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
(桂林市華僑小學,廣西 桂林 541004)
近幾年來,在新課程的改革中,信息技術學科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們可以看到學校教育對信息技術教師的招聘力度的加強,大力開展各類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活動,如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信息技術云課堂視頻教學等。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是一門知識性和技能型相結合的基礎性學科。華僑小學是一所偏遠的農村學校,在剛進學校時,學校僅有10 臺計算機。由于學校教學設備條件有限,作為信息老師的我經常為怎么開展課堂教學苦惱。所以探究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是我校信息技術課所面臨的艱巨任務。現就本人在桂林市華僑小學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看法:
我校的信息技術課程是廣西版教材,三年級起點。內容主要分為理論和操作兩大部分。我校是一所農村小學,教學設備條件有限,學校沒有學生機房。在學期開學初,我會要求學生買一本硬殼的,中等厚度的筆記本,作為信息技術這門課的專用筆記本,做好每一節的筆記。理論課上,用主人公小迪遇到的問題作為課堂的主線,當然這個問題也是學生平時在生活中遇到的,將每一節的內容設置的有趣生動。比如在講解五年級的《感知有趣的信息現象》一課中,信息失真現象,用老師在課堂上教的生字,第二天老師檢查抄寫時,有些卻寫錯了,這是什么?這就是信息失真現象。不僅讓學生明白自己信息現象就在自己身上發生過,并且知道這是人為造成的,是不愿意出現這種現象的,我們要想辦法防止或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有什么辦法呢?那么學生就會沿著這個方向思考如何才能不寫錯呢。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學生興趣高,而且能讓學生印象深刻。操作課時,我要帶學生到另一個校區進行操作學習。由于路程較遠,不能做到每節課帶領學生去到電腦房操作,所以對于這類教學內容要使學生更有效地學習,首先我在備課時,想辦法將教學內容與本校學生的生活體驗相關聯,多問兩者之間的聯系,用類似的方法解決新的教學內容,另外每節課要求學生做好每一步的筆記,下節課到電腦房操作時,每位學生的作品作為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的參考。這樣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就需要兩節課完成,所以有時候需要將課程的內容進行濃縮,講清楚重要知識點。
要想激發學生產生興趣,產生聯想,教師需要創設良好的情境。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學,能起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目的。在學習逐幀動畫這一課時,以視頻導入,視頻的內容是一張張不同的圖片被連續快速翻動,學生一下被吸引了。接著我就設置了幾個問題。1.翻動的是相同的圖片嗎?2.是怎樣翻動?從而引出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幀。通過視頻情境去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有了求知欲,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探究幀、關鍵幀、普通幀的區別及作用。學生通過探究、比較、討論,很快就解決了問題,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深知鼓勵和誘導學生,創設和諧有趣的學習氛圍,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情趣。為此,我設置了積分獎勵制度,學期初在教室張貼有學生花名冊的積分表,設置積分獎勵,每節課對表現優秀并能提前完成學習內容的學生進行積分獎勵,對于能夠幫助同學的進行再獎勵。大家都爭相表現,對信息技術課也有了很大的興趣,通過這個環節既培養了他們的互相協作的團隊精神,又幫助了那些有困難的學生,讓本節課的內容讓更多人的學生及時消化吸收。
信息技術課程中有很多內容都是相似的,在學習新內容時,可以用舊知識類比學習新知識,也可以把兩個相似的內容進行比較教學。比如在講到認識Word 軟件時,我會類比寫字板的學習,對軟件的啟動和窗口界面,對菜單進行比較,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相同的地方,操作起來就容易多了。在講到PPT 軟件時,學生就可以結合Word 和寫字板的學習,自己探究完成對PPT 的初步認識,老師再加以簡單小結即可。講到選擇文件這節課時,可以用鼠標單個選取文件,也可用鼠標結合Shift 和Ctrl鍵選取多個文件,區別在于Shift 選取的是連續文件,Ctrl 選取的是不連續文件,還可用鼠標拖動法畫出一虛框將所選文件圍住進行選取。再講到Word 時,我會要求學生選擇文字塊時,也用選取文件的方法來試,學生很快發現了相似點和不同點。這樣學生不僅記得牢,而且在以后學習中容易進行類比,起到靈活運用已學知識突破新知識的遷移作用。
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提高課堂效率是重中之重。我們要讓學生學到知識,學到學習方法,就需要我們在教學方法,激發并保持學生的興趣上多下功夫。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無止境,教然后知困。我們在教學中要多思考、探索、研究和總結,以達到我們預期的目的和效果,從而使我們的教育遍地開花,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