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根據新高考大綱對高中階段英語詞匯教學的要求,分析當前高中英語教與學存在的問題,結合教學實例闡述了教師應如何從詞匯的學習、記憶和運用及詞匯的階段性鞏固策略等多個方面夯實學生的詞匯基礎,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表達能力。
關鍵詞:詞匯;問題;聯想記憶;語境;階段性鞏固
一、 高考對英語詞匯的新要求
關注高考變化的人們不難發現,近年來全國卷考綱加大加深了對英語詞匯運用的考查。2020英語全國卷考試大綱要求考生掌握并能運用英語語音、詞匯、語法基礎知識以及所學功能概念和話題,要求詞匯量為3500左右。數量上并沒有出現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詞匯運用上出現了新變化:
首先,試題文本所使用的語言地道、特點鮮明,熟詞生義的用法明顯。如pen一詞,常見義為鋼筆,名詞詞性;新高考中則會把pen作為動詞來用,意為“用鋼筆來書寫(相對于用電腦等電子設備書寫)”。
其次,對考綱詞匯的派生詞增多。如:inclusion:包含、被包括的人/事物;necessitate:使……成為必要,等。同時也減少生詞注釋,對不影響文章整體理解的超綱詞不提供注釋。此外,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地道短語表達。如whisper, support, off the hook for等。
從近年來的全國卷英語科高考趨勢研究中不難發現,各個項目的設題旨在考查最基本語法,詞匯知識和交際用語時,通過設置微型語境,將知識與語義的考查有機結合,突出對英語詞匯與文字理解能力的綜合測試。詞匯考查方向的趨勢表明,英語教學不僅應重視詞匯的基本意義,更應關注詞匯在具體語境的運用。
二、 高中基礎階段英語詞匯教與學的現存的問題及其根源
在詞匯考查呼聲越來越高的現在,高中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依然處在一個尷尬的狀態,具體表現如下。
(一)記憶基礎不牢固
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沒有積累足夠的詞匯,到了高中,新詞越來越多,舊詞匯的記憶又含混不清,這給學生在日常英語學習中的篇章閱讀和聽說活動造成了許多障礙。詞匯是理解和表達的基礎,在接收、分析語言信息,以及對語言信息作出反饋的語言操練過程中就困難重重。語言學習者自然而然就失去信心,日積月累,就阻礙了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二)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差
其一,中學生的英語詞匯掌握常常只停留在詞匯本身的拼寫和基本意的簡單使用,難以結合語境和該詞匯在句中所充當的語法成分并加以運用。在學生的記憶中,某一個詞匯的基本意義和用法是最熟悉的,想到這個詞往往就直接使用它的基本用法:遇到該填動詞的時候,就是寫謂語形式;遇到名詞,就直接用單數或原型,忽略了在具體語境和句法中的成分要求。學生往往將詞匯形式、意義和用法割裂開,無法形成詞匯運用網絡。
其二,喜歡使用舊(熟悉詞)詞匯進行表達,而忽略了新詞匯的使用。
這個情況在寫作任務重時表現尤為突出,比如要表達“喜歡”這個意思,高中生最常用的依然是like/love,其實完全可以選擇be into/be crazy about/in favor of/be fond of 等其他形式的短語;描述“善良”,常常用kind,而不會去選擇新詞語雖然不會出錯,但無法讓讀者體會到所描述對象的鮮活形象。學生大可以選擇更加具體的描繪詞語,如 generous, patient, caring, polite, devoted, considerate, loving, lovely, cute等多種更逼近人物性格的詞匯。使用過于籠統的詞匯往往使學生的表達顯得空洞、語言蒼白無力。新詞學了不用,久了就遺忘,無法形成詞匯網絡,更談不上正確的使用。
教師,作為學習的指導者,也有一些需要改正的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教師對詞匯教學順序的錯誤指導以及缺乏系統性的教學策略指導。對于詞匯教學的要素,部分教師會自然想到單詞的音、形、義。的確,發音、拼寫及詞義是詞匯學習的三個基本要素,然而,在如何高效地學習并掌握這三個要素,目前的教學仍存在一些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教學順序的誤區。……第二個誤區是教學過于強調記憶,而對詞匯的理解和運用不夠重視。……所以學生能寫單詞,但不一定能運用。教師還是應該想辦法創設語境讓學生運用單詞。”(程曉堂,2007)
程曉堂先生的話一針見血,教師的錯誤性指導以及缺乏階段鞏固或者無效鞏固,加劇了學生學不好英語的現狀。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改變來扭轉局面呢?
三、 四種有效的詞匯教學方法
(一)利用形、音、義相結合的詞匯教學方法
教師應幫助學生養成正確讀記詞匯的方法。首先是詞匯拼讀,正確的讀音是傳遞語音信息,順利地同別人進行交流的保障。高考對聽力的考查更是要求學生能夠正確聽音、辨別語音信息。正確發音還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拼寫單詞,學會根據單詞的音節記憶單詞,避免按逐個字母死記硬背的方法。如satisfactory、necessity等多音節的長詞,使用音節記憶可以大大減輕誦記難度。所以,即使是高中英語教師,在高中第一學段進行語音教學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利用聯想記憶的詞匯教學方法
記憶單詞一直是困擾學生的一大難題。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進行聯想記憶來達到更好的效果。詞匯聯想記憶可分為話題詞匯集合、同功能詞匯集合、構詞法記憶三種方法。
現行的英語教材基本都以話題作為單元教學的形式和中心。以人教版Book 1 Unit 2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為例,該單元圍繞黑人運動領袖曼德拉的貢獻,在單元的Warming up和閱讀課文中出現了許多描述性的形容詞,如描述人品格的詞匯:generous, mean, polite, determined, devoted, selfless, selfish, diligent, warm-hearted, stubborn, smart等;學生在記憶時就可以以此為記憶中心,展開網絡型的詞匯背誦。
這種記背詞匯的方式其實是記憶的聯想策略。在運用聯想學習詞匯時,通過串聯歸類,縱橫聯系,辨析分解,在腦際建立相互依存的知識結構,從而戰勝遺忘,增強記憶。比如在談到高中英語必修一第四單元“Earthquakes”的時候,詞匯記憶好的同學就能聯想到表述“災難”的名詞,如disaster, catastrophe, destruction等,也能想到表示“破壞,傷害”的動詞ruin, damage, destroy, hurt, injure等,再有和“災難”相關的victim受難者,shelter避難處,以及表達人在災難來臨時驚恐萬狀的心情,如shocked, frightened, hopeless等。
(三)結合語境的詞匯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孤立地進行詞匯教學,切忌一節課講單詞,純粹講用法、講結構,得出的筆記都是公式型的內容;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將詞匯融在語境中,在教學中多創設語境來幫助學生體會單詞的用法,自然而然地記住這個單詞;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閱讀篇章,讓學生去體會同一個單詞在不同語篇中的作用和意義。這種教學方式既可以有效地幫助指導學生正確掌握詞匯用法,又可以避免詞匯課堂枯燥無味、容易遺忘的現象。
在教授新詞時,教師不妨在英語環境中解釋新詞,即用英語表達解釋生詞。在英語環境中解釋新詞的意義和提倡學生使用雙語詞典一樣:用英語解釋詞義符合盡量用英語教學的總原則,符合英語教學要培養學生掌握為交際運用英語的目的。使用學生語言網絡中的原有詞匯來解釋或引出一個新詞,既能增加使用英語的量,溫故知新,鞏固和擴大詞匯量,又能促進英語語感的培養,加速建立英語詞匯與客觀現實的直接聯系,更重要的是能營造一個英語的真實的使用環境,讓學生體會語言使用的條件,積累地道的語言表達,培養學生在真實的英語課堂教學情景中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的能力。
(四)利用“遺忘現象”的詞匯教學方法
1. 及時復習
根據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速度曲線”,發現:新習得的語言材料,最初幾小時內遺忘的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根據這一規律,詞匯復習要及時,并周期性地循環鞏固;教學實踐中,學生在單元學習前面掌握了詞匯意義及拼寫,但到了單元結束或一段時間后,再次檢查發現遺忘的比率很高。因此,詞匯的復習應當有時效性,教師應當及時提供復習環境,穩固詞匯的拼寫和真實運用,保證新詞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內化。
2. 提供有針對性的詞匯運用試題強化訓練
高中階段的詞匯學習要求不僅是口頭的表達運用和簡單語法環境中的使用,更提高到詞匯在更為復雜的語法成分上的運用。以動詞devote為例,要讓學生了解它的謂語運用也要了解非謂語動詞的使用。學生能夠記住它的意義和簡單的謂語運用,如Sb. devotes sth. to sth./doing sth.但是當句子出現該動詞的非謂語用法時,學生往往不知所措:如在作者所教班級的一次考試中,填空題:?? ?to fighting for the equal rights of the black, Nelson Mandela is a hero for all the people he has ever helped.要求使用devote的非謂語形式填空,但學生無法正確運用,因為他們對該詞匯的掌握還停留在謂語的運用上。發現該問題后作者針對同類詞匯的非謂語用法做了一個集中訓練,如bury—buried in doing/devote—devoted to doing/contribute—contributed to sth.多個詞匯的非謂語動詞用法,在針對性訓練中讓學生體會和鞏固了類似詞匯的用法。
由此,在高中階段,教師應當提供詞匯運用在語法、語境中的不同層次和方面的訓練,不能只停留在基本用法上;習題應該有針對性且形式多樣,提倡類似用法詞匯的集中訓練,幫助學生由陌生到熟悉,真正掌握使用規律,運用自如。
3. 提供相關閱讀材料,保證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反復重現,加深記憶,讓學生體會目標詞匯的運用方式
除了利用手頭的教材進行英語詞匯教學,在詞匯課和教材文章中詞匯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利用考題閱讀、完形填空等材料中經常出現的高頻詞匯進行強化指導;教師可以在講解這些考題本身的同時結合該單詞出現的語境,適當舉例,讓學生體會單詞出現的種種情況,學會運用。教師還應當搜尋課外閱讀材料進行拓展,如報刊、雜志的時文閱讀。在不同的語境中重現單元目標詞匯,幫助學生創造語言的重現環境,無形中加深印象,鞏固記憶。
綜上所述,文章根據新高考大綱對高中階段英語詞匯教學的要求,結合教學實例建議了四個較為通用的方法供教師參考,即從形、音、義相結合教新詞、詞匯聯想記憶策略、語境教學法以及及時的階段性的鞏固和重現,希望能對詞匯教學有所幫助。
作者簡介:
林華琦,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