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霞
(云南省普洱市景東縣銀生中學,云南 普洱 676200)
元認知教學方式是對自身認知過程的認知,將元認知加入高中英語教學當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制定學習計劃。元認知策略能夠使學生改變頑固的學習思想,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反思學習方式的正確性和是否符合自身學習的適應性。元認知策略能夠幫助學生在認識到自身學習方法有偏差時及時舍棄錯誤的學習方式,快速地轉變到正確的學習軌道上來。元認知是對知識的認知,也是對人腦認識過程的認知,元認知一直都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通過元認知策略,學生能夠及時發現錯誤、改正錯誤,并且不會有很強的自我挫敗感,反而充滿學習動力,是元認知能夠做到并且幫助高中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重要方式。
每個學生都應該在閱讀前制定閱讀計劃。閱讀計劃應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首先,學生需要分析閱讀任務并確定主題。其次,學生需要確定他們的閱讀要求。第三,學生可以提前整理自己現有的知識儲備,以便根據課文難度調整閱讀速度。第四,學生在閱讀時應確定自己需要的其他資源,簡而言之,只有制定了閱讀計劃,才能更好地達到閱讀目的。另外,學生只有學會監控自己的學習過程,才能很好地決定下一步該做什么,才能不斷改善自己的學習過程,甚至為將來的學習提供一定的反饋和指導。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監控他們的閱讀過程,在后續的閱讀過程中就不能很好的開展自己的閱讀活動。
例如:首先,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發展批判性思維。其次,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認識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的主要優點和缺點。另外,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最后,教師需要增強學生對提高閱讀能力的元認知意識。在這一背景下,元認知理論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對提高學生對閱讀水平特別是自主閱讀水平產生了積極影響,其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元認知理論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因此學生可以計劃、監控、調節和評價他們的英語閱讀過程。因此,根據閱讀材料的類型,學生可以調整他們的閱讀策略,從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不同的閱讀策略具有不同的功能,當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他們可以采用不同的閱讀策略來應對。另一方面,元認知理論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他們可以在沒有老師和父母幫助的情況下自行閱讀文本,閱讀水平特別是自主閱讀水平不斷提高。
在利用元認知策略開展高中英語教學前,教師應讓學生自行查閱相關元認知策略的內容。讓學生了解元認知策略,意識到元認知策略有助于他們自身的發展,使他們在潛意識里接受元認知策略,更好地實現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的閱讀部分時,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問題,提示學生通過找關鍵詞等,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出答案,從而認識到元認知策略的重要性。
例如: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任務較重,學生若想取得自己期待的成績,就要具備自主意識,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提高對元認知策略的認識。教師也要為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做出努力,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Cultural relics 時,教師可以根據層次安排小任務讓學生完成,或者給予學生時間讓學生再閱讀,隨后進行提問,給予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進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對元認知策略的認識。為提高學生對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預習小任務(慢慢減少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在課上提問學生的預習情況,對于完成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肯定或者小獎勵,做到獎罰分明。元認知策略中有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即確立學習目標。教師應引導學生制訂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畢竟學生之間有一定的差異,任何教學方法都不會適合所有的學生,若想取得更好的成績,學生需要自我調整。另外,制訂學習計劃一定要得到實踐,明確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個月以及每一個學年要實現的目標。在實行學習計劃的過程中,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做出正確的調整,以此達到自己期待的成績。通過上述方法的有效應用,教師在基于元認知理論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明確元認知內涵的方法促進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能力和英語知識學習素養。同時,在這一背景下,教師開展教學的方式與方法也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和發展,教師能夠基于現有的教學素材為學生提供全新的教學思路構建,學生也可以基于已有的學習模式創新出優質的學習辦法。
元認知在不斷地發展中出現了一種模型,這種模型主要分為三個步驟,其中前兩個步驟分別是監測和控制,這也是元認知模型的關鍵所在。監測就是人腦信息從客體水平向元水平流動,這能夠使得大腦的認知能夠得知客體水平是什么狀態,在狀態上進行調整和改進??刂凭褪谴竽X信息從元水平向客體水平流動,這種情況下能夠使大腦得知下一步應該如何去做。這兩個步驟的結合就是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監控。
例如:通過元認知策略,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能夠快速地調節學習方法,及時進行自我學習方法的監控。在高中英語學習中,需要對單詞進行積累,而高中畢業時,學生的單詞量應該達到3500 個才算合格。3500個單詞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是一個大數字。背誦英語單詞的特點就是不斷地背了會、會了忘。這種狀態下,想要達到3500 個單詞量是非常不現實的。元認知策略中學生通過進行自我監控能夠快速地認識到單詞記憶的這一特點,及時改變背誦單詞方法,例如進行同義詞背誦、通過單詞前綴進行總結和背誦、背誦合成詞,將單詞進行歸類等,不同的英語學習方式適合不同的學生,但是背誦好英語單詞的第一步就是進行自我監控,尋找適合自己的單詞記憶方法。另外,元認知教學方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使用非常廣泛,如,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時大部分都是從單詞開始學起。不斷地積累單詞,在單詞量達到一定程度時,開始系統地學習語法。元認知策略能夠使學生在按照這種教學方式進行英語學習時進行反思,逐漸發現即使單詞量很多也無法正確翻譯英語短文。幫助學生即使轉變思想,在元認知的策略下改變學習計劃,在重新制定計劃時,學生可能會想到是否可以轉變學習順序,先學習語法框架,再進行單詞填充,這種方式中既不用花費大量的單詞記憶時間,又可以快速地理出一個英語句子中的“主、謂、賓”語,將語法整理清楚,語句翻譯就變得簡單得多了。
大量研究證實,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總結、分析等步驟,將學生情況以及具體化措施概括成幾個步驟:提高學生意識、制訂參與計劃、培養自我監控和寫作能力、鞏固學生運用。因此,教師需要在培養學生元認知學習意識的過程中,融合多樣性的設計理念和教學需求,對學生進行元認知思維的構建,同時還需要結合現有的教學機制設計符合后續課堂發展需求的教學模式與路徑,以此通過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等方法實現對學生的高效培養與引導。這樣,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結合元認知理論的應用對個人的學習問題作出有效的分析和解讀,且能夠針對個人的學習優勢實現對后續學習效能的再次提升。
例如:在高中生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你喜歡英語閱讀嗎?為什么喜歡?你在閱讀中的強項、弱項分別是什么?”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自己在英語閱讀方面的實際情況,而后根據學生的答案,將其搭配分組。按照每小組8 人的指標進行,做好優、良、差搭配,要求學生在課堂中將自己在英語閱讀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以簡短的書面報告的形式上交。通過討論,確保學生深入認識自身在英語閱讀中的問題。而后,我們要結合課堂將元認知策略進行滲透,結合閱讀文章來了解元認知策略的“審題、選擇表達方式、修改、自我評價”等幾大步驟。結合實際文章講解,確保學生可以從抽象理論中加深對元認知策略的了解和熟悉。抑或者,在制定目標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短期、長期目標。短期目標一般以7 天為期限,要注重措施的具體性,比如為學生制定具體、針對性的單詞和短語,要求其每周必須識記多少篇文章、單詞等。長期目標基本以一個學期為時段,包括積累、拓展詞匯量,熟悉不同文章的寫作特點等,通過大量積累、大量閱讀來提升高中生英語口語表達水平。其次,在寫作計劃指導方面,需教會學生制訂具體的寫作任務。例如:布置“寫一封信”為寫作任務。列出寫作提綱:第一,該信的背景和目的,第二,嚴格按照所提要求進行,是否還需要拓展,第三,段落如何布局?重點要表達哪些內容?第四,段落間如何更好地過渡,強化文章邏輯性。而后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在筆記本上將要求逐條羅列,避免同類錯誤發生。最后,教師需要對綜合策略、選擇策略等進行有效應用,從而實現學生建立自我監控的能力。綜合策略內包含自我調節和監控,選擇策略需要針對不同寫作任務展開。要求學生通過自我監控策略對自己的寫作進程展開評估,同時對不足之處進行修改。在自我監控能力培養過程中,我們可以設計:第一,審清楚了嗎?第二,我寫這個的目的是什么?第三,語言和語氣題目是否合適?第四,段落主次清晰嗎?第五,內容拓展了嗎?利用以上問題,可以有效培養學生自我監控能力。
綜上所述,元認知理論是當前我國教育教學體系發展和建設中被廣泛提及和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模式與教學思路,在元認知教學理論的應用中,教師開展教學的方法和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模式與以往均產生了較大的不同。高中英語中所涉及的內容相比較之前學生學習的英語知識更加的全面、更加的深奧。如果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還是沿用傳統的方法進行,便無法有效獲取其中的關鍵知識,了解其中的有效信息。長期發展甚至會讓學生產生一種厭惡學習英語的現象。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并且要幫助學生構建一個高效學習英語的方法,以此促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實現高效率,高水平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