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嶸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普外科 江蘇 南通 226006)
作為惡性腫瘤的一種類型,胃癌通常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細胞,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在我國當前有近60萬人罹患胃癌,當胃癌發展到晚期的時候,患者的生存率相當低。部分患者在胃癌早期發現自己的疾病,并及時進行手術切除治療,能達到較高的治愈率。給予胃癌患者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能切除病灶,而且手術費用在患者的承受范圍內。但是研究發現,行ESD 的胃癌患者時常會伴有一些不良情緒[1]。雖然該手術方法是臨床上一致認可的手術方法,但是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會在無形中增加手術的難度與風險,對患者術后的恢復造成負擔。一般外科的手術重點都集中在對患者術前術后的生命體征監測,而忽視了患者的心理因素[2]。本研究提出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的干預,選擇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早期胃癌ESD 患者84 例,探討影響患者心理因素,探討護理對策,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早期胃癌行ESD 患者84 例。納入標準:①患者經各項檢查確診為早期胃癌;②經過影像學鑒定后確定未發生轉移;③符合ESD 的適應證;④患者身體無凝血功能障礙;⑤所有患者均知曉本研究及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者過往患有精神類疾病的;②患者伴有其他重要臟器的惡性腫瘤。通過查閱病歷資料,獲取研究中所有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水平、醫療費用、術前健康教育、手術時間、術后出血或發熱、術后疼痛及術后消化道反應等信息。
(1)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文化水平、醫療費用、術前健康教育、手術時間、術后出血或發熱、術后疼痛及術后消化道反應等信息。(2)采用社會支持評價表(SSRS)對患者進行評價,共包括3 個大方面,14 個小條目。(3)患者焦慮評價。研究采用采取Likert4 級評分法[3],總分共有80 分,標準分 = 1.25×總分值 = 100 分。
選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將所有納入的因素放入logistic 回歸分析模型,確定本研究中的胃癌患者術后心理焦慮影響因素。檢驗標準α = 0.05。
評估患者是否存在心理疾病,根據結果將患者區分為心理焦慮組20 例與非心理焦慮組64 例,見表1。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出血或發熱、術后疼痛、術后消化道反應、社會支持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例)
本研究中,因變量為術后心理焦慮,自變量包括性別、年齡、文化水平、醫療費用、術前健康教育、手術時間、術后出血或發熱、術后疼痛、術后消化道反應、社會支持,見表2。

表2 早期胃癌患者ESD 后心理焦慮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變量賦值說明
結果顯示,自費治療、未接受術前健康教育、術后出血或發熱、術后VAS ≥4 分、術后消化道反應、SSRS <39分為本組病例術后焦慮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早期胃癌患者ESD 后心理焦慮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該類患者術后心理焦慮影響因素有自費治療、未接受術前健康教育、術后出血或發熱、術后VAS ≥4 分、術后消化道反應、社會支持SSRS <39 分(P<0.05)。研究發現,當患者是自費治療時,他們的心理焦慮要遠超使用公費醫療的患者,胃癌的治療與康復的周期較其他疾病漫長,對患者產生了較大的經濟負擔,如果此刻未能及時疏導心理,很容易對患者產生較消極的作用。研究中發現,當患者在術前未接受本研究中的健康教育,在術后患者的焦慮發生率顯著增加,因為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護理的認知不了解,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導致術后恢復障礙?;颊叩腟SRS <39 分屬于術后心理焦慮影響因素,當社會家庭等支持不夠,更加加劇了患者的心理負擔,進一步引起心理焦慮。
根據患者在住院期間不同階段的情況,來重點評價患者的心理情緒。在術前幾天,護理人員利用微信發送關于胃癌手術的視頻,告知患者手術的進展與效果,讓患者的信心在術前得到增強[4-5]。這樣的做法是為了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也能消除部分患者的消極心理,護理人員充分運用認知的方法,糾正患者錯誤的信念,讓患者不恰當的行為得到糾正。另一種有效的方法是指導患者如何通過深呼吸、聽音樂等活動讓自己的不安情緒得到平穩。術后當天,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宣教,其中宣教的主要內容包括術后可能并發癥與如何采取護理對策方案,術后3 d 后,給予患者自制的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4 個方面,題量為20 題。發放問卷的目的是通過患者答卷,了解相關不足之處,通過不足之處來彌補護理。向患者與家屬講解胃癌相關的內容,包括手術方案與術后的可能并發癥,讓患者與家屬做好各方面的準備[6-7]。以上的做法最終是為了達到消除患者的焦慮情緒,順利配合醫師與護理人員的工作。另一方面,講解之前手術成功者的案例,讓患者看到希望,增強信心,利于術后的康復。同時護理人員對患者家屬進行宣教,讓家屬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綜上,早期胃癌患者行ESD 后容易發生心理疾病,其單獨的影響因素有接受的治療方式為自費治療、患者在術前未接受健康宣教、術后發生手術部位出血或出現發熱現象、術后VAS ≥4 分、術后發生消化道癥狀、SSRS <39 分,護理人員通過研究能及時發現患者的心理焦慮,對該類患者進一步加強健康教育,給予心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