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應城熱電有限責任公司 張川林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面向未來,作出“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重大戰略抉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華能應城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公司)積極響應黨中央和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能集團)各級黨組織的號召,高度重視、統籌部署,聚焦工業供熱量最大、主水源全部為城市中水等企業生產特點,以當好共抓長江大保護的排頭兵為己任,凝聚黨員攻堅主體力量。自2019 年初開始,公司啟動“應成”黨員創新品牌示范工程建設,力求在創新中推動生產力發展,以高質量黨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1+4+1”黨員創新品牌示范工程是指:“1”即統一思想;“4”即建立機制、夯實基礎、試點先行、深化推廣四個步驟;“1”即廣泛宣傳。
一是統一思想,營造創新創效良好氛圍。公司黨委通過召開專題黨委會,研究部署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工作,統一班子成員思想,設立總目標、明確主基調。黨政主要負責人、分管班子成員通過職代會、月度會、生產例會和專題推進會逐級宣傳動員,解讀上級政策,闡述創新創效工作開展的意義和目的。各黨支部通過支部大會和部門例會學習宣貫黨中央《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關于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隊伍的要求,并將公司黨委設定的目標任務準確傳達到每一名黨員職工,集思廣益拿出試行方案。從公司黨委、骨干成員到全體黨員職工,形成“三個認同”,奠定思想基礎。
二是建立機制,全面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公司黨委提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積極參與”的總方針,修訂完善了《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評價實施細則》,重點突出對支部創新工作的考核獎懲。修編了科技創新管理相關制度,從保障資金、保障人力、保障場地等“三個保障”方面給予傾斜、提供支撐。樹立鮮明導向,設立科技創新專項獎,開展技術技能人才“雙通道”選拔,通過薪酬績效獎勵和技術技能職務序列晉升等措施激勵發揮人才作用、貢獻智慧力量,打通科技創新的“融合通道”。

三是夯實基礎,崗位練兵推進能力提升。公司黨委緊扣生產經營實際,以“匠心筑夢”為主題開展系列職工技能比武活動,常態化分設23個競賽項目,構成形式多樣、專業全面的競賽局面,通過集控運行仿真機、檢修實操、燃料運行等工種比武,形成“周周考、月月比”并驅爭先的氛圍。把握“三要素”講好支部“技術黨課”,按照“缺什么學什么”的原則,立足工作重點和難點選課題,推動解決工作重點、難點問題,邀請公司領導解析形勢任務,邀請專家傳遞專業前沿理論、工藝流程,邀請技術精湛的黨員講實戰經驗。健全“師帶徒”管理模式,針對工作中出現的短板、創新示范工程相關要求進行專項培訓,為推進創新創效工作構筑堅強人才保障。
四是試點先行,大膽探索形成典型經驗。公司黨委深入貫徹落實“共抓長江大保護”要求,提出以城市中水深度利用為試點項目,啟動“應成”化學黨員創新工作室創建,形成一支以優秀共產黨員帶頭,黨員為核心骨干,入黨積極分子和團員青年積極參與的黨員創新團隊。通過組織業務培訓、開展“技術講堂”、外送參加各類競賽及定期召開總結交流會不斷提升理論創新水平。與高校聯合開展技術攻關、課題研究的具體實踐活動,先后攻克“中水污泥再利用”“脫硫生產廢水回用”和“液氨蒸發器在線化學清洗”等多個項目。
五是深化推廣,以點帶面實現創新突破。公司黨委在“應成”化學黨員創新工作室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拓展創新示范品牌的內容及范圍。以黨支部為據點,開展“應電先鋒·黨員示范”主題實踐活動,設立21個黨員示范崗、18 個黨員責任區、7 個技術攻關小組和3 個創新工作室。形成黨員帶頭,引領團員青年共同進步的良好態勢。通過典型引路、示范引領,達到以點帶面、帶動全局的效果,推動黨員創新創效工作落實落細。
六是廣泛宣傳,大力弘揚華能集團工匠精神。公司黨委充分利用融媒體平臺,創立“應電之聲”融媒體工作室,建設講述“應電故事”的主流宣傳陣地,借助微信公眾號等載體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新聞宣傳,積極宣傳創新成效,宣傳成效背后的典型做法。常態化開展“道德講堂”“青春大講堂”等活動,引導全廠職工在創新創效工作中學先進、當先鋒,凝心聚力,推廣具有特色的企業品牌,傳播華能集團聲音,弘揚工匠精神。
一是打造一塊“應電品牌”。公司黨委通過近兩年來的探索及具體實踐,積累了寶貴的工作經驗,形成了以“應成”黨員創新示范品牌為統領,分設“化學創新”“智慧供熱”和“檢修星火”等黨員創新工作室的“1+3”模式,在“電熱負荷分配”和中水利用等方面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成為華能集團火電廠中水資源化利用的標桿和工業供熱領域的先鋒。
二是鍛煉一支“骨干隊伍”。近年來公司黨委依托創新工作室組織各類技能競賽、專業培訓及“雙通道”建設,不斷充實技術人才隊伍,突出提高技術人員整體素質,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并重,極大提高人才隊伍的業務水平。培養出分公司級技術專家2名,廠級技術技能帶頭人6 名,其中在論文發表、專利申請中,“90后”青年黨員作為第一成果人達15項。
三是形成一批“經驗成果”。黨員創新實踐“中水深度利用體系”節約取水費用1700 萬元,“脫硫生產廢水回用”一次性節省投資成本近3800 萬元。課題“液氨蒸發器自主清洗”獲得華能集團首屆“職工技術創新創意”大賽二等獎,課題《火電廠全廠脫硫廢水回用》獲得湖北省團委“創青春”大賽優勝獎,共有26 篇專業論文被相關學術期刊選用,獲得23 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明專利。
勇立潮頭、踏浪而行。國有電力企業在推進黨建融入中心工作時,要不斷探索黨組織履職方式方法,精心構建載體,健全完善機制,建立適合基層實際的工作標準化體系。要以高標準、嚴要求的態度找準摸透上級精神;要找好工作載體,搭建特色平臺,找規律抓思路創新;要抓企業實際帶動廣大職工凝心聚力,將黨建引領落到實處,將黨員力量化作創新創效工作的中流砥柱,讓企業發展迸發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