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鑫銘 長春建筑學院
作為一種造型藝術,工藝美術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充分結合實物生產和觀賞性的方式,確保所制造作品具有良好的藝術價值。近幾年,飛速發展的科技和經濟均使人們對建筑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設計領域,建筑美觀性和舒適性均應當引起重視,但基于傳統理念設計的建筑風格往往大同小異,極易使人們出現視覺疲勞。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對工藝美術加以應用,因此,本文所探討內容的現實意義有目共睹。
新形勢下,市場經濟給行業發展帶來的影響有目共睹,出于自身發展的角度,建筑企業紛紛選擇對設計理念進行更新,借工藝美術之手優化建筑設計成果,為人們審美訴求得到相應滿足提供支持。
無論社會的進步,還是科技的發展,均在無形中提高了建筑的水準及科技含量,對科學技術加以運用成為大勢所趨。對建筑設計相關工作而言,只有以整體為落腳點,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項任務,才能使設計成果達到預期。工藝美術帶來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促使設計理念轉變方面,隨著設計理念發生轉變,設計思想和水平均會得到顯著提高,建筑行業自然具備了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1]。在實際運用時,設計人員應以建筑行業展現出良好規范化及現代化發展勢頭為前提,將傳統藝術作為設計素材,準確把握設計藝術、施工技術的內在聯系,通過創新工藝美術相關理念的應用方式,賦予設計方案更為理想的經濟與社會價值。
在確定建筑設計方案時,對工藝美術相關理念加以運用,通常可使設計效果得到顯著優化。要想達成該目標,設計師需要掌握工藝美術的應用和創新策略。
在經濟持續發展的當下,大量人口選擇從農村遷移到城市,建筑行業面臨的挑戰和能夠把握的機遇均不同于往日。建筑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人們的需求不斷增多,有舒適、優質等常規要求,還有審美需求。由此可見,要想使建筑價值得以充分實現,設計師需要引入工藝美術并基于相關技術打造可滿足人們審美需求的建筑。
這里提到的工藝美術,主要是指由美、形所衍生出的審美學科,強調對自然、文化和實物進行充分融合。作為設計發展的重要部分,工藝美術的特點是具有穩定形態,通過對理念和方法進行創新,使設計水平得到提高,這對設計人員具有重要意義。而對工藝美術加以運用,強調如實反映現實生活,體現了其他設計理念所不具備的工程性特征,可幫助藝術作品突破原有局限[2]。
眾所周知,建筑設計強調對視覺沖擊力、藝術表現力進行凸顯,以此來達到使建筑具有更加豐滿的形象的目的。在打造藝術形象方面,最應當引起重視的部分,便是合理使用關鍵元素,借助巧妙設計對建筑反饋效果進行優化。正常情況下,建筑設計涉及的關鍵元素是指色彩和點線面的運用,在確定設計方案時,設計人員應充分發揮工藝美術的優勢,科學使用關鍵元素,賦予建筑更為大方且和諧的觀感,并對其視覺體驗加以優化。另外,建筑應體現當地文化和地理特征,設計人員應以城市風格為參照物,結合施工現場附近景觀,對建筑整體風格及細節進行確定。事實證明,與城市風格和景觀高度協調的建筑,往往具有更接近理想水平的歸屬感,而將色彩、點線面元素貫穿設計始終的目的,主要是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縱觀建筑發展史可知,各時期盛行的藝術形式存在明顯差異,這是因為建筑設計和技術發展、生產力水平密切相關,與此同時,人們對建筑所提出的需求會隨著社會進步而變化,具體表現為由使用功能向審美領域延伸,若設計人員仍選擇沿用傳統理念,極易出現建筑無法滿足人們需求的情況,因此,有針對性地融入其他技術,使設計形式變得更加豐富,成為行業主要的前進方向。可以說,基于工藝美術對建筑進行設計是社會及行業進步的必然結果,對相關技術進行融合,可使建筑設計理念得到完善,在最大限度滿足人們需求的前提下,基于城市發展規劃打造可融入其中的建筑[3]。在開展相關工作時,設計人員應以發散思維、抽象思維、逆向思維為依托,通過直觀呈現工藝美術抽象理念的方式,賦予建筑更加完善且符合預期的藝術形象。
近幾年,社會各界對建筑所提出的要求較之前更為嚴格,這也是工藝美術被用來對建筑進行設計的原因之一,現階段,這一方法已獲得大眾的認可與支持。事實證明,工藝美術既能夠使建筑審美得到提高,確保人們的需求得到滿足,還對建筑藝術價值的凸顯有重要作用。在開展相關工作時,設計人員應對兩方面內容引起重視:一是大膽創新,對自身想象思維進行發散,通過充分利用現有工藝元素的方式,賦予建筑與以往不同的整體觀感,達到創新設計的目的;二是科學安排內外空間,研究表明,作為生活和工作的載體,在建筑審美方面,人們的需求往往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而設計階段的重點主要是對空間做出科學安排,確保其具備良好的取暖、采光及通風。但要注意一點,在增強采光性的同時,建筑取暖效果必然受到影響。因此,設計人員應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在建筑功能符合人們需求的基礎上,通過引入全新工藝及技術的方式,使人們在審美等領域的訴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
引入工藝美術,有助于建筑藝術和美術內涵的充分結合,而建筑設計需要運用到多個學科的知識并整合不同領域的工作,這也給設計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具象思維為基礎,結合建筑自身所帶來的感受,快速確定關鍵事物,綜合考慮建筑人文及外部環境,提出相應的設計方案,通過對工藝技術加以運用的方式,使建筑具有更為理想的藝術價值。此外,要想使相關理念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還要打造全新的設計模式,這點較易被忽視,但對設計成果的優化具有重要作用。
事實證明,在開展相關設計工作時,融入工藝美術知識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側重點如下。其一,通過全方位考察施工現場的方式,充分了解建筑施工區域的地質、水文和氣象等自然情況,摒棄傳統設計理念,盡量將建筑融入自然景觀,從而達到協調統一的效果。其二,對人文景觀引起重視,以突出建筑文化和精神內涵為落腳點,確定設計方案。這是因為,建筑對當代人的意義早已不局限于居住和生活,而是逐漸延伸到了情感寄托,體現文化及精神內涵,可最大限度滿足人們對美的向往,通過傳遞幸福、輕松、和諧的氣息,使人們感受到舒適與放松。
持續發展的科技,為建筑行業提供了動力支持,在建筑觀賞性方面,人們所提出的要求較之過去更加嚴格。隨著工藝美術的加入,建筑行業也展示出迅猛的發展勢頭,具體表現如下:一方面,基于信息技術豐富工藝美術內涵,可使設計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另一方面,在漸變傳統理念的基礎上,加快了設計人員轉變思想與認知的速度,隨著整體水平得到提高,大量經典元素開始被應用于建筑設計中,這對行業發展有重大意義。
隨著時間的推移,用來規范工藝美術設計行為的理念變得更加完善,要想使其優勢得到更充分地發揮,有四方面內容需要引起重視。首先,雖然建筑能夠傳達出設計人員期望通過工藝美術來表現的含義,但仍然要對其他元素的運用引起重視,在厘清色彩、點線面關系的前提下,視情況對造型方式加以選擇,確保所形成視覺語言可體現自身情感。其次,設計人員應定期總結實踐經驗,學習工藝美術相關知識,確保自身具有更加完善的設計體系和豐富的技巧,并有選擇性地借鑒或參考國外理念,結合實際情況對理念稍做調整,使其更加符合國情和人們需求[4]。最后,在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設計人員應在確定建筑所體現傳統理念的基礎上,借助信息技術及其他先進技術完成現代建筑設計工作。要想實現上述目標,設計人員要發散思維,以建筑形體和空間的完美契合為前提,賦予建筑更高的藝術價值。事實證明,此舉不僅有利于設計水平的提高,還可為行業持續發展助力,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上述的分析可知,建筑的作用主要是為人們提供工作和生活的載體。近年來,人們對建筑功能的需求逐漸朝著多元化的方向邁進,要想使建筑符合人們的心理預期,關鍵是對設計理念加以創新。基于工藝美術的相關理念對建筑進行設計,既能賦予建筑更高的觀賞度,又對行業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真正做到了同步提高建筑質量、觀賞度及實用性,并為營造良好環境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