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蔣明智
(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主持人語: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其戰略定位是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世界級城市群和國際一流灣區,并增強大灣區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升居民文化素養與社會文明程度,共同塑造和豐富灣區人文精神內涵。香港、澳門和“珠三角”九市文化雖同源共生,但由于歷史原因,仍存在差異;在特殊時期,這種差異甚至會導致文化認同的危機。尋求文化認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便是保護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化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凝結著祖輩的文化創造與文化記憶,對它的保護,即是對一個民族文化意識的喚醒與強化。本欄目三篇文章,通過非遺保護與文化認同的理論和個案探討,旨在深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凝聚力量,這種力量不只在于維系社區、族群和民族之間的情感聯系和精神凝聚,其最高意義更在于國家認同——維護國家的主權、統一、穩定和團結。這在當前有著特別突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