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元 延邊大學
人們通常將素描表現形式劃分為表現性素描和再現性素描,素描研究領域比較廣,具備繪畫的所有基本要素[1]。作為理性、感性相結合的一門學科,素描藝術能夠從畫面中將其所表達的內涵分析出來,體現出素描語言本身的可塑性。在研究表現性素描中,采用各種筆觸、紙張等反復練習,能夠打破既有觀念,使繪畫升華為一門特有的藝術語言。表現性素描能夠打破傳統思維定式,增強素描畫面的律動性[2]。本文主要探討表現性素描藝術語言的特征,并對世界文藝巨匠大衛·霍克尼素描創作中的表現性藝術特色進行闡述。
現代社會,擁有視覺沖擊效果的圖像能夠讓人產生極大的視覺心理沖擊,如絢麗的霓虹燈、創新的廣告設計及宏偉的電影宣傳片等。因受時代、新藝術觀念的熏陶,表現性素描藝術在彰顯其主體、形式上更重視時代審美需求,并在繪畫中將創新、積累及感悟等藝術理念展現出來[3]。黑格爾認為,藝術本身就是定格客觀物體的瞬間美,藝術作品是過往和未來形式的凝聚點。黑格爾的觀點從客觀層面詮釋了表現性素描藝術本身就是對一剎那客觀物體的二次加工,以繪畫的形式在有限空間內創造個性化藝術語言,從而將主體審美價值、審美意識全面表現出來。
就本質而言,表現性素描藝術通過認知和理解客觀物體,并將主觀情感注入在客觀物體中,對客觀物體加以充分認知和理解后,從主觀層面處理形態變化,同時將物體的靈魂予以保留,主體在藝術創作期間通常會融入所描繪的物體內部,用情感感悟客體形象,將客體內在本質充分表現出來,賦予客體對象以新生命力[4]。
素描藝術是在時代的發展中形成的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不僅是素描的基礎構成,也是傳統繪畫層面的藝術性的提升[5]。繪畫本身是靜態藝術范疇,其特點主要在于空間性、可視性和靜止性,繪畫其實就是截取客體的瞬時動態,同時對該客體展開形象化加工。表現性素描藝術采用造型、線條和構圖等形式,并和表現語言、抽象情感密切結合,以增強表現性素描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在藝術創作中,構圖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素描構成因素,圖形對素描畫面布局有著很大的影響,能夠對局部形態進行整合藝術的轉化,從而全面突出素描作品的本質內涵。從根本上說,表現性素描中,需要重點關注客觀因素,構圖過程中應再現符合審美形態的個性語言,保證物體空間能夠形成情緒化視覺效果。例如,大衛·霍克尼進行素描藝術創作,并不看重題材本身,重點在于感知,霍克尼傾向于對日常生活片段的表現,其素描作品筆觸簡練飄逸,力圖將繪畫對象的內在質感表現出來,霍克尼表現性素描創作通過有力線條對客觀物象細節變化進行刻畫,畫面線條狂放且清晰細膩,賦予素描作品一種神秘的藝術感染力。
通常來說,再現性素描主要包括量感、透視、解剖、空間、質感和光影等多元因素,而且不會將客體所存在的結構層次關系、比例關系和肌理質感等體現出來。就本質而言,表現性素描藝術是深入分析物象的形態特征,從主觀層面處理客體形態后,進行精神層面的提升,從而將客觀物體的根本與核心直接表現出來[6]。通過分析表現性素描藝術,介入主觀思維后再全面觀察客體,從而將客體深刻內容與內在韻律充分表現出來。例如,著名繪畫大師馬蒂斯所創作的素描藝術就將線條發揮到了極致,以表現性線條的方式直接彰顯藝術個性和藝術創作者的真摯情感,褪去色彩的素描線條簡明、精練,以線條輕重、粗細等突出客觀物象的輪廓,給人一種神秘感、造型感。
線條作為創作者對自然狀態展開藝術表達的一種基礎的元素,在素描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有效方式[7]。線條在創作中成為人們的主要工具,不僅能夠描繪出事物的外形,也能夠隨著藝術的發展,讓畫家在線條的基礎上表達出更為獨特的畫面和意境。所謂素描線條,就是在對物象形態形成認知后,通過最簡明的方式描繪客觀自然的面貌。更改素描線條可在不同形態下表達繪畫大師的不同情感,繪畫線條其實就是主體表達客觀物象的一種沉淀,以增強線條的表現力。創作中的表現性素描主要是遵循繪畫大師的創作情感,強調以意境理解、情感表達為主,通過線條粗細、強弱及虛實等變化將不同情感傳達出來。例如,圓滑線代表著流動和柔美,垂直線代表著緊張和莊嚴,平行線代表著安靜和穩重,通過線條對客觀物象進行調整,以彰顯不同的藝術美感。各種形態線條在表現性素描中的表現,能夠讓不同群體從不同層面感受和理解作品,從而感受到藝術創作者所表達的情感與造型理念。又如,德加的《舞女》刻畫的素描人物表情精彩、細膩,緊抓素描對象的瞬間情態,頭發和衣領選擇木炭條來描繪,通過大斜線條描繪,將人物精神狀態和個性充分襯托出來。局部細節通過準確線條塑造形體,該方法增強了人物形象的生動性、具體化。再如,以中國畫作為代表的東方繪畫體系,對于線條也有其獨特的運用方式,給人們帶來更豐富的美感體驗。線條在表現性素描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夠給人們帶來具象畫所無法表現的情緒及氛圍,讓人們體會到別樣的精神內涵。
繪畫大師霍克尼的素描作品大多具有創造性風格,其藝術作品的主要特征是多層面主題脫軌,素描創作風格多樣化,該特征豐富了霍克尼素描作品獨特、新意的藝術內涵[8]。到了20 世紀后期,繪畫大師霍克尼的藝術氛圍有所變化,其他創作形式逐漸產生,并慢慢取代藝術古典主義,此為霍克尼藝術創作的革新,也是其追求真善美的必然選擇。觀賞繪畫大師安格爾素描作品時,霍克尼深受啟發。20 世紀80 年代,畢加索繪畫藝術對霍克尼素描作品產生了很大影響,使霍克尼通過對藝術進行感受而進行繪畫對象的描繪,從而呈現直接、自然的視覺藝術效果。
霍克尼所創作的素描作品極具精神氣質,他所創作的素描藝術作品通過簡單、線條感十足的勾勒,形成強烈畫面感,由此將霍克尼獨特的審美觀展現出來[9]?;艨四岜憩F性素描藝術作品極具柔韌性,且起伏有度,其作品所傳達的平和、憂郁氣息往往能帶給受眾以無盡的想象空間。因此,線條審美是霍克尼表現性素描的藝術語言,其不僅能夠拓寬觀賞者視野,而且能引導大眾思考藝術發展方向,霍克尼在受不同審美形式熏陶的過程中,逐漸確立了符號化審美觀。
通過觀察霍克尼素描作品能夠看出其藝術審美特征,其藝術作品均富有精神內涵,不僅能夠拓寬觀賞者的視野,而且加強了大眾的審美體驗,如《浪子的歷程》,通過具象線條,注重繪畫對象形象的表達?;艨四嶙髌房坍嬃水敶说纳罴毠潱瑥钠届o畫風中將霍克尼創作時的激動折射出來?;艨四崾軚|方藝術審美影響,在線條描寫過程中流暢生動,而且霍克尼注重應用點線面,使他的表現性素描作品構成明朗、簡潔,將自身情感注入在其素描中,賦予觀賞者無窮想象力。
總而言之,表現性素描本身屬于藝術語言,其核心是將繪畫大師真實情感放大,表現性素描的關鍵在于藝術思維,且十分注重繪畫大師的思維與情感,此為藝術創作者對客觀世界加以反映的必然結果。表現性素描比較注重藝術創作的能動性,對視覺形象展現和藝術畫面重構予以重點強調,同時真實反映出情感表達和客觀物象之間的關系,要求畫者靈活掌握客觀物象的畫面特征,通過藝術性、情感性和創造性語言將素描作品形象勾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