護理帶教中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25):46-50.
[3]劉曉錄,汪瑩.人性化管理在神經內科實習護生帶教中的實踐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61):28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