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
(綏化市安達市統計局,黑龍江 綏化151400)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出現,各個傳統行業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基層統計工作也是如此,這對基層統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①來自民眾的要求。隨著中國進入互聯網時代,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信息和數據的需求更加迫切和準確,以求快速處理社會經濟事務,因此,統計部門的工作對效率的要求更高。②科學技術的發展,統計系統內部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社會結構目前更加多元化,統計數據的數量出現巨大的增長,統計報表分組流程更加復雜,統計部門對于數據的日處理量和收集量都大幅增長。統計系統內部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優化工作流程,從而滿足現代高速發展的社會對統計工作更高的要求,保證統計工作的安全性、及時性和準確性。③其他部門的要求不斷提高。統計部門是政府的機構之一,并且是數據官方的處理部門和發布機構,其匯集了大量的社會經濟信息,是其他部門開展工作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信息,因此統計部門是重要的輔助部門。其他部門對統計部門信息數據的需求迫切,希望可以得到快速和準確的數據,從而指導部門工作和決策。④領導的要求更高。統計信息是一個大的綜合體,包括社會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全部信息,是進行經濟發展和重要決策的基礎。各級領導對統計部門的工作效率和質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使其可以服務于宏觀調控和宏觀決策。
統計任務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日益增多,各方對信息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基層統計部門要緊跟時代發展,應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來提高統計能力,增強服務意識,做好服務工作。
基層統計信息化技術可以應用在統計工作的各個環節,例如統計數據的收集、加工和服務等,通過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可以使統計工作更加集約化,優化統計管理的效果,促進統計工作效率提高。基層統計改革過程中,統計信息化是重要的方向之一。
目前,統計部門雖都開始信息化建設,但是不同地區間缺乏統一的規范和指導文件,造成基層統計信息化建設標準不統一,統計部門進行信息化建設缺乏依據,部分單位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也是探索前進。這種情況會造成統計部門信息化建設時間較長,工作效率較低,在人力和物力方面也造成浪費。
同時,不同地區在開展統計信息化建設時做法各不相同,部分經濟發達地區投入大,起步早,部分地區則發展較慢,這與地方政府在統計信息化建設中投入的資金和人力有關,從而造成了不同地區力度不同的情況,使不同地區間發展出現了不協調的情況。
目前,部分基層統計人員在工作中缺乏積極性,對統計信息化沒有足夠的認識。部分統計人員害怕統計信息化,覺得一旦應用會增加其工作難度,或者認為基層統計工作無需使用如此先進的技術,不愿意接受新技術的應用,也不關心基層能否實現信息化建設目標。這種錯誤的思想不利于人員開展統計工作,提高統計工作的責任感和積極性,部分統計人員習慣沿用傳統統計方式和設備。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造成基層統計工作信息化建設難以推進。隨著社會的發展,想要提高統計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首先應統一思想認識,為基層統計信息化建設助力。
任何技術創新和社會發展都需要引進先進的專業人才,基層統計信息化建設也是如此,目前部分地區缺乏高素質的統計人才,現有統計人員也存在一定的流失,尤其是既懂得統計方法又掌握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更是緊缺。在基層統計信息化建設中,要提高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如果缺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則勢必影響統計信息化建設效果。
基層統計信息化建設的前提就是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但信息技術的應用需要相應的設備作為基礎。對于信息化建設來說,其需要更多高科技硬件設備,但是對于部分地區來說,由于經濟發展較慢,或者基層地區投入不足,造成無法采購先進的硬件設備,進而造成技術無法充分發揮。尤其是基層統計部門,資金缺乏造成關鍵技術和設備無法引進,操作技術缺乏先進性,信息化建設落后。在制約基層統計信息化發展的原因中,硬件設備的缺乏是重要原因,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各個行業和領域都應用信息化技術,如統計工作應用較少,勢必造成統計工作脫離時代發展。
在統計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在基層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臺。不同基層統計部門,可以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在平臺上,統計人員可以進行信息的上傳、下載、整理和分析,并且通過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不同地區人員的交流。通過利用先進的信息平臺,統計信息可以實現快速的傳遞,有助于信息采集的時效性,增加數據分析的準確性。完善的信息共享平臺,可以加大提高基層統計人員的工作效率,與傳統的統計方式相比,可以節約人員成本和時間。此外,利用網絡信息平臺,還突破了辦公地點的限制,使統計人員可以隨時隨地開展統計工作,滿足不同實際情況下完成統計任務的需求。
想要實現基層統計信息化,則首先需要提高統計人員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在思想上提高重視?;鶎有畔⒕W絡的作用需要充分的發揮,在日常工組中需加大信息技術宣傳,使統計人員都能理解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鼓勵大家自主學習相關的知識,多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目前網絡媒體成為了主流,可以多利用網絡媒體對統計信息技術進行宣傳,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使統計人員提高信息技術學習的熱情,從而提高業務水平。通過思想上的轉變,來實現業務上的提高。
統計信息化建設中硬件設備水平是具有重要影響的,是加強基層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基層統計信息化建設不僅是通過網絡進行信息上傳和采集,更是涉及眾多統計部門的信息獲取。在信息化技術應用過程中,要結合社會發展進行更新換代,從而保證統計信息平臺的先進性。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硬件和技術的支撐,基層統計信息化建設也是如此,要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利用財政資金,按照信息化建設預算采購相應的設備,或者對現有設備進行升級,保證基層信息化建設的硬件需求。此外,各地區除了需要保證信息化建設硬件,還要提高信息化建設的人才技術,培養高素質的業務人員,使其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保證基層統計工作的質量。
以國家統計局為標準,進行信息化建設,形成從上至下全方位的信息化統計系統。中國建立全國信息化統計的基礎就是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只有打好基礎,才能使信息更加準確、及時和廣泛。建立信息化體系后,可以實現數據的高效分析和統計數據匯總,從而指導各地區的政策決策。同時,由于各地方的統計數據可以匯集到國家統計局,從而幫助相關部門預測未來發展形勢。隨著中國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中國政府工作中也加強了信息化建設,不僅可以提高服務水平,還擴展了服務職能。在目前互聯網時代,采用統計信息化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信息進行采集和分析,可以得到客觀的結論,為中國經濟發展和市場預測提供指導,防范風險。
國家要加大對統計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提高基層統計信息化建設步伐。國家可以出臺相應的鼓勵政策,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同時,地方政府也要在財政上予以傾斜,為基層統計人員信息化建設配套資金,從而充分發揮統計工作的作用。
基層統計信息化建設過程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才是創新的基礎,各地基層統計信息化建設中都應注重人才隊伍的建設,并大力引進高素質人才。首先,基層統計部門要為優秀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為新加入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培訓教育、足夠的發展空間,并保障高素質人才的生活需求。目前中國各地區都加大了人才的爭奪,給出各種優惠的政策,因此,需要做好人才的引進計劃和發展計劃。
總之,隨著統計信息化建設不斷推進,各個地區對統計信息化的要求不斷提高。只有加強統計信息化建設,才可以提高統計部門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滿足社會各界對數據信息的需求。想要加強基層統計工作建設,還應轉變傳統的工作理念,制定科學的發展技術,提高人才的引進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