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
(南寧廣播電視臺,廣西 南寧 530022)
媒體融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成為傳統媒體轉型升級的必經途徑,機遇和挑戰面前,對廣播,如何在新型傳播模式和手段下開拓市場,粘住用戶,開拓廣播形式,給傳播途徑做加法,給用戶提供更優質的聽覺,甚至視覺服務,打開傳播新局面,引發了筆者一系列思考,在這里,就針對音樂廣播展開論述和一些體會交流。
音樂廣播,作為類型化廣播中的一員,它有著自身鮮明的特色,獨特的魅力,廣大的市場,然而,在新媒體傳播時代中,它受的沖擊也最大:聽音樂的選擇途徑更多;用戶忠誠度下降;碎片化接受習慣;對視像的新要求等等,是音樂廣播強大的競爭對手。在新的競爭環境和傳播格局,只有創新,才能突破,只有融合,才能壯大,給廣播的傳播功能和效應做好加法,音樂廣播再次煥發新活力。
音樂廣播美譽度和社會影響力最強的時候,恰逢我國私家車擁有飛速發展的全新階段,乘著這股東風,成績輝煌。現階段,車載收聽環境尚在,移動互聯網空前高漲的背景下,聽眾迅速變成了用戶,他們刷短視頻;熱衷社交平臺展示;“網紅”“直播”“帶貨”成為熱詞,汽車時代轉型成為融媒體時代——廣播人迎來了大變革。經典1049 也在這場變革中,不斷求變、求新、求發展,以融合開拓格局,粘住固有用戶;以創新拓展產品容量,提供新服務,發展新用戶。
音樂廣播,它的核心受眾覆蓋了從 15-44 歲的聽眾群體。而市場當前的消費主力恰恰處于 25-44 歲之間,甚至更廣,這正好與音樂廣播的核心受眾重合,他們更追求市場的細分和消費的垂直,他們有更加鮮明的個人品位和獨特的消費訴求。研究目標用戶、研究音樂市場,有潛力的歌手及作品、精選目標用戶喜愛的好音樂,打造核心用戶專屬曲庫,讓曲庫注入新活力,成為頻率的拳頭產品。在節目設置方面,采用更多線性節目,涉及面也靈活多樣——天氣、生活百科、普法、廣告植入等等,滿足了用戶伴隨性收聽,碎片化收聽的習慣。傳統播出為主,新媒體平臺齊頭并進,以抖音號、微信公眾號為頻率形象樹立,節目跨界傳播打開新的大門。在打造“網紅”主持人方面,既要放手培養勇于嘗新善于突破的節目主持人,也要時刻牢記主流媒體求真、去偽、扶正的專業精神,短視頻內容設置絕不盲從媚俗隨波逐流,拓寬主流媒體創新的窗口。
音樂節目是音樂廣播的主打產品,融媒體時代,也讓廣播節目打開了視窗。“看”電臺直播,變得簡單直接,從有針對性的節目時段開始,以點帶面,慢慢“擴張”到全頻廣播節目通過視頻播出,“看”電臺的節目操作,拉近話筒后的世界。音樂節目采訪音樂人的時候更有視頻直播優勢,現場展示表演,猶如“看”了一場演唱會。由點及面,全天候的主持人節目可視直播逐步籌備,把視頻直播室打造成為具有影響力的打卡點,“看得見的廣播”在媒體融合之際讓傳統媒體在打造品牌、宣傳產品、開拓市場上有了更豐富的形式,更讓傳統媒體更有利于創造更深更廣更好的社會效應。
與用戶再緊密一些,讓產品再深入人心一些,也讓品牌再響亮一些,全民閱讀活動推廣,作為主流媒體,不忘使命擔當,以文化傳播為己任,通過新媒體微信用戶端進行朗誦專場,既有主播發聲,也有用戶參與。適時推出產品推廣參與,在打造社會效益的同時,也開拓了市場經濟效益。
現在許多頻率都成立自己的融媒體工作室,視頻號直播現場參與帶貨直播,形式多樣靈活,直播銷售,秒殺的活動,融合創新的模式,讓傳播更廣更快速更直觀,讓特產好物被更多人知道,讓我們的平臺被更多用戶支持,更好地提供服務,讓黨的宣傳方針政策更好更迅速得以貫徹落實。這些實戰操作,增強了廣播人的平臺整合能力,積累了宣傳營銷能力,今后廣播人也將繼續創造條件,抓住機遇,繼續深化,打開更多的融合創新空間。
融媒體時代,通過一系列實踐和摸索,筆者覺得傳統媒體勢必要在“融”字下功夫,多思考。融,是融入,不畏難,不拒絕,研究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特點,接受學習掌握新技術,突破格局,建立屬于自己的數據庫,有的放矢進行內容生產;融,也是整合,研究新型媒體的傳播手段,特色,拍攝手法、生產模式、播放渠道、選題創新、標題優化、熱點跟進、短視頻立意等等,改變陳舊的節目制作模式,打造契合時代,契合市場的產品;融,同時也是傳播理念和原則的相融。音樂廣播牢記是主流媒體中的一分子,始終要不忘實心,把好陣地,定力要足,走得快是優勢,走得遠是目標,走得穩是基礎,更是長遠之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腳踏實地地做好節目,打磨優質內容,在融合創新的理念中開拓進取,高歌猛進,與時代共同成長,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