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可
在電視新聞報道現場采訪中,對細節的把握是不可忽略的內容,細節的優化一方面可以保證現場采訪的完整性與真實性,另一方面也能讓新聞報道本身更加具有感染力,帶領受眾走進新聞現場。新聞工作者要把握現場采訪的細節,從細節本身入手,了解現場采訪中常見的動作細節、語言細節及場景細節等。同時也應該提高個人專業能力,從采訪前準備、觀察能力提升、與采訪對象溝通、創新能力與發散思維等方面,積極提升自身的新聞素養,更好地進行現場采訪的細節把握,提高采訪質量。
電視新聞報道現場采訪中常見的細節之一是動作細節。現場采訪中,記者往往與采訪對象有著密切的溝通,在溝通過程中會經常運用肢體語言。在現場采訪中,不同職業、年齡的人在動作和著裝方面往往有不同的表現,新聞工作者往往可以通過適當的動作與采訪人物進行溝通。采訪對象本身的動作細節也是現場采訪中頗為重要的內容,其眼神、表情、手勢等細節,都會傳達出豐富的采訪信息,在采訪過程中需要對動作細節進行重點關注。
語言細節是現場采訪中最重要的細節之一。現場采訪鼓勵新聞工作者口、耳、眼、手并用,在采訪中口發揮的作用是最為明顯且突出的,不同新聞工作者的采訪風格有所差異,但是在語言細節控制上往往都有一些共通點。新聞工作者在現場采訪中需要使用語言技巧將采訪引入正題。語言細節的應用能使采訪活動顯得更加自然,不至于讓人感到突兀或者刻意。比如新聞工作者在采訪中可以使用暗示和引導性的問題引入或轉移話題,當采訪現場出現冷場和尷尬等情況時,通過提問來尋找緩解尷尬局面的突破口,讓采訪對象自然地融入采訪活動中。
場景作為現場采訪不可忽視的一項內容,也是現場采訪中需要有效把控的細節。現場采訪具有較強的隨機性,各種類型的事件都有可能發生,新聞工作者想要在現場深入挖掘采訪細節,不可忽視對周圍場景和環境細節的把控。比如在進行街頭采訪時,記者可以用兩三句話向大家介紹采訪現場環境,描述標志性建筑物、人流量、行人特征等,用幾句話將觀眾帶入現場環境中。再比如進行地震、暴風、水災等特殊情況的現場采訪時,更需要抓住場景細節,通過樹木倒塌、房屋破壞等場景的展現,幫助大家了解災情具體情況。
記者在現場采訪時需要具備較高的觀察能力。深入第一現場極為重要,而在采訪現場中想要更好地把握細節,進行有效的觀察也極為重要。無論是采訪人還是采訪事,記者都應該提高自身觀察能力,洞悉現場環境,努力挖掘細節。在觀察能力提升過程中,新聞工作者需要充分調動口、耳、眼、手的作用,用口敘述,用耳傾聽,用眼觀察,用手感受,通過對采訪對象的深入觀察和了解,深入挖掘采訪細節,更好地把握現場采訪的節奏,從而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
前期準備是現場采訪中不可忽視的內容,也是采訪細節把控能力提升的重要條件。現場采訪雖然在采訪對象上具有一定隨機性,但采訪主題往往在采訪前就已經明確,為了更好地對采訪細節進行把控,在正式采訪前,記者需要對本次現場采訪的主題進行研究和分析,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比如街頭采訪中,記者往往需要對該地的地域特點、文化特色、人群分布等相關內容進行調查,以便更好地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并且更好地挖掘細節,順利完成采訪。
現場采訪中極為重要的內容就是與采訪對象進行交流溝通,它是挖掘、把握采訪細節的關鍵。在這一過程中,記者并非照本宣科式地完成采訪任務。想要更好地把握采訪細節,就需要在采訪過程中對采訪對象進行具體的提問,比如觀察到采訪對象服飾、語言上的特點,進行提問和引導,挖掘細節內容。與采訪對象的深入交流和溝通不僅保證了采訪內容的細節性,也完善了采訪內容,有時還能取得意想不到的采訪效果。
對采訪細節的把握跟記者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密不可分。現場采訪的細節并不會在某一地點等待記者發現,而是需要記者進行深入思考,挖掘相關細節,也需要記者對現場有足夠的了解,在創新思維與能力的幫助下完成采訪工作。比如當記者觀察到采訪對象衣服上的污漬、劃痕等情況后,需要運用發散思維和聯想能力,結合采訪現場的諸多因素進行分析,挖掘細節,保證采訪的高質量。
電視新聞報道中對現場采訪的細節把握是保證新聞報道真實性、完整性的重要條件,新聞工作者應該注重對采訪細節的優化。在采訪細節中動作細節、語言細節以及場景細節等都是在采訪現場需要格外關注的內容,需要提前做好采訪前準備工作。要對采訪現場進行認真觀察,采訪過程中應加強與采訪對象的溝通,注重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努力挖掘采訪細節,圓滿完成新聞現場采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