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山東淄博供電公司 王凌云
國網山東淄博供電公司張店供電中心高壓客戶服務二班,屬于營配融合班組,是根據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內設機構優化調整方案在2020 年6 月成立的。該班組主要負責轄區35 千伏及以下客戶線損管理、用電檢查、有序用電、抄表催費、優質服務,0.4 千伏業擴報裝、計量信息采集,設施設備以及客戶信息管理和維護,10千伏及以下配電線路、設備的運維和預防外破,以及配網規劃和改造計劃編制,新投運設備驗收、送電等工作。
此班組是打破原來單專業運行方式將抄表、稽查、配電等班組進行合并成立的。面對不同專業、不同設備、人員技能各有不同,他們如何將工作化繁為簡,凝心聚力超額圓滿完成各項工作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張店供電服務中心高壓客戶服務二班去探個究竟吧。
“班長,有一個用戶就是不繳電費,他說是咱的電表出了問題,怎么解釋都不聽,你看咋辦?”眼看要完不成這個月的電費“結零”任務,抄表員劉銘著急地向班長崔炎求助。
崔炎想,客戶不認同肯定有原因,不管咋樣,先去客戶家里看看,說不定自己的配電知識還能派上用場。到達客戶家,他先向抄表員了解清楚客戶的用電情況,又聽取了客戶對電量的疑問,就開始為客戶檢查用電設備,這時,他發現客戶家中的電熱水器開著,就問客戶家的熱水器不用的時候是不是也開著,得到肯定答復后他說,電費突增很可能是熱水器一直開著的原因。他說,這臺熱水器額定功率2500 瓦,水一旦低于設定溫度就會再次加熱,一天起碼要工作12 小時,這樣就會多消耗不少電量。他建議客戶將熱水器的電源關掉,僅在洗澡時打開電源,結果第二天,劉銘通過遠程抄表系統發現該客戶家只用了5 度電,比平時少了20 多度。有理有據,客戶二話沒說就繳了電費。
通過這次為客戶解決難題,崔炎認識到學習業務的重要性。為此,他制定了黨員業務培訓計劃,學業務從黨員開始,黨員不但要學要講還要教,崔炎作為班長以《新建配電室驗收標準》開了第一課。不但如此,崔炎還在班組成立了以黨員為組長的營配融合工作小組,每個小組整體負責幾項業務,實行小團隊績效考核,開展班組層面的對標競賽,要求黨員帶頭干、帶頭學,用實際行動影響小組成員。
隨后,他又在班組開設“黨員微課堂”,編制“寶典秘籍”,利用每周五安全日活動,開設10 分鐘“黨員微課堂”;每兩周開展一次業務比武,結合當時工作需要,用啥比啥,有啥練啥,以提高班員的技能素養,從而達到快速激發員工活力和工作熱情的效果,通過近一年運轉,高壓客戶班已經累計形成“秘籍寶典”85個,開展業務比武8次,舉辦論壇12 次。青年黨員劉銘已經成為班里營配融合技術能手,能夠獨立熟練地處理低壓故障。
2020 年10 月,10 千伏柳泉線發生故障。柳泉線主要帶淄博主干道柳泉路周邊負荷,居民和一般工商業用戶較多。發生故障后,該班生產副班長李凱迅速組織人員進行故障查找和搶修。而此時,營銷副班長曹瑜提出,營銷人員也要介入,負責現場解釋,為客戶說明故障情況和搶修進度,安撫客戶情緒,避免產生客戶投訴。整個搶修過程非常順利,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報修工單,沒有發生客戶投訴,這次合作讓班員都看到營配融合的好處。
原來,在班組融合之前,10 千伏線路發生停電,配電搶修人員需要一邊處理故障、一邊與客戶做好溝通,有時候忙于故障處理忽略了與客戶的交流,最后引起投訴,班組融合之后,這個問題迎刃而解,故障處理和客戶維穩實現同步進行。
對于班內的多專業人才,崔炎想要讓每塊“好鋼”都用在“刀刃”上。今年年初,班員蔣明接到淄博飯店分管配電室設備的賈師傅的電話,說飯店配電室備供電源進線燈不亮了,想請他過去看看,事情很緊急,因為市里有一個重要會議在他們那里召開。
在班組合并前,蔣明是用電檢查班的用電檢查員,專門負責重要客戶的電力保障工作,淄博飯店也是他服務的客戶之一。接到電話后,蔣明立即趕往現場查看,許久也沒發現異常,實在沒有辦法,他就向班長崔炎求助。這時,崔炎想到班員穆星柯是繼電保護專業出身,指示燈屬于高壓設備二次回路,可以讓他參加設備檢查。穆星柯到達現場后,先對比故障報文信息,然后對設備二次回路進行檢查發現,是備供電源進線柜的PT 出現問題,他臨時將PT分閘后送電,指示燈恢復正常。
雖然班組合并后遇到的困難很多,但通過不同專業間的密切配合讓問題簡單了許多。原來新上小區從配電室驗收、戶表領用、戶表送電、合同簽訂、電費催收都由不同班組去完成,相互之間協同配合少,為后續的客戶管理工作帶來很多麻煩,往往一個小區驗收,都牽扯出一些營配融合的問題。班組合并后,可以根據工作流程合理安排時間,這樣從配電室驗收到戶表送電一直到客戶管理都在一個班組內全流程管控,確保客戶信息準確,設備管理到位,從班組接手的金鼎華郡、芝柏經典等三個新上小區共計1532 戶客戶來看,未發生一起錯戶和臺區線損不合格問題。
2021年春季開始,淄博城區主干道路綠化、環城高架修路、智慧停車等工程全面開展,需要高壓客戶班進行電纜防外破的施工點多達470 余處。如果按照傳統的電纜防外破方式進行人工巡視,即通過運維人員不間斷巡視,在現場死看死守,每天安排的防外破盯防人員多達45人。可班里根本沒有這么多人,怎么辦?
為了解決此難題,高壓客戶服務二班將科技手段運用到防外破現場,即在重要的或封閉的不容易到達的電纜保護區內,安裝了可視化監拍裝置,能智能識別通道內的挖掘機、吊車等施工機械,及時微信推送報警信息,一旦收到報警信號,該班班員立即趕往現場,有效杜絕了施工外破隱患。同時,他們還自主研發了防外破警示樁,一旦電纜路徑內有施工機械靠近或者開挖便可觸發報警——現場發出聲光。以上技術手段運用后,極大減輕了現場巡視人員的工作量,減少了電纜線路外破的發生。
創新是減輕班員繁重工作量必走的捷徑。每年7、8 月份是用電高峰期,班內配電人員都會頂著烈日去現場實測負荷和接頭溫度,以了解設備負荷情況,這項工作既費時又費力,還十分辛苦。為此,該班組創新團隊就運用營配融合智能配變終端,實時監測每臺變壓器、每條出線的電壓和電流,并實現停電實時告知。這樣,工作人員在迎峰度夏期間也能足不出戶地輕松巡檢。另外,他們還在配電室內部署了智能監控,監測到異常會實時推送信息,在手機上就可以輕松實現對配電室的遠程巡視,不用人員去現場。
為了給班員提供適宜的創新環境,崔炎在班組內定期開設班組“論壇”,一是進行一些前沿探索,要求年輕員工提前備課,研判新戰略、新技術;二是每個人提出遇到的難題,大家一起“頭腦風暴”,集中研討;三是隨時提出創新點子,大家共同為落地實施出謀劃策;四是召開創新講座,邀請兄弟單位或外單位創新達人、專家進行授課。
通過該班組的共同努力,崔炎獲得山東省電力行業“十大杰出青年”、省公司“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劉銘獲評山東省電力公司營銷專業“金牌講師”;在創新方面,三項成果分別獲得了“全國電力職工技術創新一等獎”、山東電力專利三等獎、山東省QC活動二等獎;2020年,該班榮獲“山東省電力公司標桿班組”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