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淼 封慧歆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
高等職業院校學生是擔負著社會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技術應用型人才。高職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只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夠更好地服務國家、服務社會。學生身體素質好壞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教育問題有一系列重要的闡述中提到:“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職業教育質量”,這是我國高職教育既要長期面臨又要實踐解決的世紀課題。2002年起《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實施至今,體質測試在高職院校中已經常態化,各級學校每學年,每學期都會測試一次學生體質情況。通過統計體質測試的數據指標變化,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分析了解學生的體質變化狀況和發展趨勢,從宏觀層面給予學生體質發展方面的建議,從而針對性的修改完善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現行方案。為全面促進小康社會建設,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基礎保障。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深化教學改革,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讓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提升學生運動技能和體質健康水平”,嚴格執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將其作為構建學校體育評價機制的重要指標。體育教學與體質測試工作同根同源,一脈相承,研究體育教學與體質測試相互干預促進,對有效促進學生體質發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和體質測試內容、目標、實施途徑。
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查閱與研究相關的論文、文件、書籍等資料,查閱江陰職業技術學院體質測試和體育教學相關資料,為研究積累資料來源和論據。
2.邏輯分析法
主要運用歸納法,綜合分析、抽象概括等具體手段,把獲得的文獻資料進行一定的梳理歸類,以形成符合邏輯的理論體系。找出體質測試與體育教學的內在聯系,得出結論。
體質測試是指人體質量的測試與評價,是人體健康狀況和對外界的適應能力。高職院校的體質測試是指按《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對在校學生進行體質測試的全過程。主要包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等方面。
體育教學是有組織、有計劃、有標準、有目的的教育過程。體育教學中教師起主導,學生起主動,通過教與學互動的形式向學生教授體育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發展學生體質,培養學生道德品質道德情感。它是學校體育具體的表現形式,是實施體育目標的基本途徑之。體育教學目標,由單元教學目標分解構成,它是體育教學中師生預期達到的教學結果和標準,也就是通常說的體育課。它包含四個方面,運動能力、技術技能、心理負荷和外界環境的適應。
從表1和表2的測試內容和教學內容看,體質測試的內容:身高、體重、肺活量、中長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等內容都屬于體育教學中身體素質的范疇,國家體質測試標準是為了測試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同時對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是激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有效手段,也是學生了解他們本身體質狀況的途徑。
從表2教學目標來看,體育教學是學生掌握體育知識、技能、提高身體素質過程,通過體育課學生可以了解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學生可以參與到各種體育運動中去鍛煉,通過體育課老師組織學生們參與體育鍛煉,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掌握運動技能、鍛煉意志品質的教學目標。
從表1和表2的組織教學和組織測試看,兩者組織形式非常相似,都是教師主導先發揮學生主動性,按照標準和要求相互配合完成。他們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促進,屬性相同的,學生通過體質健康測試能夠了解他們自己本身的體質達到何種程度,通過體育教學學習提升體質的手段和方法,并且在平時的生活中實踐練習,有效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通過體質健康測試,能夠檢驗體育教學的效果,特別是體質健康測試可以檢驗體育課的能力目標的實施情況。

表1 體質測試

表2 體育教學
1.加強思想教育和宣傳引導
首先要教育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要素,高職院校學生只有良好的身體狀況才能更好的服務社會,創造美好生活。體質測試是學校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校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營造好良好的氛圍。統籌安排好體育教師及有關人員職責分工,掌握提高測試知識技能,精準測試,實事求是。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白自身健康的重要意義,提高學生對體質測認識,思想上要重視,行動中要積極,分析學生體質測試數據,綜合評價處理,為推動體育課改革提供參考,培養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養成終身體育的健康生活方式。
2.推進體育教學改革促進體育教學體質測試融合發展
通過“陽光體育”“校企體育交流”等活動結合高職院校體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在組織教學中注重挖掘體育教材的趣味性,開發多種有利于學生學習樂趣的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探索“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課堂練習、課后練習”的學習模式,開設球類、舞蹈類、田徑類、民族傳統體育類、職業技能輔助類等多元化的體育課程滿足不同興趣愛好的同學的需求,設計與體質測試關聯性高練習內容,精講多練,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針對性的提高專項體能和測試體能,達到以體育教學促進體質測試的效果。
3.拓展學生體質健康測提升的項目練習
在原有的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教學大綱、教學進度進行安排體育教學鍛煉的內容。通常情況下都是對于學生運動技能的分解和完整練習,練習的形式較為單一和嚴肅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內容相對固定。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得不到全面綜合的發展,學生的潛能得不到發揮。開發一些拓展項目,可以和體育課教學相互呼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體育潛能,例如,拓展訓練可以以游戲為載體,以循環練習或者競賽的形式,達到提升學生體能和身體素質的目的,拓展項目的優勢是更豐富學生興趣需求,充分滿足其愛“玩”的特點,在拓展練習中精講多練,有規則限制,但是,又有很多創新的突破點,更多的是趣味運動的快樂體驗,通過拓展項目練習達到啟發學生運動的目的,學生在參與團隊活動的同時,還能培養其積極的心態,挖掘自身運動潛力,提高團隊協作意識。例如,可以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開展“貼大餅”游戲,班級學生全部參與其中,圍成圓圈,男女生不限,這個游戲既鍛煉了學生運動協調性,又鍛煉了快速反應和奔跑的能力。類似的體育游戲還有很多,例如,袋鼠跳游戲,還是三人為一組,間隔五十米站立,每組共用一個麻袋,第一個隊友將雙腳裝人麻袋中,提著麻袋向前跳躍,跳到第一個隊友面前時將麻袋交給他,直到三人全部跳完為止,用時最短的小組即獲勝,這個游戲對學生下肢力量和立定跳遠的成績提升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在課堂活動中可以多采用這種拓展體育游戲對學生進行體能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促進學生體質的改善。
4.優化課程評價體系提高學生體育素養
把學生體質測試情況納入體育課課程評價體系中去,教學評價對學生學習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體質測試的成績能客觀反映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可以間接指導教學。在體育課程評價中加大體質測試的比例,可以有效激勵學生體育學習,促進學生課后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養成良性循環提高體育成績。
通過體育教學體質測試相互干預引導學生學會科學的鍛煉方法與手段,提高學生體育素養,能夠自我檢測、自我分析、自我監督、自我調整,做到自我完善運用運動處方指導和科學身體鍛煉。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體質測試內容上具有重疊性,形式上都具有相關性,體育教學對學生體質測試具有促進作用,體質測也是檢驗體育教學效果有效途徑,是學生了解自我體質達到某種標準程度的標尺。兩者通過體育教學改革、拓展學生體質練習項目、優化課程評價、加強思想教育促進相互融合,可以達到激勵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體育素養、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