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榮鋼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廣播節目也面臨更大挑戰。融媒體環境下,傳統廣播轉型要在發揮其優勢的同時,利用新技術彌補其劣勢。廣播節目要不斷優化制作技術,建立新的制播模式。
如今,廣播節目對音頻制作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只有提高音頻制作質量,才能促進廣播節目的進一步發展,并在同行競爭中脫穎而出。
制作廣播節目時,數字音頻處理技術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們對廣播節目整體要求提高,所以廣播節目制作技術也得相應提高。音頻處理技術有利于提高廣播音頻的制作質量。所以為了推動廣播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工作人員應該多關注數字音頻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前沿信息。
數字音頻處理技術對廣播節目制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人員應按照一定的流程,將數字音頻處理技術更好地應用在廣播節目制作中。
廣播節目音頻制作可以分為很多步驟,在每一個步驟的制作中,都要確保它的制作質量。在聲音制作部分,要確保聲音設備的完善。可以通過麥克風或話筒來調試。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確保聲音輸入的完整,不能產生其他噪聲。工作人員要能夠熟練操作各種設備,準確采集不同聲音,更好地利用傳感器,從而獲取到更好的聲音效果,確保整體制作質量。
當工作人員采集聲音信息后,要及時將采集到的聲音傳輸到設備里予以保存。
廣播節目錄制中要對聲音進行處理,因此需保證電壓及電流值足夠平穩。在廣播節目錄制過程中,一定要選取優良的、抗干擾能力較強的線路。工作人員要對聲音的音量大小、音效好壞及節奏快慢予以調整。當這些方面都得到了保證,廣播節目的制作水平才能提高。
在廣播節目錄制中,錄音設備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工具。錄音設備中,最常見的就是話筒、耳麥。通常情況下,在廣播節目采訪環節,主持人或記者會給受訪者提供一個話筒,因為話筒可以聚攏受訪者的聲音。每一次廣播節目錄制前,都要做好錄音設備的準備工作。
工作人員應掌握話筒等錄音設備的使用技巧,確保它們在廣播采訪或錄制時可以正常使用。在錄音的過程中,如果人的嘴距離話筒比較近,那么錄出來的聲音就不是特別完美,可能會有一些瑕疵,因此在采用話筒錄音設備時,嘴與話筒需保持14厘米到20厘米的距離。只有在這個適當的距離范圍內,廣播節目的錄制效果才能達到更好,也為后期加工制作提供了方便。
制作廣播節目,需要工作人員對錄音進行后期加工,使之達到接近于人耳的效果,這主要通過降低對碼率來實現。這個時候需要用到調音設備,調音設備可以讓受訪者的聲音更加優美,讓廣播節目實現更好的錄制效果,增強語言的感染力,讓受眾產生共鳴。記者在室外進行采訪時,周圍環境比較嘈雜,人和車來來往往,這些聲音可能對錄音效果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工作人員要運用調音設備對錄音進行一定的美化,剔除背景中的噪聲,凸顯受訪者的聲音,進一步增強現場錄音效果。
錄音工作人員經常使用復接技術,從而達到更好的錄音效果。當然,如果在錄音過程中突然出現了其他聲音,或者是背景音樂比較雜亂時,工作人員也可以在后期加工中對聲音進行處理,美化一下受訪者的聲音,提高其音量,去除背景雜音。如果需要渲染環境氛圍的話,就可以在數字音頻處理過程中,把背景音樂換成立體聲或多聲道環繞聲。
在制作廣播節目時,錄音部分完成后,工作人員可以對數字音頻進行認真檢查,反復試聽,如果感覺有不足之處,及時修改完善,以提高廣播節目的質量,做到精益求精。
總的來說,廣播是借助音頻方式表現的,在這類節目的制作過程中,錄音是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環節之一。通常聽眾可以結合錄音,來評判廣播節目質量的高低,所以在新時期廣播錄音技術必須不斷提升。
廣播節目題材非常廣,內容也很豐富。創作廣播節目的時候,要考慮很多因素。在處理音頻的時候,需要遵循一定步驟,避免造成音頻的卡頓。
如今,廣播正處于轉型之中,但廣播轉型不是簡單地追求花里胡哨的傳播形態,聲音內容的創新依然是發展核心,結合新的技術形態,提供更多個性化定制的音頻服務才是根本。
因此加強錄音設備和數字音頻技術在廣播節目制作中的應用非常重要。只有讓聲音介質發揮更大魅力,拓展聲音平臺的疆域,培養聲音市場的人氣,才能最大程度地為當下傳統廣播轉型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