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垚


材料研究作為一項基礎學科是現代高新技術產業的基礎與先導,在很大程度上是高新技術取得突破的前提條件。在航空領域則更是如此,先進航空材料的發展對航空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作用。近幾年,歐美、日本等傳統航空材料強國的代表企業都在積極進行垂直整合,以增強自身能力,從而進一步增強自身在航空產業中的話語權。這些整合將對未來航空領域高端材料市場的競爭格局帶來顯著的影響。
風生水起的垂直整合
擁有最為復雜的產業鏈是商用飛機產業最顯著的特點,而如何對供應鏈進行組織也是這個行業最常討論的話題之一。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航空產業鏈的國際化分工逐漸成為主流的制造模式,并在補償貿易政策的推動下成為主旋律。
然而,近年來,這一生產模式開始發生轉變,在航空制造領域,飛機制造商、發動機制造商和一級系統供應商開始積極進行垂直整合。如今,這股風潮在航空材料領域也已越發明顯。
所謂垂直整合是指企業通過擁有和控制其供應商以實現對供應鏈的管控,其目標是創建一個閉環生態系統,以持續提高企業生產能力和市場占有率。近年來在航空領域,無論是飛機制造商、發動機制造商,都在積極擁抱垂直整合,整個航空產業供應鏈也表現出潮起潮落的狀態。
事實上,垂直整合的發展模式一直以來都是國外企業管理研究的重點之一,通過將生產過程和供應鏈的不同階段整合到業務中,可以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帶來極大的競爭優勢。
首先有助于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因為對于企業來說,產品從原材料生產到最終銷售至用戶的過程中,每多一家企業參與就會增加一份銷售成本,而垂直整合可以大幅減少企業在這方面的支出。第二,有助于企業構建更高的行業壁壘。對于高科技企業來說,垂直整合可以使企業擁有更多甚至壟斷關鍵技術;另一方面垂直整合程度越高,企業體量就越大,潛在對手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難度和風險也越大。第三,垂直整合對于確保關鍵原材料的供應安全十分重要。尤其在復合材料領域,材料的短缺還會造成設備使用率的降低,這對于復合材料等一些固定資產投資成本較高的行業來說是極具破壞性的。
東麗:利用收購補短板
盡管日本企業作為主制造商在商用飛機的研制上并不順利,但在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日本東麗公司卻在航空產業鏈中具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在一些細分領域,其研制能力無人能夠替代。為了進一步鞏固和擴大這一優勢,東麗公司近年來也在不斷實施并購,以加強自身在碳纖維復合材料領域的競爭優勢。
2018年,東麗公司實施了其企業發展歷程中最大的一筆并購:收購荷蘭皇家曇卡控股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歐洲熱塑性碳纖維復合材料巨頭曇卡先進復合材料公司,這次收購總價約70億元。
作為全球最大的碳纖維復合材料供應商,日本東麗公司是波音787、空客A350等新一代機型的主要供應商。但熱塑性復合材料的研制卻是東麗公司的短板,因此東麗公司希望通過這筆收購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從而進一步增強公司在航空復合材料市場的競爭力。
公開材料顯示,曇卡先進復合材料公司在熱塑性復合材料的研發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其產品被廣泛應用于波音、空客飛機的承力結構、發動機、內飾等部位。如今,在航空領域,由于熱塑性復合材料具有制造成本更低、環保性更好、可回收潛力更大等優點,已經逐漸開始替代傳統的熱固性復合材料。東麗一直以來在熱固性復合材料領域占據優勢,相反在熱塑性復合材料的研發方面卻并不明顯,因此公司希望通過這次收購快速彌補業務短板,從而鞏固其市場地位,也就不難理解了。
事實上,作為在航空產業鏈中頗具話語權的復合材料供應商,并購在東麗公司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早在2013年,東麗就以36億元收購了當時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三的美國卓爾泰克公司,并通過此舉快速占領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這次并購完成后,東麗公司復合材料碳纖維產品在全球的占有率快速從20%提升至30%。此后,東麗公司又在全球范圍內擴大產能,以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目前其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40%,牢牢占據了世界第一的寶座。根據公司的規劃,到2030年,其碳纖維復合材料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要達到50%,而此次對于曇卡先進復合材料公司的并購被視為其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的重要一步。
對于東麗公司來說,收購一家歐洲企業顯然可以幫助其進一步擴大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在東麗公司的成長過程中,波音功不可沒。1957年,東麗就在美國成立了辦公室以全力支持波音飛機項目。通過幾十年的發展并依托波音眾多機型,東麗實現了航空復合材料業務的跨越式發展。因此一直以來,東麗也希望能夠復制這一模式,以開拓在歐洲的業務。但過去幾年的實踐證明,適用于美國市場的方式似乎并不適用于歐洲市場。東麗在歐洲市場多年來一直未能進一步開拓市場,甚至有時在與歐洲企業的競爭中明顯處于劣勢。因此,東麗轉變思路,希望通過收購曇卡先進復合材料公司這一歐洲著名企業的方式來獲取更多的歐洲客戶訂單,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強在航空領域與空客的合作,拓寬客戶渠道,同時使公司的產品結構也更趨合理。
當然,對于東麗的這一次收購,業界也有質疑的聲音。這主要是因為一直以來,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主要由歐洲公司所占據,已經形成了良性的競爭格局。此次,東麗公司憑借收購進入這一市場,未來必將打破市場已有的平衡競爭態勢。這種平衡除了上文所提到的,東麗公司將進一步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之外,還包括其是否會進一步通過并購繼續擴大規模和占據更大的技術優勢,從而造成對細分航空復合材料市場的壟斷,這對于航空產業鏈來說,或許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對于希望躋身商用飛機市場的國家來說,對其產業的發展都會造成一定的隱患。
赫氏:有選擇的垂直整合
與東麗一樣,美國赫氏公司在全球復合材料市場也是一家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企業。近年來,公司不斷在全球范圍內圍繞著產品線的調整、核心關鍵技術的完善等方面進行垂直整合,以鞏固企業在行業的核心、主導地位。
2020年1月,赫氏公司宣布收購伍德沃德公司。消息一出,業界嘩然。3個月后,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這一收購被迫取消,但趨勢已經顯現,那就是作為行業頭部企業,赫氏公司與東麗公司一樣,希望通過對行業內企業的垂直整合,進一步形成企業完整的復合材料全產業供應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赫氏公司近年來一直動作不斷。
2014年,赫氏公司宣布收購英國FORMAX公司50%的股權,以提升公司在航空及工業應用上編織技術的提升。此外,近年來赫氏公司還收購了大力神公司以獲得碳纖維生產能力,收購英國牛津高性能材料公司獲得碳纖維3D打印技術,收購ARC技術公司獲得碳纖維材料電磁屏蔽技術等。毫無疑問,這些并購幫助赫氏公司在完整掌握全產業鏈核心技術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此外,在航空領域,赫氏公司還不斷加強與波音、空客等主制造商的合作,通過合作建設廠房等方式,在滿足主制造商對復合材料日益增長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企業產品的市場份額。
公司與波音合作成立的ACM公司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從最初的復合材料制造與小零件組裝業務發展出后緣面板和尾翼面板等二級結構復合材料零件制造業務。近兩年公司又計劃為新機型研發壓力盤、肋弦、密封圈等結構件。同時,赫氏還與法國分銷商合資成立Hexcut公司,公司研制的預切割套件最大程度地減少了材料損失,并減少了廢品和庫存,并且合資公司通過提供一站式采購、配套、物流服務平臺,為空客節約了大量時間和投資成本。通過在材料、制造、服務等一系列環節上持續進行業務的有機整合,幫助赫氏公司更好地融入到了重要客戶的產業鏈和供應鏈中。
對產業的啟示
高性能航空材料一直是限制我國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同時也是國外高度封鎖的戰略核心技術之一。如今,在國外諸多龍頭企業不斷加強對產業壟斷的同時,國內企業和相關行業也應對此趨勢高度重視。
舉例來說,如今在全球高端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中,以東麗、東邦等為代表的企業幾乎占據了70%左右的市場份額,再加上歐洲企業的話,發達國家幾乎占據這一細分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隨著這些國家企業仍在全球范圍內不斷進行并購,未來毫無疑問將形成完全的壟斷。也正因為如此,當這些發達國家宣布停止對俄羅斯MC-21飛機項目提供復合材料原材料后,對這一項目的進度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對于航空航天等戰略行業來說,要加強從國家頂層出發的整體統籌和規劃。在這方面,歐美國家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此外,從國家層面整合國內資源,加速高端材料的研發也十分重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層面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一些研發高端材料的企業正逐步成長起來,但相比國外的龍頭企業仍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從國家層面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如何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鼓勵企業進行相應的并購與重組,優化產業資源配置也十分重要。目前,國家工信部已經出臺了一些政策,鼓勵企業兼并重組,鼓勵先進制造業、先進材料等高端制造業集群發展等,這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