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伶 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
在教學過程中,音樂與美術是兩個學科,但實際上,兩個學科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將兩者相互結合能顯著提高教學效果。音樂作為聲音的藝術形式具有豐富的變化,能表達人們豐富的內心情感,如在一段音樂中有對事物豐富的聯想,而如果用另一種表達方式來體現的話,那就是色彩豐富的美術,美術作品多彩的畫面能帶給人色彩上的刺激,讓人們對畫面產生聯想。所以音樂與美術相互結合既能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又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音樂是用組織音構成的聽覺意象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與社會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也是最能即時打動人的藝術形式之一。音樂是有思維的聲音,音樂藝術的欣賞靠的是聽覺。
其次,美術是指在平面或空間上進行的具有可視性的藝術。美術欣賞是培養學生對顏色和形態上的美的品鑒能力的學科,主要通過讓學生欣賞事物來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在課本上,藝術欣賞作品體現了人類的各種文化現象,突顯了人文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在了解文化藝術的同時,領會不同時代的人文精神。
音樂與美術統稱藝術,早在17世紀歐洲就開始使用“美術”這一詞匯,當時美術泛指具有美學意義的活動及其產物,如繪畫、雕塑、建筑、文學、音樂、舞蹈等。由此可見,音樂與美術是可以相互融合的,所以高校教師可以通過音樂與美術之間的共通性來開展新穎的教學活動,將音樂與美術相互結合,讓學生體會到新教學形式的魅力,并在學習中對音樂和美術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感受它們帶來的全新體驗。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藝術感知力,使其更充分地體驗藝術的魅力。美術是在視覺上給予學生感受,音樂是在聽覺上給予學生感受,兩者都是在人最容易接受感知的地方給予充分的刺激,讓學生在這種生理感知下加深對藝術的理解。所以,我們可以將音樂與美術相互融合。音樂是一種抽象的藝術形式,學生對音符沒有具體的理解,相比之下,美術可以通過視覺給予人直接的感受,讓學生更容易接受。但在美術中也有抽象的表達形式,教師通過將音樂與美術的相互融合,可以加深學生對藝術的理解。很多藝術家在別人的作品中找到了自己創作的靈感,這是音樂與美術相互融合的基礎,也是教師提高學生藝術欣賞能力的教學方法。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也有音樂和美術相互融合的實例,比如,用音樂輔助美術教學,用音樂詮釋畫面表達的情感;在音樂學習中用圖片來刺激學生,好讓學生更好地領悟曲子的情感,增強音樂的旋律性。在一些美術教學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帶來更豐富的視覺效果,教師也會加入音樂元素,幫助學生在視覺上找到新的靈感。當然一些美術元素也會用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盡可能地把抽象的東西具象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音樂的內容。在一些藝術教育機構,有些人就呼吁要避免藝術割裂的現象,提倡音樂與美術一同授課,這一現象充分體現了人們對藝術有了更高的追求。我們必須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來實現音樂與美術的結合。比如,在強弱音的轉換中,學生對這種抽象的概念無法完全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畫圖的形式來對強弱音進行描述,可以用簡單的波浪線,或者線條的粗細等,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學生對具象的圖畫和線條更容易理解,而通過音樂也會對這些圖畫和線條有新的認識,這是對美術中符號表達含義的認識,也是音樂與美術的共通性。
音樂與美術的相互融合絕對不是人們所認識的一加一等于二,這種思想的后果不僅不會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還會認為輔助的一方會成為學習中的干擾因素。目前一些學校在一門藝術教學中嘗試加入另一門藝術成分,試圖將兩者互相作為補充和延伸,促進學生多感官的協調發展,如果教師只是按照這種方法把音樂和美術的融合理解成在音樂中加入圖片、在美術中增設音樂欣賞就違背了我們的初衷。音樂與美術的融合絕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要在藝術層面對兩者進行融合。
其實,音樂與美術本是一家,它們都有對藝術淋漓盡致的表達,只是運用的方式不同。音樂與美術的結合能夠提高學生對美的追求,激發學生對藝術的感知力。這樣,學生在創作作品時就會有更豐富的靈感,能用作品表達內心更豐富的情感,這才是將音樂與美術互通互融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