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歡
(天津體育學院,天津 301617)
組織生活是黨組織對黨員教育、聯系、管理的一個重要渠道。組織生活的質量直接影響黨支部戰斗力、凝聚力的發揮。抓好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這一環節,既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基礎和重中之重,有時帶動和提升其他各類基層組織的建設能力的重要引擎。
高校教師黨支部重教學科研工作,輕黨建工作,組織生活積極性不夠,形式單一。學生黨支部建設缺乏延續性,學生黨支部活動缺乏專業性內容,與大學生黨員的學習生活沒有充分結合。在新形勢、新背景下,探索創新基層黨組織組織生活的方法成為高校黨建工作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部分基層黨組織的黨員思想認識存在滑坡,錯誤地認為抓組織生活是軟任務,只有抓好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學業任務等才是硬指標。有的教工黨員對組織生活的意義認識不到位,簡單地把做好個人的教學、科研等崗位工作、按時繳納黨費與組織生活劃等號。有的學生黨員因為年齡、閱歷等原因,黨性不強,認識存在偏差,只是把組織生活當成義務,沒有當成權利,往往流于形式、疲于應付。
基層黨支部基本沒有專職黨務工作者,一般由教師或輔導員擔任黨支部書記,在處理黨建與業務工作的關系上還不能真正做到“兩手抓、兩手硬”,“重專業、輕思政”“重教研、輕黨建”等現象還時有發生,從而影響了黨支部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少數黨務干部的工作方式、思想觀念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黨員教育管理的要求,造成黨建工作流于形式,工作效果不明顯。學校對于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的培訓也主要通過聽報告、交流討論等形式開展,缺少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培訓形式較單一、效果不顯著。
絕大多數學生在大學期間都有強烈的想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意愿,但是對入黨的認識確實各有不同,以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為入黨動機的學生占到一半左右,而其他學生入黨動機則較為復雜,呈現多元化。
組織生活的根本功能不能變,但是方式方法必須與時俱進。當前高校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從內容的設計上,與師生黨員發展實際需求結合不夠,與學生生活學習、教師教學有“兩張皮”的現象。普遍存在以會議形式過組織生活,習慣于讀文件、看電教片、傳達上級講話;多以黨支部書記單向灌輸的方式進行,缺少互動性,方式方法單一,內容空泛,黨員參加的積極性普遍不高,組織生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夠,其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不強。
高校基層黨支部作為黨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目前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問題,這和國內外形勢變化、教師學生黨支部自身特點等因素有關。
世界局勢復雜多變,國內市場經濟體制機制還在進一步完善之中,全面深化改革仍有諸多難點、熱點問題亟待解決,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依然復雜,人才爭奪之戰更加熾熱,特別是高校教育綜合改革和“雙一流”建設對高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影響高等教育的因素也更加復雜,必然會給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帶來嚴峻挑戰。
黨支部的教師黨員都身處教學、科研第一線,承擔繁重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任務,從事高強度的科學研究工作,還肩負著社會服務方面的任務。每位教師黨員的工作節奏都非常緊張,參加黨組織各項活動不可避免存在缺少時間和精力的問題。
學生群體主要由90 后和00 后組成,自身群體特點使他們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和新觀點,容易忽視自身政治素養的提升,對于黨的思想理論的學習不夠深入,缺乏深刻思考和敏銳的鑒別力。
隨著網絡新媒體的不斷成熟,熟練掌握網絡技術的大學生群體獲取更多信息數據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當前多元文化思潮的影響。伴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上功利主義傾向已悄然進入高校學生黨建領域,致使部分理想信念不堅定的學生過于計較個人得失,將個人私利視為追求的目標,認識問題思考問題的角度多樣化,極易受到不良價值觀的影響。
普通學生黨員、教師黨員都要樹立正確觀念。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特別要認識到只抓業務、不抓黨建,業務工作就會大打折扣,政治上就會迷失方向。堅持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
找準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契合點以及切入點。要把黨建工作與黨委決策部署統一起來,要把業務工作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切入點,充分發揮師生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來解決這些問題,推動業務工作。要使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有機融合起來,相互促進。
根據支部委員任職要求,完善一套科學合理的人才選拔機制,確保選拔出來的支部委員具備良好政治素質、熱心黨務工作、擁有組織協調能力與群眾工作本領、敢于擔當、樂于奉獻。強化支部委員理論知識的培訓,開展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
黨支部不但需明確組織生活基本制度,更要嚴抓落實,使其在真正意義上保證組織生活。
一是嚴格規范“三會一課”制度。目前部分黨支部“三會一課”開展頻率和周期不一,存在流于形式甚至不能按期開展的情況。因此,各黨支部應引起重視,指定專人負責長期堅持并落實“三會一課”。二是嚴格落實組織生活會制度。應在組織生活會前確定明確主題,減少無關主題的爭論,嚴格組織黨員圍繞批評與自我批評開展深刻檢討,做到明確問題、確定整改方向與措施。三是嚴格落實主題黨日制度。按期開展主題黨日制度是增強黨員黨性、規范組織生活的有效方式。四是嚴格落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組織黨員按照個人自評、黨員互評、民主測評的程序對黨員日常表現進行評議,促使黨員成長。
單向灌輸、封閉集體的固有形式已難以適應新時代新情況新問題,當前高校黨支部應積極探索雙向互動的組織生活形式。注入新時代元素,不斷拓展內涵、豐富形式。拓展新媒體在黨支部建設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推廣微型黨課、網絡黨課、流動黨課、互動黨課等。在保證必要的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增加校內、外黨員實踐活動,與學科專業相結合,激發黨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學生支部可以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選取學生黨員關注的熱點話題與事件,組織社會服務與各種實踐活動,推動學生黨員在具體實踐活動中增強宗旨與服務意識。
以“標準化”推動黨支部建設,就是把標準化的思維理念嵌入黨支部建設中,聚焦支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建立一整套符合支部特點且指導性強的基本標準和工作制度,切實讓黨員和支部行有準則、動有依據、做有規范,推動支部建設科學規范、卓有成效。扎實開展支部標準化建設,讓黨員黨性在校園中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