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嘯遠 謝晉源
進入信息化時代,5G、大數據、VR、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發展,AR 技術也取得了新的突破。AR 技術是一種將虛擬信息與真實世界巧妙融合的技術,廣泛運用了多媒體、三維建模、實時跟蹤及注冊、智能交互、傳感等多種技術手段,將計算機生成的文字、圖像、三維模型、音頻、視頻等虛擬信息模擬仿真后,應用到真實世界中,兩種信息互為補充,從而實現對真實世界的“增強”。AR技術推進了傳統信息認知模式的變革,實現了現實世界空間范圍內難以實現的多種實體信息的體驗和感受,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5G時代到來,數據傳輸速度量級增長,為AR技術提供了大數據量傳輸的技術基礎,使數字信息與人體感官高度融合,實現超越現實的全新體驗,進一步促進了信息認知模式的變革發展。
認知需求升級增強信息感知。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傳統信息傳遞的壁壘,海量的信息呈現在網絡,使人們對新鮮事物的認知需求日益旺盛。AR 技術通過運用電腦信息技術,實施模擬仿真處理,將虛擬信息內容疊加在真實世界中,通過全新的感官體驗,極大地豐富了受眾群體認知更多事物的渴望和需求。運用增強現實頭盔,加強視覺化體驗,AR 技術將各類信息進行細膩化融合,把文字符號、視頻傳遞演變成多媒體傳遞、場景整體感知,把數據模型、電腦圖形等內容更加清晰直觀地呈現在現實世界中,實現了信息的快速認知和整體感知。AR技術推動了信息傳遞的變革發展,順應了時代不斷升級的認知需求,為人們提供了全新的信息感知模式。
提升受眾體驗共同深度參與。5G 時代催生了信息技術革新,龐大數據傳輸量為深度體驗承載了更多可能,AR 技術能夠全方位調動人體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突破了單一感官限制,提升了多感官參與和聯動體驗,實現了身心感受的聯結,增強了受眾群體的體驗感和感受力。通過將抽象的信息可視化、復雜的信息形象化,AR 技術發揮實時性與高互動性特點,使大眾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接受到更多、更廣、更直接、更聯通的信息量,為人們共同參與、自主探索、互動交流搭建新的網絡空間平臺,實現高效體驗與深度參與的融合發展。如今,在教育、醫療、設計等領域,對增強現實的實時性、交互性指導需求不斷增加,AR 技術帶來真實便捷的體感也更能成為社會發展所需高效便捷的方式。
發揮自由個性強化情感共鳴。隨著互聯網快速普及,網絡信息大量冗余過剩,由“獲取信息難”到“篩選信息難”的矛盾變化表明了信息傳播要注重以“用戶為重點、內容為核心”,關注個性化需求已經成為吸引用戶、產生共鳴的必然要求。AR技術具有高度自主操作性,并通過顯示技術、合并技術、跟蹤注冊技術等應用,提高了數據與載體、現實與虛擬的交互性,為人們個性發揮提供新機遇。在AR 技術應用中,3D 物體、影像、語音可以實現多維互動,隨不同場合、不同時機、不同用戶使用習慣而變化,在豐富個性化體驗的同時,能夠使用戶之間的思想互動、情感碰觸更加頻繁緊密,實現情感共鳴的交互性創新發展。
AR技術有力推動了認知模式變革發展,深刻影響著教育方式方法的更新變革,為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化時代帶來了新的機遇。
增強體驗感,提升教育吸引力。我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者、書本、課堂為中心,將既有的結論、規則和方法單向灌輸給受教育者,以此引導廣大官兵認識問題和提高價值判斷能力。但封閉性、單一性特點,使教育效果也受制于施教者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AR 技術一方面憑借自身所蘊含的科學技術時代性特征,能夠有效吸引官兵積極參與體驗,還可以通過鮮活的全方位感官體驗將傳統的教育內容形象化、可視化,把數字信息融進現實生活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讓官兵在歷史和現實中穿梭、在虛擬與真實之間共享,極大增強受教者參與教育的體驗感,使教育方式更具時代性和吸引力。
信息感知程度高,提升教育影響力。面對信息化時代復雜信息帶來的思想沖擊,傳統教育模式效果有所削弱。知識信息是可量化的,容易傳遞,但思想信息反映的是一種同認識、情感、態度、意志相聯系的心理狀態,不可被量化,不能直接通過語言、文字進行感知。AR技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補足了傳統教育框架下思想認知的短板,把認知性、理解性、經驗性的信息打包成數據疊加作用于現實世界,通過感性的、動態的形式進行展現,從而使官兵能夠通過肢體、五官感知到教育的內容和內涵,從而增強官兵信息認知程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
應用便捷互動性強,提升教育創造力。現代科技手段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方式無法超越的先進性,無論是VR 技術還是AR 技術,都能通過人與數字信息的實時互動,實現受教者的主動參與,有力改善傳統教育主客體關系的局限性。計算機技術、VR 技術實現數字交互需要儀器、跟蹤器等復雜設備輔助,AR 技術則應用便捷,官兵利用手機攝像頭即可識別特征圖案,通過數字增強、手勢識別等操作形式進行交互體驗,為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抓手。
科技助力教育,創新引領未來。牢牢把握信息化時代特點,利用AR 技術推動創新發展,真正使教育與時代同步與官兵思想同頻共振。
注重科學統籌,抓好頂層設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科技發展與教育實踐合力統籌起來,用AR 技術等先進科技推動教育模式不斷更新,在教育主管部門和各級黨委部署下做好頂層設計的協同發展。針對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進行考量,在AR 技術使用過程中加強對技術設備的保密性審查,嚴防失泄密事件發生;加強對教育內容的核查,確保積極健康;加強對教育效果的考查,避免出現形式脫離內容的情況。不斷強化理論引領,重點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內涵與數字信息的融合貫通,探索適應基層官兵教育的特點規律。
加強技術融合,用好教育平臺。配強設備資源,需要緊跟5G 時代步伐,基層單位可購置配備觸摸一體機、智慧屏、視覺頭盔、手勢識別等設備,既能夠滿足官兵實現增強現實的交互體驗,又節約了反復更換櫥窗板報的制作成本,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向信息化現代化推進。豐富教育內容,可構建模型數據庫,把同類資源共享調用。例如,官兵用手機攝像頭就可以識別文字圖案特征點,出現數據庫內相應視頻、動畫,實現個性化操作互動,增強教育趣味性的同時,虛擬融合現實環境,極大地豐富了教育內容。拓展活躍實踐,在教育中AR 技術可以幫助官兵脫離場地環境限制,實現在較小范圍中的多重教學目標。例如,通過可視化頭盔看到紅軍長征畫面,眼前會出現雪山草地的環境,能聽到炮彈子彈的飛馳,頗為真實地感受到歷史環境。AR技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為基層官兵搭建了寬廣的視野平臺,為受教者深層次認知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以新穎時尚的學習實踐提升了教育質效。
增強科技意識,完善應用機制。要建立人才培養機制。通過培訓使基層教育者掌握整理數據庫、錄入模型等基礎操作,通過人才交流,促進提升駕馭新載體、運用新手段的能力。要強化培養科技素質。當前大多數基層教育者缺乏科技融合意識,制約了思想政治教育追趕時代的步伐,要通過體驗AR 技術帶來的全新感受,認識到科技促進教育的效果,打破傳統觀念,主動作為加強學習認知。要建立效果評估反饋機制。在AR 技術應用過程中,建立以大數據為依據的反饋系統,對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效益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考量分析,形成具有指導性意義的分析報告,利于AR技術與教育發展融合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