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
目前,在推動全民閱讀浪潮的影響下,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推廣當中的作用逐漸凸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自2018年1月1日施行,其中【第一章】第三條中明確規定:公共圖書館是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將推動、引導、服務全民閱讀作為重要任務。旨在推動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與進步,引領并且帶動全民閱讀事業的發展與進步。在此種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方面的創新就顯得尤其重要。
目前,有許多公共圖書館正在積極探索多業態發展路徑,努力促進圖書閱讀與其他業態之間的有效融合以及創新。例如,太倉市圖書館在2015年開展了“左手咖啡右手書”項目,并且在諸多閱讀基地當中開展了閱讀推廣以及科普宣傳等活動。在此期間,太倉市圖書館共計與市內的12家咖啡館完成了洽談并開展了合作,將其作為閱讀活動開展的主要基地,在其中藏儲了大量書籍,不僅能夠為讀者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還極大地提升了咖啡館的經濟效益。除此以外,還有許多公共圖書館采取了強強合作、助力服務等形式,有效開展了閱讀推廣創新工作。例如,北京海淀區圖書館與超市發集團建立了合作關系,二者之間互相借助對方的資源優勢,打造出了海淀區第一家全天候“共享書房”拉近了圖書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在此項目當中,依照超市發集團的要求,海淀區圖書館為“超·書房”單獨建立了書目庫,并且與多個大型出版單位進行了商談并達成共識,選取了質量上乘、銷路廣闊的書籍,書籍的種類更是多種多樣。除此以外,共享書房當中的書籍只能用于閱覽,并不對外出售以及借閱,有效降低了書籍管理難度。在共享書房當中,會依照出版單位的具體狀況及時更新書籍,并且會綜合考慮讀者的具體需求,在逐步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更多地尋求合適的合作對象,努力建立更多的共享書房,力求拉近書籍與群眾之間的關系。
建設主題圖書館,能夠與所在城市所具備的文化氛圍以及氣質相契合,增強讀者在閱覽圖書過程中的滿足感。例如,由蘇州圖書館、蘇州市拙政園管理處、蘇州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建設的蘇州首家園林主題特色圖書館,即蘇州園林書房,能夠有效凸顯蘇州的園林文化特點。此書房的建造設計充分體現了當地的園林文化特點,彰顯了當地的文化內涵以及人文精神,涉及到了當地的民風習俗等諸多內容。與此同時,蘇州圖書館以及新華書店對讀者的服務也延伸到了蘇州園林書房當中,在書房的自助借閱以及還書區域,讀者可以憑借蘇州圖書館的借閱證進行圖書借還。另外,蘇州園林書房還與蘇州圖書館的線上借閱平臺相連接,讀者可以通過網絡借閱書籍,并由圖書館服務人員自主投遞,為讀者的書籍借閱提供便利。
當閱讀推廣隨著移動互聯網真正走進全民閱讀時代,縣、鄉村圖書館(以下統稱為農村圖書館)。對農村圖書館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近年來農村圖書館通過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積極探索,借鑒創新,根據農村居民的文化需求,進行全民閱讀推廣創新工作,形成符合本館實際特點的閱讀推廣活動規模,促進農村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筆者認為,農村圖書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閱讀推廣創新分析:
一是加強農村少兒經典閱讀推廣。農村圖書館以培養少年兒童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能力為目標,充分利用館藏資源,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舉辦各類閱讀推廣活動讓孩子們走進圖書館、認知圖書館,比如每年的“4.23世界讀書日”讀書月活動啟動儀式走進縣城各個小學幼兒園、“掃碼看書,百城共讀”電子書閱讀推廣活動及邀請幼兒園小朋友參觀圖書館社會實踐活動等。根據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愛好少年兒童的智力、心理、認知能力和特點,推薦優秀經典讀物,開展經典誦讀、馬拉松閱讀接力競賽、征文繪畫、演講賽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閱讀推廣活動。
二是持續推進利用節假日、傳統廟會等進行閱讀推廣服務。針對農村居民居住都比較分散,只有在慶祝節日時才能聚在一起歡度佳節的特點,圖書館可以利用這些契機定期開展閱讀宣傳活動:春聯義寫義送活動、新春流動服務進基層活動、春節主題年俗文化圖片展、“猜燈謎 鬧元宵”有獎競猜、剪紙等活動,活動期間重點推薦農業類圖書、安全知識、健康保健等多種領域方面的信息資料,調動農村居民素質閱讀的積極性,提高農村居民的閱讀興趣,滿足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1.打造具有創意的生活空間
公共圖書館在為成年讀者規劃閱讀空間時,可以更多利用本身所具有的優勢,深化讀者對所閱覽書籍的理解。目前,人們對生活水準的關注度逐漸上升,更加愿意閱覽一些具有生活特色的書籍,比如植物種植、編織、廚藝等,從而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因此,公共圖書館可以定期開展與生活書籍有關的活動,并邀請相關志愿者以及專家到圖書館內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豐富城市居民的閱讀生活空間。
2.建設城市書房
圖書館在建設城市書房的過程中,要重點關注圖書館品質閱讀所能帶來的影響效果。當前,讀者的碎片時間較多,然而,卻經常被一些無用的碎片信息所占領,并未實現對碎片時間的高效利用。基于此,圖書館可以為讀者提供具有專業性的閱讀引導,有效提升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深度。例如,據北京大興區的圖書館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雖然有許多讀者愿意閱覽經典書籍以及名著,然而,在自身閱讀能力的限制下,讀者并不能對書籍的內容有深刻理解。因此,圖書館應該經常邀請相關專家以及編輯人員作為閱讀志愿服務人員,對讀者進行積極引導。
1.公共圖書館當中所提供的閱讀服務引導工作與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有著緊密的聯系,二者能夠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需要多個系統之間進行有效的協調與合作,通過共同體形式達成共同的目標。公共圖書館需要與學校之間形成共同體。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講,學生讀者不僅僅是其中十分重要的讀者群體,更是圖書館閱讀體系建立與完善的主要參與人員。因此,公共圖書館在與學校開展合作時,要重視對學生讀者的閱讀引導工作。此外,還應當與書店之間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建立共同體。公共圖書館可以與書店之間搭建“你讀書,我買單”的模式,共同建立起具有共享性、聯合性的合作平臺,將采購圖書的權利交給讀者,有效激發讀者參與閱讀的熱情,與讀者的圖書閱讀需求相契合。公共圖書館應為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積極創新服務手段,優化閱讀空間,例如我們沁縣圖書館從2017年以來連續推廣了五屆“你讀書,我買單”借閱模式活動。在第22屆—26屆“世界讀書日”期間,與縣新華書店合作,推廣“你讀書,我買單”借閱模式活動。此項活動,打破了讀者、書店、圖書館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多方共贏,進一步為讀者拓寬延伸借閱服務及借閱渠道,是我館連續五年全民讀書月奉獻給讀者朋友們的一道精美大餐,活動成果顯著,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每次活動共有約2000余人參加,辦理讀者證100余個,借還圖書3000余冊。
2.加強農村本土傳統文化閱讀推廣。閱讀推廣應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探索形成符合本地實際的閱讀推廣方式;傳統文化與閱讀相結合,開展民俗、名產、名勝等不同主題內容的閱讀朗誦等活動,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打造本土特色文化閱讀品牌,為農村居民學習傳統文化創建平臺。比如我們沁縣的吳琠文化、沁州黃小米的歷史發展源淵等,我們正朝著這方面工作努力。
3.閱讀推廣應結合時代發展主題,弘揚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承“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宗旨,堅持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責任擔當,創新活動載體,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閱讀推廣活動。
總而言之,在社會建設進程逐步推進的背景下,為進一步倡導全民閱讀,推動書香社會建設,營造良好文化氛圍,推動全社會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新風尚,圖書館需要重點開展閱讀推廣活動,通過多樣化的方法激發讀者的閱讀欲望,為讀者營造出具有獨特氛圍的閱讀空間,依照閱讀群體的特點開展多種多樣的圖書館宣傳活動,與對應的企業單位之間聯合開展閱讀活動,為讀者的借閱活動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逐步實現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與有效創新,從而有效激發讀者的閱讀欲望,提升城鄉居民的文化底蘊,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促進我國文化建設工作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