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穎
摘要:目的:對比股骨頭壞死應用CT、MRI放射診斷的價值。方法:將本院收治的股骨頭壞死患者,隨機分為CT組(CT診斷)與MRI組(MRI診斷)兩組,對比兩組的診斷價值。結果:MRI組Ⅰ期檢出率35.26%、Ⅱ期檢出率26.47%、Ⅲ期檢出率17.65%、Ⅳ期23.53%;CT組Ⅰ期檢出率35.26%、Ⅱ期檢出率23.53%、Ⅲ期檢出率8.82%、Ⅳ期14.71%。兩組檢出率有差異(p<0.05)。結論:將MRI應用到股骨頭壞死的診斷中,可明確分期,提高檢出率,臨床可予以采納。
關鍵詞:股骨頭壞死;CT;MRI;骨髓細胞;骨質變化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1--01
前言:股骨頭壞死為病理演變的過程,發病初期,患者病變區域骨小梁結構可見輕微損傷。隨病程的延長,股骨頭結構可發生明顯改變。如未及時確診并予以治療,易誘發股骨頭塌陷、變形及功能障礙,拉低患者的生活質量。CT與MRI為臨床用于診斷股骨頭壞死的主要手段,本文于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股骨頭壞死患者中,隨機選取68例作為樣本,對比了兩者的診斷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收治的股骨頭壞死患者,隨機分為CT組與MRI組兩組。CT組患者共34例,性別:男:女=18:16。年齡(39--87)歲,平均(51.94±1.84)歲。分期:Ⅰ期12例、Ⅱ期10例、Ⅲ期6例、Ⅳ期8例。MRI組患者共34例,性別:男:女=19:15。年齡(44--80)歲,平均(51.80±1.79)歲。分期:與對照組一致。兩組患者可對比(p>0.05)。
1.2 方法
1.2.1 CT診斷
CT組患者采用CT診斷,方法如下:(1)囑患者取仰臥位,給予約束,囑患者避免移動身體。(2)電壓:120kV,電流:220mA--300mA。(3)層厚:100mm、層間距:10mm。(4)設置完成后,掃描股骨頭橫斷,診斷并評估病情。
1.2.2 MRI診斷
MRI組患者采用MRI診斷,方法如下:(1)囑患者取仰臥位,給予約束,囑患者避免移動身體。(2)層厚:5mm、層間距:6mm。(3)掃描序列包括T1WI(TR:384ms、TE:18ms),與T2WI(TR:2560ms、TE:118ms)兩種。(4)設置完成后,平掃股骨頭,診斷并評估病情。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檢出率,包括0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共5期。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采用X檢驗,以(%)表示。P<0.05視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MRI組Ⅰ期檢出率35.26%、Ⅱ期檢出率26.47%、Ⅲ期檢出率17.65%、Ⅳ期23.53%,與CT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3 討論
根據病情嚴重程度的不同,可將股骨頭壞死,分為0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共5期。其中,0期代表無癥狀,Ⅳ期患者癥狀最為嚴重。及時確診并予以治療,是緩解各項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途徑。本文研究發現,采用CT診斷,Ⅰ期檢出率35.26%、Ⅱ期檢出率23.53%、Ⅲ期檢出率8.82%、Ⅳ期14.71%。Ⅰ期患者CT征象可見關節間隙增寬現象,Ⅱ期患者,CT征象可見“星芒征”。Ⅲ期患者可見“半月征”、Ⅳ期患者可見關節半脫位現象。采用CT診斷疾病,優勢在于視野清晰,但檢出率較低。MRI同樣為股骨頭壞死診斷方法的一種,本文研究發現,采用MRI診斷,患者Ⅰ期檢出率35.26%、Ⅱ期檢出率26.47%、Ⅲ期檢出率17.65%、Ⅳ期23.53%。與CT檢查結果對比,檢出率更高(p<0.05)。與CT相比,MRI的敏感性更強。股骨頭壞死后,修復組織可不斷延伸至壞死區域,骨質的變化隨后產生。MRI診斷股骨頭壞死的機制,在于通過對修復組織延伸情況的觀察,評估骨髓細胞的變化情況。CT診斷的機制,則在于對患者的骨質進行評估。因此,與CT相比,MRI的檢出率往往更高。進一步觀察發現,采用MRI診斷股骨頭壞死,Ⅰ期常可見骨髓水腫、骨細胞壞死現象。Ⅱ期患者股骨頭無變形現象,但病變區域周邊,可見新骨形成,提示病情有所進展。Ⅲ期患者,采用MRI診斷,可見由纖維組織所構成的無血管墻。Ⅳ期患者,MRI征象則可見非特異性繼發性骨關節炎。可見,與CT相比,將MRI應用到股骨頭壞死的診斷中,可明確分期,提高檢出率。因此,為排除股骨頭壞死,臨床應視患者的病情及其需求,首選MRI診斷疾病。通過對骨髓細胞變化情況的觀察,判斷有無股骨頭壞死,同時,明確分期。為疾病治療方案的制定,及患者治療有效率的提高,與其預后的改善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臨床應將MRI應用到股骨頭壞死的診斷中,視診斷結果給予治療,抑制病情進展、提高治療有效率、改善預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岑炳欣.CT與MRI在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7,24(11):1519-1520.
[2]韓江宏,周毅,楊健.CT聯合骨密度測量在診斷股骨頭無菌性壞死中的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7,15(06):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