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重慶文理學院教育學院
□黎丙松 重慶文理學院音樂學院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環節還存在很多問題,如授課模式相對單一,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忽略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知識的講授上比較片面,教師主要針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講解,而忽略了知識之間的聯系,導致學生對知識缺乏綜合運用的能力;在強化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大多是針對本節課的內容安排訓練活動,忽略了對知識的整體運用。而學前教育階段正是學生培養樂感的基礎階段之一,單一的強化訓練會導致學生缺乏音樂素養。
由此可見,目前的音樂教育現狀與教育“以人為本”的總體目標存在一定的分歧。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要和教育的總體目標相符,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音樂素養,還要培養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使其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并且教學的內容要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進行革新,從而提高我國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整體質量[1]。教師身處教學的第一線,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提升教師音樂綜合素質及教學能力的基礎上,幼兒園要對課程進行相應的規范。課程的規范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學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我國本科院校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的設置上,并沒有將對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及音樂技能的培養作為重要內容。院校對課程設置多側重于教學方法的培養,以及教育學基礎知識的教學。課程設置不全面,影響了教師的教學。
我國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并非都對學前教育感興趣,而且專業招收的學生基礎不同。一些學生的音樂基礎十分薄弱,因為他們在高中學習的過程中忽略了對音樂素養的培養,而是比較注重其他與高考相關科目的學習,所以基礎水平較差。與此同時,本科院校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深層次地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發揮自主能動性,進行深入的自主學習[2]。但由于課時設置的限制,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無法全面對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進行培養,這就導致學生的音樂素養無法得到提升。
學生在入學時的音樂基礎通常較為薄弱,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差異適當進行課程調整。但我國本科院校的學前教育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多習慣性地遵循教學大綱的教學計劃安排,從而忽略了對學生基礎的關注。所以,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基礎比較薄弱,知識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不足,從而降低了音樂課程的學習質量。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較弱,并且缺乏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所以在實踐的過程中通常照搬教師的教學內容。而教師的教學內容又以教材為主,教材的內容和實踐中的內容通常不盡相同,所以學生很難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3]。
目前,我國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存在一些問題,如音樂學習課時較少、課程內容分布不均等。為了學生及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本科院校要根據時代的發展特征進行適當的調整,完善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程課時及教學大綱內容。具體而言,本科院校要對教學大綱的內容進行調整,在課時的分配上要注重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課程的合理分配,以及科學劃分學分比重。其中,本科院??梢栽诶碚撜n上加入實踐課程的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上及時進行知識運用,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我國學前教育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此外,本科院校還要在實踐課上注重對理論課程內容的聯動性應用,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梳理,也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對基礎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并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地進行知識的靈活運用。對于課時的增加,學??梢圆捎渺`活的方式進行安排,在不耽誤其他專業課程的情況下增加音樂類課程的課時。比如,可以在周末安排相關的實踐課程或者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音樂活動。
對于音樂教育課程的改革,學校需要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當前,幼兒園對學生的音樂教育已經由單純教孩子唱歌,逐漸演變成幫助學前兒童培養音樂綜合素質,這也是教育“以人為本”目標的具體體現。因此,教師要對幼兒園的具體教學變化進行關注,要針對幼兒園的課程安排及音樂教材,幫助學生逐漸培養對課程內容的規劃能力,這是教師培養學生教學綜合能力必須注重的內容。對于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教師要先從簡單的課程設置開始,畢竟許多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報考本專業之前通常缺乏相關的音樂培訓,音樂基礎能力較弱。教師在教會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要給學生安排適當的實踐課程,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并在實踐中進行知識的深化,從而全面提高我國音樂學前教育課堂的質量。
教育的目的是“以人為本”,注重為國家培養優秀的專業教育人才。這種人才不僅要具備過硬的業務素養,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熱愛教育事業,能夠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業中。幼兒階段是幼兒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優秀的教師能夠幫助幼兒逐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基礎的音樂素養。本科院校要培養優秀的學前教育人才,要注重培養學生深厚的音樂鑒賞能力,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能夠幫助學生提升音樂水平,而音樂水平的提升能夠幫助學生在未來成為優秀的音樂教師。因此,學前教育的音樂課程改革至關重要。
教師對于音樂課程的教學主要以課本為依托,因此要選擇合適的音樂課程教材。這需要學校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學校要支持教師對教材進行改革,并且要對現代音樂的變化有所了解,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組織相應的專家團隊和教師團隊進行教材內容的調整。另一方面,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根據時代的變化調整教學方式,合理規劃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在順應時代的前提下培養自己獨立的音樂審美能力及音樂綜合素質,并且要注重實踐內容的規劃,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實踐中逐步成長。
每屆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基礎能力都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了解學生的基礎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相應的課程教學。具體而言,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幫助他們樹立學習音樂的信心,逐步改變其學習音樂過程中存在的習慣性錯誤方式,可以組成學習小組,在學生相互幫助的輕松氛圍中,使基礎薄弱的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音樂習慣,并培養良好的音樂綜合素質。另外,教師在集體授課的同時,針對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也可以進行單獨輔導,幫助學生切實認識到自身的問題。而對于那些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給其安排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學生在實踐中進行知識的深化及整合,同時更好地認識到自身的能力。對于優秀的學生,教師要發揮其榜樣作用,促進全班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提高。在課余時間,教師可以幫助這些學生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并且進一步提升其音樂綜合素質。
同時,教師還要更好地將理論融于實踐之中。學前教育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是有限的,知識需要和實踐進行結合,才能進一步延伸。因此,教師需要合理安排音樂課程。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嘗試在理論課程中逐漸加入實踐的內容,實踐的融入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并進行靈活運用。對于實踐活動的安排,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去幼兒園實習,在實習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和幼兒進行交流的能力,進而提升其教學能力。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程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學校需要不斷進行教學改革,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改革措施,不斷優化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