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 賈越華
(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西 416000)
結合當前行業發展以及高職模具專業的教學現狀,如何在傳統教學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現代化教學引導,使學生既能夠獲得良好的理論知識,也能夠得到優秀的職業能力鍛煉,對于廣大高職院校模具專業相關教學工作者而言將是必須面臨的現實性問題。高職模具專業學生基本技能是必須掌握相關模具制造、安裝、調試和日常維護等關鍵性工作,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實踐能力養成將占據著重要地位。
以逐漸提高教學難度的方式對學生基本技能進行綜合性教育教學,使學生能夠有效掌握各類關鍵性技術,并把相關技術理論知識融入具體操作項目中,使學生能夠在完成這些實踐項目操作時獲得相應的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1]。
按照高職模具相關職業專業訴求以及職業鑒定標準,對技能掌握進行先易后難的教學引導,使學生能夠掌握各工件的使用以及零件的加工工藝和加工方法。學生應逐漸掌握中等難度的零件加工工藝,也能夠有效掌握工具選擇的正確方法和檢測方法,熟練地獲得使用相關設備的操作方法,進而達到中級模具鉗工要求的技術能力和理論知識儲備。
按照項目教學法的理論對高職模具實訓教學進行內容規劃,需要根據職業崗位實際技能標準,按照項目教學法的策略創建出與實際生產相符合的學習環境和實踐場景,所采取的質量評定方式也應盡可能按照職業化的標準來進行實現。使學生能夠通過對模具進行測繪更進一步掌握模具結構特點,也能夠通過拆卸模具、安裝模具掌握模具的裝配和調試相關技術,通過進一步了解制造過程,掌握模具生產、加工、編制等[2]。
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模具實訓教學中的內容設計所涉及的普通機械加工教學內容是希望學生通過教學熟練掌握模具零件編寫以及實際加工工藝,并能夠使用各類基礎性普通機床。
學生通過數控編程教學引導,將逐漸掌握利用手工方式以及CAM 方式進行數控加工程序的編寫,并能夠準確使用數控車和數控銑床進行生產加工[3]。
經過特種模具加工的訓練,學生將科學掌握如何對電極材料進行選用,并且設計和制造出優秀的電極材料,能夠準確掌握操控數控車、數控機床等機械設備,并利用這些機械設備進行生產加工。
通過模具裝配的調整教學,學生將準確掌握相關模具裝配調試、日常維護等,也能夠按照科學流程進行生產加工,準確使用模具鉗工必須會使用的機械設備和生產加工工藝,利用各類專業性工具對模具進行裝配。與此同時,通過學習模具裝配調整教學,學生也應該獲得分析處理能力,能夠自主解決對模具加工與裝配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使學生獲得更為優秀的職業能力。
利用項目教學法,首先需要明確教學項目內容,以此提出教學方案,明確各項教學任務以及應該實現的目標。項目教學法所開展的高職模具實訓教學,一般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4]。
由專業教師進行教學任務的設計和安排,引導學生準確理解任務要求,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應該具備哪方面的理論知識,并按照理論知識的引導進行技術實踐鍛煉,進而實現相應的任務目標。
進入到計劃階段,學生將以小組方式共同開展項目教學工作設計,制定出以小組為范圍的學習計劃。
在實施階段,需要教師通過實際演示向學生進行正確操作的展示。學生通過觀察進行自檢,觀察教師操作時也會提出疑問,教師需要根據問題,通過實踐操作進行解答,幫助學生了解操作要點。學生也需要根據小組學習計劃,按照教師引導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需要從旁觀看并加以引導。
評價階段既涵蓋自我評價,也涵蓋小組交流評價,教師也需要對學生整個實訓過程進行評價。在實訓過程中所出現的各類不足要進行及時引導,學生應積極自檢總結,促進小組合作,提高個人能力,使自身職業素養得到進一步提高[5]。
結束語:綜上所述,利用項目教學法開展高校模具專業實訓教學,既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為專業的學習鍛煉,使學生在進行模具制造操作過程中進一步鞏固理論基礎,得到實踐能力培養,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進行塑造,使學生更能夠按照職業標準,逐漸成長為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