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華榮
(中共吉林市委黨校,吉林 吉林市 132108)
在“兩個一百年”交匯點上,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點上,“十四五規劃”和二0 三五年遠景目標具有承前啟后、實現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的重要作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 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1840 以來的舊中國,災難深重,內憂外患,積貧積弱,中國人民卻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索民族獨立和發展的腳步。從太平天國、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但這些努力都宣告失敗。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它告訴中國人民,世界已經進入無產階級革命時代,中國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必須由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就以民族復興為己任,帶領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使中國人站起來。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表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從1955 年全國人大審議并通過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 年)到現在,我國編制實施了13 個五年規劃(計劃),它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綜合國力的提升、人民生活的改善。從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黨領導人民建立起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實現了絕大多數工業門類從無到有形成了相當的實力;新中國建立初期鋼產量15 萬噸,1978 年達到3760 萬噸;萬噸輪船下水;“兩彈一星”發射成功;中國人口從4.5億左右增加到1978 年的8.5 億左右;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顯著進步,人均壽命、人民文化程度得到極大提高。中國共產黨領導確立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確保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確保了中華大家庭平等、團結、和諧的生活,確保了全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確保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新中國第一個30 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不僅在此前的中國歷史上沒有過,而且在同時期的許多落后國家中也極為罕見。
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人民編制實施了8 個五年規劃,使中國逐步走向全面小康,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得出中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個世所罕見的奇跡”結論。2019 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2019 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99.0865 萬億元,人均GDP 超過1 萬美元。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9 年9月20 日新聞發布會公布,“我國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我國工業增加值1952 年120 億元,2018年30 多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約971 倍,年均增長11%。中國的制造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目前在世界500 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有200 多種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這是經濟快速發展奇跡。改革開放使得我國國家綜合國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顯著提升。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新中國成立71 年來,中國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我們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強調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通過堅強有力有效的領導,使得各方面的事業蓬勃發展。實踐證明,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如此宏大的戰略擘畫才能夠一以貫之,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正如習總書記所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新中國的繁榮富強”。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十四五”時期繼續抓住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中國共產黨這個指引方向的指南針、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全黨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要求:“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秉h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黨的全面領導都只能加強,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方方面面,才能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最高原則是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做到“兩個維護”,關鍵是要加強黨的建設?!笆奈濉睍r期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明確提出一系列新命題、新任務、新目標,這都對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強黨的建設,一方面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另一方面,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要切實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抓改革、促發展、保穩定的水平和專業化能力,以高質量黨的建設引領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