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鈺敏
(西安醫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1)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各國之間的交際越來越密切。這也對英語學習專業的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在教育的時候,也應該積極對教育模式進行改革,以保證語言教育質量,從而滿足現代社會對英語專業學生的要求。跨文化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促使學生自覺探討其中的文化,提高學生的內涵。
在當今社會,英語作為世界重要交際語言,學好英語不僅有利于自身發展,還能夠有效促進社會的開放。跨文化交際一詞,近些年在高校教育中頻頻出現,反映了高校對跨文化教育的關注和對先進教育模式的探討。那么是什么是跨文化交際?跨文化交際強調雙方使用同一種語言進行不同文化的交流,以促成雙方達成共識[1]。在交流過程中,語言作為一種前提和保障。此外,雙方在交流之前,還應該對對方文化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夠使得交流順利進行,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在跨文化交際中,一個“跨”字就將雙方文化背景體現出來,正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雙方可能在交際上存在一定的障礙或沖突。因此,在交流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交際最重要的是交流,雙方直接展開口語交流,而這也體現了跨文化交際的內涵。由于雙方所處的文化不僅不同,在交流中難免會存在意見分歧,正是因為如此,人們才開始重視對跨文化的交際的重視,并加強對跨文化交際內涵的理解。
在教育過程中,為了保證教育質量,使其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并具有一定的先進性,需要教師積極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學習新時代教育觀念,并將其融入課堂教育中,這樣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英語教育質量,優化教學課堂。在當今教育中,很多教師秉承著以往的教育方式,強調對學生英語句子、語法等方面的教育,從而導致英語教學內容的單一化,使得課堂教育過于枯燥,學生的口語能力得不到提高。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也起不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學生的精力[2]。因此,為了順應現代教育趨勢,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并將跨文化交際融入課堂教育中,重現設計教育模式,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得課堂教育內容多元化,并通過有效教育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例如,在教育中,教師可以組織相關對話活動,讓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際,教師可以設置有關的小品、演講、辯論等方式使得課堂教育更加多元化,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培養學生的語感,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在實際家教育中,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跨文化交際的培養,并將其作為重要教育目標之一。在教育過重,加大這方面教育知識的比例,落實對學生的英語教育。在實際教育中,向學生灌輸跨文化交際方面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加強對學生的熏陶,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的效果[3]。在教育中教師要發揮引領作用,注重對跨文化交際的宣傳和推廣。學校可以通過講座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教育部門可以通過下發文件方式加強對跨文化交際的宣傳,提高師生對跨文化交際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認同。從而促使師生有意識的融入跨文化交際的學習中。此外,教師在教育之前,也一定要對課堂教育進行合理設計,并制定教育目標和計劃,使課堂教育有序進行。如,在語法教育中,教師可以設計相關的對話內容,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景或畫面,進行閱讀和對話。在內容上,不僅可以通過閱讀來進行交流,還可以鼓勵學生將其編成歌曲,以歌曲對話的方式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可以使得英語教學更加生動有趣,還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融入跨文化交際學習中。
在實際教育中,教師不僅要轉變教育理念,同時也需要在其基礎上積極改變教育方式,并采用多種教育方式,使得不同模塊的教育內容得以良好銜接。在教育過程中重視對學生英語教學的創新[4]。如,教師可以采用驅動教學、合作學習、問題探討等教學方式,一方面起到豐富課堂教育模式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融入英語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驅動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布置給學生各項任務,由學生自行或者合作完成,在學習中,要求學生融入跨文化交際概念,以此促進學生的學習質量。
總而言之,在現代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重視對學生的英語理論知識的教育,還需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得學生具備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并通過跨文化交際教育思想,提高學生對各國文化的理解,促進學生交流能力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培育出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英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