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引言:開封是我國具有久遠歷史的文化名城,國內外的知名度毋庸置疑。通過傳統文化旅游開發既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到開封市的文化底蘊,又可以促進開封市的經濟發展。因此,有必要對傳統文化旅游開發途徑進行分析。
傳統文化是經過歷史積淀的文化瑰寶,在傳承過程中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現如今,雖然我國經濟正在快速發展,但是部分傳統文化卻正在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消亡,甚至部分傳統文化僅僅存在于專家學者們研究的古籍中,為了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傳統文化旅游事業成為一種載體,通過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結合,能夠完成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對于旅游事業開發者而言,可以通過構建具有傳統元素的旅游區來完成對當地傳統文化的深入挖掘,然后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將傳統文化展現出來,在獲取經濟效益的同時體現出社會效益,這種方式能夠在促進經濟效益的同時完成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在旅游資源開發期間,傳統文化可以通過博物館、技藝、村落、飲食等多方面進行展示,但如果內容過于脫離現代文化,就容易在長時間展示過程中消磨掉人們的好奇心理,所以在制定旅游產品時,應該著重注意旅游產品活態性。
想要體現出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通??梢詮囊韵聨c中入手:第一,混搭。傳統文化的表現方式有很多,所以在開展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時能夠采用混搭表現出更加符合新時代特征的傳統文化,這種方式能夠令傳統文化與新鮮元素進行融合,從而加深現代人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當人們愿意深入了解傳統文化之后,便會在探究過程中逐漸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第二,移植。通過在傳統文化創新中引進先進經驗、做法,經過對外來文化優秀部分的參考,能夠令本土文化受到外界更多的關注。第三,融合。以傳統文化為主導,適當融入異質文化,能夠令傳統文化持續完成推陳出新,這也是最為常見的創新方式之一。第四,解構、重構。解構即是將原有文化進行解體、顛覆,經過解構的傳統文化將會形成多種不同部分。重構則是在解構基礎上完成對傳統文化的二次整合,經過重新整合的傳統文化將會表現與以往大不相同的文化形式[1]。
開封本身便擁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底蘊,作為歷史長達2700 年的文化名城,八朝古都代表了開封市的悠久歷史。如今的開封不僅擁有豐富的文物遺存,還保留著古城原有風貌,其傳統文化特色極為濃郁。清明上河圖、包公祠等均在我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除了實物傳承以外,開封的戲曲、書法等傳承同樣影響深遠,因此開封作為傳統文化名城,在傳統文化旅游開發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開封市的交通非常便利,隴海鐵路便從開封市內穿過,另外還與國內多條國、省干道進行連接,正是依托開封自身極好的區位優勢,開封市特別被國家選定為公路運樞紐城市,極為優秀的交通可以成為傳統文化旅游開發的堅實后盾,支持開封成為河南獨一無二的傳統文化旅游勝地。
如今的開封已經將旅游行業當成了未來經濟發展中的主要支柱產業,所以專門對旅游行業進行了重點扶持,這也讓開封市有了向旅游產業強市轉變的發展奮斗目標。為了能夠加速旅游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增加資金投入來加速傳統文化景點建設,開封城墻、龍亭湖等多個旅游景點都專門開展了翻新、修復工作。除此之外,為了創建國內首屈一指的高品質旅游城市,開封還專門加強了各星級賓館的設施以及服務質量,通過這種方式優化了接待能力。
傳統文化旅游項目作為系統性工程,并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一項工作,所以在對開封市進行傳統文化旅游項目開發時,應該盡量避免將其作為衡量短期經濟發展的基礎指標,而是需要從改變開封未來經濟發展趨勢,調整現有經濟產業結構的角度來明確傳統文化旅游產業帶來的主要作用,通過對現有的旅游體制進行不斷完善、協調,能夠有效避免出現管理分工不明確的現象,從而為開封傳統文化旅游產業帶來良好的外部環境。另外還需要緊跟政策情況,從而令傳統文化旅游發展迎合政策導向,促使傳統文化可以在旅游產業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另外還應該完善相關機構職責,通過深化旅游企業與管理部門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夠及時解決傳統文化旅游事業開展期間出現的種種困難。除此之外,還應該適當調節市場,通過市場調節來解決傳統文化旅游產業面對的供需矛盾,從而促進開封傳統文化的普及[2]。然后還可以通過加強公共基礎建設以及專項旅游服務基建的方式來鼓勵旅游產業的優化,在城市中營造出濃郁的傳統文化旅游氛圍,令游客在開封旅游時獲得更加優質的文化體驗與價值認可度。當開封建立起足夠優質的旅游品牌之后,就能夠成功實現客源互動,令開封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在國內外得到進一步提高。
清明上河圖體現出了傳統市井文化、龍亭公園則表現出了傳統宮廷文化、開封府代表了傳統府衙文化、大相國寺、延慶觀等則是宗教文化的縮影。開封自身蘊含的傳統文化非常豐富,這也是開封市能夠將傳統文化旅游產業作為未來發展目標的先決條件。在傳統文化旅游活動中,可以將旅游人員按照參與程度進行簡單分類,即吸收式旅游以及沉浸式旅游兩類游客。從整個旅游體驗的角度中看,吸收式旅游多數屬于被動體驗旅游項目的旅客,而沉浸式旅游則要求旅客主體參與到各種旅游活動中。因此可以為這兩類旅客專門規劃旅游項目以供選擇,從而加強旅客的旅游針對性,令旅客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旅游項目。例如吸收式旅游可以安排觀看《千回大宋》等文藝演出,令旅客在旅游期間了解到開封自身的歷史文化,展現出開封的傳統文化特色。而沉浸式旅客則可以參與到汴繡、風箏、木版年畫的制作過程中,通過讓旅客親身融入到傳統文化中加深對開封的印象。對于文化旅游項目而言,應該適當對比分經典活動進行優化,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打造出更多活動載體,從而令旅客可以在單次優先的時間中獲得更多的旅游選擇。
在開封的所有旅游活動中,可以將宋文化作為主要內容,因為很多外地游客對于開封的大部分印象都源自宋文化,所以可以加深對開封宋文化的挖掘程度,通過對宋文化進行篩選提煉,加強文化創意設計,能夠讓更多旅客在心中綁定宋文化與開封,從而使開封借助宋文化讓更多人熟知,另外還應該專門打造出一套導游、解說培養體系,令每一名工作人員都可以在工作中高質量的敘述出開封曾經發生過的各種故事,從而為所有旅客帶來足夠優質的傳統文化旅游體驗。
開封作為傳統文化名城,其中的歷史人文景觀要遠遠大于自然景觀,這代表了開封的旅游事業必須依托自身強烈的文化背景,只有將傳統文化底蘊在旅游行業中體現出來,才能夠讓開封的旅游業的發展獲得更多優勢。在開發旅游產品時,可以對傳統文化組合包裝,然后根據總體規劃來適當調整產品開發思路,用傳統文化為開封樹立起文化品牌,從而增加開封自身的文化輸出。還可以適當拓展現有的旅游產業鏈,以傳統文化產品為主導,帶動休閑娛樂、時尚商務等多元素的組合,從而完成對旅游產品的創新,以此來為開封吸引多類型旅客[3]。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強網絡宣傳,在網絡中將開封與傳統文化進行綁定,讓更多人在想到傳統文化時,能夠第一時間聯想到開封,這樣才能推動開封傳統文化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結論:總而言之,在傳統文化旅游產業開發中,貫徹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不同于其他城市,開封市強大的傳統文化底蘊便是促進傳統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礎。相信隨著更多人了解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傳統文化旅游產業一定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