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志彬
(高要區白土鎮第二中心小學,廣東 肇慶 526109)
在體育教學之中,許多項目都是需要學生之間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比如籃球以及羽毛球等等,而這些項目不僅需要學生擁有體育技巧,還需要學生在項目開展中與其他學生進行合作。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十分重要,本文通過對團隊培養的措施進行分析,希望能夠促進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對學生的團隊精神培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而教師在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的時候,教師首先要給學生找出一些學生較為感興趣的體育項目,使學生在課上更加活躍。然后教師教授體育知識的時候,為了確保學生在鍛煉時避免安全問題,全身心投入在體育鍛煉之中,防止出現損傷,就需要提前帶學生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對于學生的手腕和腳腕等一些容易損傷的部位提前拉伸[1]。因為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環境都不同,所以在實際活動開展時,教師也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差異組織不同的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從而加強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熱愛,使學生在體育課程中更加積極確保學生能夠認真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例如,體育課程的項目中,男生通常都會比較喜歡籃球和足球以及乒乓球這些運動,而女生通常都會比較喜歡跳繩、羽毛球這些運動,所以教師在課上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喜好來給學生安排課程內容,將學生分成小組開展活動。首先教師采取小組合作的模式把學生的實際選擇項目進行劃分,然后分成不同的小組,并且每一個小組里都需要有一些項目技巧掌握較好的學生,這樣才能確保整體運動的順利開展。后續教師就可以采取小組比賽的模式,讓每一個小組的成員都為了自己的小組獲得勝利而不斷付出,比如可以舉辦籃球競賽以及羽毛球競賽等等,這些運動都比較適合運用小組的方式開展,使學生能夠在合作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團隊精神。比如,在籃球競賽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安排適合自己的位置,讓學生在競賽過程中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優勢特長,感受到團隊合作帶來的力量,從而有效地使學生受到激勵,能夠更加認同團隊合作這種體育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提升。
良好的團隊氛圍能夠讓學生更加融入集體活動,因此在班級之中如果首先能夠具有一個良好的氛圍,那么就會使班級內的學生整體氣氛較為融洽,而班級內出現一些矛盾問題的概率也會減少,即使出現內部問題也能夠快速得到解決。所以,教師在體育課上可以首先讓班干部幫老師進行輔助管理,起到自身的帶頭作用,通過完成老師安排的任務來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管理,從而有效地使體育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2]。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到集體體育活動中,防止體育課程學習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現象,并且對于一些身體素質本身較差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鼓勵,防止學生由于自身身體問題導致的厭煩體育鍛煉的心態產生。為了使班級內部的整體氛圍更加融洽,教師也可以通過運用體育課程之中的團隊訓練模式,營造出良好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之中不斷的激發出自身的團隊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幫助團隊取得勝利,通過這種良好的氛圍建設,就能夠有效地促進班級內整體學生的團隊意識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團隊精神,在課上教師首先讓學生進行“擊鼓傳球”的游戲,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然后教師給學生播放音樂,讓學生挨個去傳遞手中的籃球,在音樂停止的時候,球在哪位學生的手里,他就要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在游戲之中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會使整體的課堂趣味性更加濃厚,從而使氛圍更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體育課堂上感受歡樂。通過這種游戲活動的開展,能夠使學生的團隊意識得到提升,并且在營造良好的團隊氛圍的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團隊精神培養方式的研究,要正確的處理學生之間存在著的合作與競爭的關系,使學生能夠通過合作與競爭關系不斷的相互促進,相互幫助使學生形成團隊精神[3]。教師在課上可以首先了解到學生的個人喜好,然后組織學生開展團體的活動,比如:排球活動,籃球活動等等,通過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就能夠使學生的體育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并且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也能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自身對于體育運動技巧的掌握,從而有效的能夠幫助課堂質量得到提升,還能使學生的團隊意識得到強化,促進學生的體育技能與體育素養全面發展。
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而人們對于身體的健康程度要求也越來越關注,體育鍛煉能夠有效地幫助人們提升身體素質,緩解日常的生活壓力,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喜愛。隨著當前我國的教育不斷改革與發展,教育工作者也逐漸提升了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度。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之中十分繁忙,各科教學工作都十分繁重,并且學習的科目也很多,學習時間安排十分緊密,導致學生學習壓力很大,并且日常生活中也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從而使學生的身體健康以及心理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問題,嚴重的時候還會有一些學生出現厭學以及抑郁癥等等情況。針對于這樣的整體情況,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之中和學習之中緩解自身的壓力,并且更加快樂地成長,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時間里自主開展體育鍛煉,使學生在學習壓力很大的時候,通過體育鍛煉能夠釋放壓力,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與此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通過體育鍛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以一個更好的身體去面對生活和學習。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按照新課標的實際要求,將學生差異化對待,通過因材施教的模式發揮出自身的學科優勢,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并且有效培養學生的心理素養,為學生的其他課程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4]。團隊精神培養是當前我國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著重思考的培養內容,通過團隊精神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責任感與歸屬感,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在集體生活中。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到班集體里,真正地成為集體的一員,使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加順暢,拉近學生與學生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有效地使整體班集體具有凝聚力。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通過團隊教學的優勢運用使教學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團隊意識,并且能夠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技巧。繼而這種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之中遇到什么問題時,可以課下和團隊中的其他成員互相溝通交流進行解決。例如,為了能夠發揮出團隊學習的優勢,使學生的團隊意識得到培養,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團隊精神的相關理論知識講解,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團隊意識。學校可以運用校內的一些刊物和校園廣播以及校園網絡平臺等等渠道加強對于團隊精神的宣傳教育,并且定期組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參與到學校舉辦的各種體育競賽活動之中,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之中,意識到團隊與合作意識對于自身的幫助,使學生更加具有集體榮譽感。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的運動會,體育競賽中以班級為單位,給每一個班級起一個名字,比如夢想隊、友誼隊等等,通過這種隊旗隊名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集體意識,認識到自身是集體中的一員。
綜上所述,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于學生的團隊精神培養,使學生的身心能夠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長。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有意識的給學生安排一些團隊合作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之中感受到團隊意識帶來的幫助,從而有效地對學生的體育素養進行提升,使體育教學工作達到教學目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