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 黃俊琿 余艷春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今冬明春電力供應保障工作會議指出,要牢記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以高度的政治擔當全力做好今冬明春電力保供工作。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簡稱新疆公司)第一時間傳達國家電網公司保供電要求,強調公司上下要深刻認識當前電力保供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堅決扛起保供責任,立足能源大省和作為送端電網的定位,在做好疆內供電保障的同時,最大限度保障疆電外送可靠供應,全力服務全國保供大局。
當今社會,電力須臾不可或缺。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電力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關系更加緊密。面對當前電力供應趨緊、能源需求旺盛的嚴峻形勢,新疆公司多舉措夯實送端保供基礎,服務全國保供大局,在全力確保疆內穩定供電的同時,最大限度保障疆電外送可靠供應。
10月22日,伴隨著牽張機、吊車等機器此起彼伏的轟鳴聲,鳳凰-烏北II回750 千伏輸電線路工程現場緊張地開展著基礎澆筑、鐵塔組立、導線展放工作,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隨著迎峰度冬到來,國網新疆建設分公司加快推進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優化電網網架結構,增強電網跨區互濟能力,為迎峰度冬安全可靠供電提供基礎保證。
2021年,國網新疆建設分公司建管750 千伏輸變電工程13 項,線路長度2358.5 千米、變電容量1200 萬千伏安。隨著各工程進入緊張的建設階段,該公司嚴抓計劃管控,保證在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計劃不調、任務不減、目標不變”的要求完成年度投運和投資計劃,力爭鳳凰-烏北Ⅱ回、伊犁-博州-烏蘇-鳳凰Ⅱ回、烏昌750 千伏變電站完成年內既定建設任務,為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發揮作用。
截至目前,全疆已經形成“內供四環網、外送四通道”的主網架格局,750千伏骨干網架覆蓋所有地州市。同時,新疆擁有“九大風區”和覆蓋全域的太陽能,太陽能技術可開發量為25.46 億千瓦、風能技術開發量2.34 億千瓦,均位居全國第二。新疆煤炭預測儲量2.19萬億噸,約占全國的40.5%,居全國首位。水電可開發量2870 萬千瓦,居全國第四位。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吐哈盆地等地質封存條件好,具有探索實踐煤電+CCS技術的條件。
國家電網公司將新疆公司列為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單位之一: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新疆能源資源稟賦優勢,全力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優化完善骨干網架和區域電網,進一步夯實送端電網基礎,不斷提升跨區跨省和重要斷面的輸送能力。同時,還可以依托全疆大電網資源配置平臺,統籌源網荷儲各個環節,推動新能源安全經濟最大化開發利用,促進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化高效化利用,使得新疆能源電力開發成本較中東部地區繼續保持相對較低水平。此外,在綠電交易、碳排放交易等市場機制共同作用下,清潔低碳的電力供應將成為廣大電力用戶的最優選擇,形成自治區招商引資的“新優勢”,為自治區打造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型洼地”提供有力支撐。另一方面,通過推動新疆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可以充分發揮新疆充沛的煤電+CCS支撐保障資源和豐富的抽蓄電站、儲能等調節資源,形成穩定可靠的外送供應優勢,將新疆打造成清潔低碳,滿足華北、華中、華東等地區用電需求的“新基地”。
10月22日9時,哈密沁城鎮的氣溫降至2攝氏度,國網新疆送變電公司東疆巡檢分公司運維人員已經在首條“疆電外送”——750 千伏敦哈一二線630號塔附近開始了一天的巡視任務。運行維護好全疆超特高壓輸電線路,特別是“疆電外送”通道,是國網新疆送變電公司今冬明春電力供應保障工作的重要內容。
當前,全疆73 條超特高壓線路及16 條格庫電鐵供電線路均被新疆送變電納入保障范疇,包括吉泉直流、天中直流在內的4 條“疆電外送”通道及南疆聯網線路更是重中之重。國網新疆送變電公司精準調整運維策略,已完成山區、風區等特殊區段共21 條2342 基桿塔的精益化巡視及1721 基桿塔登檢工作,并計劃在10 月底前完成剩余桿塔登檢消缺。后續,國網新疆送變電公司還將結合今冬明春電力供應保障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對線路冬季運維工作進行再細化、再安排,為各項措施的精準高效落實提供堅實保障。
今年以來,新疆公司將保供電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電、保民生、保重點,全力服務全國保供電大局,堅決打贏保供電攻堅戰。一是全力落實內供舉措,為最大化外送提供可能。積極應對全疆電力“總體緊平衡、極端有缺口”的形勢,針對極端情況下可能出現的300 萬千瓦電力缺口,加強負荷、新能源等精準預測,實現精準錯峰、余缺互濟。推動成立水調電調聯合協調工作小組,做好節水蓄能,力爭10 月底前主要水電站保持最高水位、具備頂峰能力;深挖1500 萬千瓦自備機組富余電力上網潛力,嚴格運行管理,靈活調用應急保供能力,多措并舉為保障外送創造條件。二是夯實送端保供基礎,為最大化外送強化支撐。督促政府落實吉泉直流配套火電建設,確保11 月底前兩臺66 萬千瓦機組并網投運。加強電煤監測管控,配套發電企業電煤儲量保持在14 天水平。11 月底前建成投運750 千伏鄯善等輸變電工程,重點加強配套電廠設備以及涉及外送的85條重要站線運行監測、特巡特護和消缺治理,建立省地兩級保供搶(急)修快速反應機制,暢通輸電通道,確保配套機組能發盡發、電力能送盡送。三是創新市場交易機制,為最大化外送搭建平臺。在確保完成中長期協議1130 億千瓦時的基礎上,結合送受端省份發電、用電負荷特性差異,在兩級調度、交易機構指導支持下,健全日前、實時短期交易體系,力爭全年外送電量突破1200 億千瓦時。四是加強政企聯動溝通,為最大化外送凝聚合力。積極向自治區黨委政府匯報溝通,印發《自治區電力供應保障工作方案》,建立多部門保供周例會協調機制,健全調度通報制度,實行部門聯合約談,強化考核問責,形成工作合力。
保障電力供應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是關系國家能源安全、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的社會問題、政治問題。新疆公司以高度的政治擔當全力做好今冬明春電力保供工作,科學安排電網運行方式,不斷擴大疆電外送規模,在“雙碳”背景下,為保障全國能源供應提供新疆解決方案、貢獻新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