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璐 中央音樂學院
影響藝術歌曲表演效果的因素較多,包括歌曲演繹水平與伴奏的選擇等因素。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中占據較大的比重,對藝術歌曲的思想感情表達與旋律氛圍烘托等有積極的意義。對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中的作用進行研究,更利于提升鋼琴伴奏的水平,實現藝術歌曲主題內涵的生動演繹。
藝術歌曲的定義尚未統一,其與流行歌曲、民族歌曲不同,更注重音樂藝術性等魅力的凸顯。伴奏是凸顯歌曲藝術性的重要影響因素,為凸顯藝術歌曲的情感,大部分歌曲伴奏由作曲家反復推敲后確定。藝術歌曲的伴奏與即興伴奏不同,更加嚴肅與嚴謹,使藝術歌曲更具有欣賞價值,能帶給聽眾更多美的體驗與感受。個人表演與伴奏配合是藝術歌曲的常見演出形式,雖然演出形式相對固化,但在樂器伴奏的烘托下,能夠向觀眾充分展示音樂藝術的純粹性,從而將觀眾快速帶入藝術歌曲營造的意境中。
音樂能夠凈化人的心靈,帶動人的情緒發展,伴奏是帶動人們通過音樂藝術獲得各種情感體驗的重要載體與媒介,是音樂藝術的重要構成要素。不同樂器的伴奏,所產生的感性認知與心情體驗效果也存在差異,尤其是鋼琴伴奏,鋼琴的聲音更加空靈與清澈,能夠將聽眾迅速帶入音樂藝術氛圍中,因此,鋼琴伴奏的藝術地位相對較高。雖然鋼琴伴奏是聲樂的附屬品,主要作為音樂背景出現,但經過藝術性的挖掘與處理,鋼琴伴奏特點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同時在營造不同氛圍的方面,也是其他樂器伴奏不能比擬的。
鋼琴在聲樂表演中主要發揮陪襯作用,聲樂表演對鋼琴的重視程度遠不及藝術歌曲表演,但藝術歌曲的出現,將聲樂與鋼琴的結合帶入新的高度與階段。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中的應用,可起到烘托氣氛與提高歌曲表演張力等作用,賦予歌曲新的內涵。藝術歌曲為鋼琴伴奏拓展了發展空間,提升了鋼琴伴奏歌曲的藝術表現力。因此,鋼琴伴奏與藝術歌曲間存在相輔相成、相互依托的關系,能夠為音樂愛好者呈現出更富有藝術魅力的作品。在演出中,演奏者需注意兩者間的關系,讓聽眾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入藝術歌曲所營造的意境中,從而增強藝術歌曲對聽眾的感染力。
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的應用,主要起到補充與烘托歌曲的旋律和背景等作用,同時在樂曲的風格塑造、藝術風格展示及主題思想表達等方面的優勢也不能忽視。
鋼琴樂器起源于國外,但在全世界的音樂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隨著鋼琴伴奏在我國逐漸普及,大量的作曲家與經典樂曲應運而生。由我國音樂作品的創作與發展得知,藝術歌曲中鋼琴伴奏的作用,最早期是加速音樂與詩歌間的深入融合。鋼琴伴奏是藝術歌曲放大音樂形式與優美旋律的催化劑,可提高音樂與詩歌的契合度,促使融合后的音樂美感與樂曲的思想感情表達通過藝術歌曲的形式得到充分呈現。鋼琴在樂譜中的生命力與感染力,離不開創作者與演奏者的傾注,力求通過對鋼琴伴奏的應用,充分呈現出藝術歌曲中的濃厚情感。因此,鋼琴伴奏又成了藝術歌曲情感表達的宣泄口,通過明快與低沉等不同音色的琴聲變換,快速奠定藝術歌曲的情感基調,從而達到啟迪聽眾心靈的目的。比如,《踏雪尋梅》這首藝術歌曲,在鋼琴伴奏中,演奏者要求運用輕巧的節拍營造歡快的情感氛圍,將聽眾快速帶入情境中,從而使聽眾產生花海香氣襲來的感受。
鋼琴伴奏可對音樂藝術進行有效的詮釋,可以豐富藝術歌曲的藝術特色,促使藝術歌曲的音樂形式更加獨特。尤其是對鋼琴伴奏形式上的創新,更利于展現藝術歌曲的不同風格,強化藝術歌曲的沖擊力,給聽眾更多的心靈震撼,從而達到理想的聽覺效果。比如,《月之故鄉》是一首思念親人的抒情歌曲,歌曲結合了深情的曲調與樸實的字詞,表達了中秋夜臺灣同胞思念祖國的情感,歌詞富有詩意且含蓄,給人以無限聯想的空間。歌曲的第一句為音樂主題,樂譜優美舒展,利用柔情的詠唱式寫法,強化了音樂的藝術魅力,聽覺上的反復沖擊,更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歌曲為G 羽七聲收攏性的調式與單一部曲式結構。各樂句為4 小節長度,有明顯的方整性特征,采用了a+b+a+b1+a+b+c+b 的曲式結構,a 樂句內部有分裂,樂句在屬音上停止,從而形成半終止。b樂句的切分音直接將音樂的規整打破,帶動了不平整情緒的發展,樂句在主音上停止。b1 與b 樂句的首尾相同,但中間的音樂元素不同。c 樂句中穿插了a 樂句的音樂元素,導致樂句內部形成分裂。c 樂句旋律從平穩到上揚,給人心潮澎湃的感受,加入a 樂句的音樂元素后,再次回歸于平穩。歌曲第八樂句進行了反復處理,原來的2 小節逐步向3 小節擴充,更體現出無盡的思念之情。
鋼琴伴奏可輔助演唱者表現出藝術歌曲的影響力,將歌詞的深層含義利用不同的旋律與節奏及音質進行表達。鋼琴伴奏結合有力量的歌詞,更利于音樂意境與歌詞韻律的到位呈現[1]。因此,鋼琴伴奏者應準確把握藝術歌曲與鋼琴伴奏間藝術構思的整體性,挖掘藝術歌曲的生命力,通過鋼琴的速度、音色及旋律等藝術要素的變化,將歌曲中的美學價值充分體現出來。
鋼琴伴奏者與演唱者等主體的密切配合,更利于藝術歌曲表現力的提升。鋼琴伴奏者需明確掌握作品的內涵與特征等要素,便于調整自身的彈奏情況,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作品中,促使曲目隱藏的內涵得以充分呈現。表演的過程中,伴奏者應做到與演唱者默契配合,實現鋼琴與樂曲、人的和諧統一,讓觀眾對藝術歌曲的獨特藝術美有更深入的感悟。
鋼琴演奏可以獨立進行,也可以與藝術作品相結合。在鋼琴伴奏中,伴奏者需適當弱化自身的獨立性特征,在與藝術歌曲的契合中找準定位,以充分發揮伴奏職能[2]。要想滿足藝術歌曲的伴奏需求,鋼琴伴奏者還需在配合中準確把握歌曲的特征,包括把握歌曲的音樂思想、創作背景及樂譜旋律等特征,通過對特征的分析,準確掌握藝術歌曲的精神與內涵,從而演奏出與作品情感及內容相契合的效果。音樂藝術的類別與風格多樣化,可分為現代音樂與古典音樂等,但對各種風格的藝術歌曲進行表現時,演奏者需在鋼琴伴奏上加強研究與創新摸索。
為達到理想的鋼琴演奏效果,演奏者應事先掌握曲目的演奏技藝要求,在演奏中靈活調整與變化演奏技巧,將作品的內涵與情感充分呈現出來。尤其是針對典型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為更好地表達歌曲與駕馭鋼琴伴奏,伴奏者需提高對演奏要素的敏感度與理解力,不斷加強演奏基本功訓練,以確保鋼琴伴奏的自然性與連貫性。伴奏者在基礎練習中應加強對樂譜的領悟與指法等演奏技巧的練習,唯有夯實演奏技能的基礎,才能達到藝術歌曲對鋼琴伴奏的要求,從而實現對樂曲的輕松駕馭。伴奏者在演出現場可以無差錯地完成伴奏,得益于良好的伴奏技巧的掌握與對藝術歌曲內涵的領悟能力,通過與作曲家的近距離對話,促使歌曲的感染力與藝術表現力得到充分呈現。因此,鋼琴伴奏者加強演奏技法的基礎練習,掌握更多靈活變換的演奏技巧,用扎實的基本功保證演奏的自然過渡都顯得尤為重要。
伴奏者需加強對藝術歌曲伴奏力度的掌握,避免在演奏中出現本末倒置與喧賓奪主等問題。在樂曲伴奏的前期工作中,伴奏者需明確掌握樂曲的曲風、曲調、創作背景、創作意圖等,然后進行二度創作,確保歌曲伴奏力度更符合樂曲的風格與音質等藝術要素的表現要求;同時加強與同臺演奏者的溝通與磨合,了解各種樂器的伴奏力度等,以確保鋼琴與其他管弦樂器、打擊樂器等深入結合。演唱者的音質與音量,或是獨唱與合唱等因素,也會直接影響鋼琴伴奏的效果,這也是鋼琴伴奏者應該注意的。伴奏活動中的注意事項較多,要求伴奏的伴奏力度低于獨奏的音量,適當發揮自身的定位與職能,通過默契的配合,完美營造演出現場的整體氛圍。為避免出現伴奏樂譜與表演環境相沖突的問題,鋼琴伴奏者應加強舞臺經驗的積累與總結,不斷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尤其是在音樂作品未能配備伴奏樂譜的情況下,伴奏者應注重自身現場應變能力與即興演奏水平的提升,進而達到鋼琴伴奏的高要求與高水準[3]。鋼琴伴奏中的變化因素較多,伴奏者需提前做好功課,充分了解合作者與演唱者等演奏效果的影響主體,在演出現場進行恰如其分的鋼琴伴奏。當遇到演唱者因緊張發生跑調等突發情況時,伴奏者需發揮自身的專業特長,結合演唱者的演出風格與音域等要素,靈活變化演奏技巧進行演出現場的即興伴奏,以達到修正演出瑕疵的目的。
鋼琴伴奏的表現力強,在藝術歌曲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帶動藝術歌曲張力與感染力的呈現。鋼琴伴奏者需深入研究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表演中的作用,以充分發揮鋼琴伴奏推動音樂藝術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