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雪飛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江蘇 淮安223300)
高職教育作為中國重要的教育階段,其能夠為社會提供各類應用型職業人才,對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與科技的進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社會的發展速度呈現出了“井噴式”的發展態勢,這也對高職軟件技術人才的培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1+X證書制度下,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課程不僅要跟進時代的步伐,更要迎合社會對軟件技術人才的需求和標準進行改革,從而使得廣大高職技術人才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1+X證書制度中,1代表學歷證書,X代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而學歷證書能夠全面地反映出人才的綜合能力素養基準,在國家人力資源開發的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則能夠代表職業技術人才的履歷、技能水平、職業活動和職業生涯等相關信息,對其從事某一崗位的能力基礎也會有所反映。在當今社會的人才招聘工作中,很多面試官更加看重的是應聘者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即“X”),此方面的證書能夠直接反映出應聘人員的能力基礎,是考量其是否能夠勝任相關崗位的重要考慮指標之一。在當代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中,很多院校開始實施1+X證書制度,通過實施這一證書制度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素養和職業技能素養的強化,對學生日后的發展與就業均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近些年各個行業的發展均融入了軟件信息技術,并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態勢。軟件行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當下正處于軟件人才競爭最為激烈的階段,任何一家企業在競爭中獲得了技能素養更高的人才,就意味著其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了主動權,對企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1]。在軟件行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在“十一五”期間,整個軟件行業的收入增速為30%,即便在2016和2017年整體市場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軟件行業的發展態勢仍然良好。與此同時,整個軟件行業對軟件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多,中國現有的軟件人才需求量約為100萬人,但近幾年的軟件人才產出量與需求量處于較為緊張的狀態,軟件人才明顯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其人才數量的需求標準。因此,中國還需要大力支持軟件技術專業的教學改革,并以此促進軟件技術人才的有效培養[2]。
2.2.1 生源質量不高,學生基礎能力弱
1+X證書制度注重從源頭把控好人才的質量,而當前中國諸多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不佳,很多剛剛入校的學生缺乏良好的信息技術能力基礎,這對后續的教學工作開展十分不利。究其原因,目前中國高職院校的招生方式主要有統招和單招兩種,統招則是以全國高考錄取線的形式進行招錄,但在高職院校的招生過程中,其通過統招招納到的生源往往是高考分數線較低的一部分學生,這部分學生的基礎能力較差,且學習的主動性較弱,對后續的教育工作開展帶來很大的困難。單招主要是學校通過自主組織考試的方式來招生,這種形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生源質量,但受國家政策和學校效益等多方要求,往往單招的考試標準不高,進而使得高職院校軟件專業學生的整體素質不高。
2.2.2 教師專業能力素養不高,難以勝任相應教學工作
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核心,其自身的專業能力素養對最終的教學質量會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是軟件技術專業,其對專業性技能的考核更為嚴格,如果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不達標,便難以對學生開展高質量的引導和教學工作,對高素質的軟件技術人才培養十分不利[3]。就當前中國諸多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而言,其整體教師的能力基礎能夠滿足教學要求,但部分教師思想落后,在實際教學中往往采用較為落后的方式和手段,從而無法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是剛從學校畢業便到學校就業,這部分教師的工作經驗不充足,對軟件專業的教學質量也會產生一定影響[4]。
在1+X證書制度標準下,要全面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素養的培養,讓學生既能夠滿足社會崗位的需求,同時也能夠在獨立分析和獨立發展中不斷超越自我,最終在軟件技術行業有所成就。需要注意的是,在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中,學生是課堂上的被動學習者,而在新時期1+X證書制度下,學生雖然能夠積極融入課堂,并做自己學習的主人,但卻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廣大高職院校必須迎合1+X證書制度標準,進一步強化教師能力素養,確保教師能夠給予學生更高質量的教學指導。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關于“互聯網+師資培養”的模式已經建立,并成為了諸多高職院校所青睞的一種主流模式,高職院校希望能夠通過這一方法強化本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尤其是軟件技術專業的教學隊伍,更需要結合這種方式對其進行專業能力的培訓,使之能夠滿足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的既定標準和要求。
對于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而言,其不僅需要硬件設備過關,如機房、計算機等設備,更要保證軟件實驗實訓的條件能夠滿足其專業教學的標準,進而將實驗實訓平臺的開發和引入工作落實到位,這將成為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的重點工作。中國的高職院校教育一直致力于對專業的建設,加強專業建設能夠強化學校的綜合實力,對促進學生的發展十分必要。然而,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建立在人才培養基礎上,唯有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化人才,才能進一步完善專業建設。然而,在培養人才時,高職院校需要意識到什么樣的人才是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或符合社會崗位需求的。軟件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重點在于其軟件專業技能,因此,在校園教學中,需要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實驗實訓條件,如開放豐富的實訓平臺,讓學生在實訓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收獲。由于很多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的教師大多有企業開發經驗,因此可以為學生設計出專業的教學實驗實訓憑條,并以此支撐軟件技術專業的教學工作可以更高質量地開展。
在1+X證書制度下,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師不僅要致力于對學生基礎能力素養的培養,更要把控好合理的教學模式,運用符合學生心理訴求的科學教學模式推進教學工作,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傳統的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指導,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講解,缺少創新性,從而不能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此,必須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與改良,積極結合當下1+X證書制度制定教學需求,落實教學工作。例如,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新時期信息技術的教學價值和作用,這樣既能夠滿足軟件技術專業的教學豐富性要求,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路徑得到有效拓寬,并更好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去。此外,這種“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開展實際上是以“雙輪驅動”為主線,即不僅兼顧學生的理論知識教學,同時也結合軟件教學項目對學生進行了更高效的實訓訓練指導,可以明顯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1+X證書制度背景下,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課程也要積極迎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和標準,積極對傳統軟件技術專業的教學問題進行分析與改革,從而使軟件技術專業的教學工作質量得以全面提升,并進一步提升其人才培養的有效性。1+X證書制度下對軟件技術人才的職業等級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較高,這不僅是當下高職人才教育標準決定的,更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人才能力素養的硬性要求。因此,1+X證書制度下需要充分將技能等級證書考核融入到人才的培養模式中,從而優化課程體系、課程教學資源、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環境等,使得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課程改革工作得以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