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隊,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充分保證消防救援工作人員在執行任務階段,更好保證自身的人身安全始終是滅火救援工作的重點所在。而現階段,消防救援工作人員在實際作戰過程中所面對的火災撲救形勢也越發嚴峻,特別是火災事故的誘發因素越發多樣化,導致在滅火救援工作開展中常常會遭遇突發性的事件。立足于此,需進一步加強消防救援工作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并深化滅火救援作戰的安全化部署,以實現在充分保障人員安全的基礎上,實現滅火救援工作效率與品質的大幅度提升。
隨著國內城市化與城鎮化建設的多年持續運作,高層、地下等內部結構較為復雜的建筑也大量涌現。而相關全新建筑類型的產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消防安全隱患。特別是如今建筑所運用的裝修材料也極具多樣化特征,倘若發生火災安全事故,則大概率會出現迅速擴張的情況,這無疑也給消防救援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極大的難度[1]。
火災安全事故現場救援人員的作戰人身安全及撲救效率通常來源于現場指揮工作人員的整體指揮水準,而指揮人員所展現出的指揮水準更是與其的實戰經驗、綜合素養等有著緊密的關聯。倘若指揮人員現場決策與指揮水準相對有限,便會大概率會引發突發性事件的發生。同時諸多火災事故撲救現場,時常會產生諸多單位通力合作參與撲救工作的情況。所以,此階段則需要創建更為高級別的指揮體系,不然就無法形成對眾多單位救援工作開展的有效協調,難以實施有針對性的戰略化部署[2]。
針對于滅火救援工作人員而言,不僅需要熟練掌握基礎的滅火救援技能,同時諸如體能等也是滅火救援工作人員日常的基礎訓練內容。同時實際開展滅火救援工作的階段中,還需要承擔較為繁重的救援任務。并且,新隊員在開展相應工作階段,不能僅僅是借助老隊員的經驗傳授來進行學習,更需要加強自身的實戰經驗,而倘若為達到救援工作要求標準,新隊員便作為首要力量投入到滅火救援的工作之中,這無疑會進一步導致相關安全隱患產生的概率增加。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全面發展背景下,更為多樣化的新技術與知識也陸續融入了大眾日常的生活之中。現階段,伴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全面推進,高層建筑大量涌現,也進一步加大了火災事故隱患。面對著如此嚴峻的形勢,則需要各級指揮作戰人員持續革新自身的工作理念,增進理論知識的系統化學習與完善,緊跟如今的發展趨勢,不斷提升自身的滅火救援組織指揮能力,以更好匹配全新火災事故的撲救工作開展要求[3]。
(1)全面考究安全因素。首先,需要在前期有效設定滅火救援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從而實現實際滅火救援工作開展階段有著明晰的戰斗目標。火災現場的指揮工作人員,也需善于運用多樣化的方式與舉措,來更好解決現場出現的突發性問題。指揮工作人員需要精準且迅速地掌握火勢的蔓延方向與速率等關鍵的信息,并依據此為基礎,來更好地對下一步的滅火救援工作進行精準把控。其次,消防隊伍需要明晰進攻部位的核心點,只有在深入把控核心點的基礎上,才可以把控好進攻的時機,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以方便后續的行動開展。再次,需要依據火災現場的實際情況與團隊整體戰斗力的主要構成來科學進行人員部署與調控。火災現場的核心進攻點需組織骨干人員展開撲救,以更好保證撲救的效率。而針對于某些身體素質一般或作戰經驗相對欠缺的救援人員而言,需盡量為其安排較為輕松的任務。最后,還需要合理運用多樣化的方式,規避產生生搬硬套的情況,而全面考究火災現場的各環節因素,挑選具有針對性的滅火設備也是顯著提升火災現場消防救援安全性的核心環節之一[4]。(2)科學挑選作戰陣地。首先,需要合理解析建筑墻體的負荷承載狀況。深入觀察作戰整體能否實現對承重墻的科學運用,特別是需規避承重墻產生變形的情況;其次,需要全面觀察火災現場周邊房屋建筑是否出現了被浸泡的情況。在陽臺等區域進行水槍裝置調配的階段,需要切實運用有針對舉措來保障水槍固定的穩固性,水槍開設的壓力也需要把控在合理范圍之內,以有效規避出現救援人員墜落的情況;最后,在火災事故產生之后,事發建筑物的負荷承載情況也大概率會產生變化,所以消防隊伍需要全面關注周邊環境,規避產生坍塌的情況。(3)持續增進自身防護。基礎的防護裝備是消防救援工作人員開展作戰階段,在開展滅火救援時,消防救援工作人員自身的防護裝備是保證其安全,規避出現墜落等情況的基礎要素。因此,日常需要增進對消防防護設備的養護,以切實保證其的使用性能符合標準,提升滅火救援的成功率。各級指揮工作人員需要全面完成對滅火設備的安全檢查工作,做好日常防護裝備的養護是保障滅火救援工作可以有效開展的重要助力因素,切實加強對此方面工作的關注。
(1)理論與實踐的深入結合。各級指揮工作人員與一線消防救援工作人員都需要深入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以更好保障消防隊伍開展滅火救援過程中,可以切實做到精準、快速。需要增強理論建設,創建并不斷健全滅火救援組織的指揮體系,消防人員需要學習包括消防設備、多樣化火災撲救行動等的專業化理論知識。從滅火救援工作的開始一直到結束,在整體過程中都需要深入結合具有專業性與深入覆蓋性的滅火組織指揮。所以,必須創建起相對健全的組織指揮機構,科學調控所有的運作流程,以更好降低人員傷亡的產生幾率,并將經濟損失控制到最少。火災現場的總指揮需要有滅火救援經驗,并第一時間給予有針對性的開展方案與持續化的組織指揮,從而實現現場人員傷亡情況的有效控制[5]。(2)人員與裝備的全面結合。倘若想要提升重大且情況危急等類型滅火救援任務的成功幾率,則需切實增進救援技術與裝備的科學化運用,這是推進我國消防隊伍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基礎所在。從滅火救援任務的實際需求出發,依據任務的不同級別,分階段地完成火災救援技術與裝備的整體建設工作。需要不斷加強業務經費的投入,不斷完善個人防護、搶險防毒等專業裝備,同時增進對滅火設備的投入力度,從而讓新階段的火災救援隊伍更好地獲得技術與裝備層面的充分滿足。與此同時,相關的消防工作人員也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模擬訓練,加強對相關設備與器材的規范化運用。也需進一步保障救援車輛裝備養護工作的標準開展,以實現在滅火救援工作中展現出應有的運用價值。(3)實戰與訓練的有機結合。首先,有效加強基地訓練。加強訓練基地建設,貼近實戰,不斷開展訓練和現場演練,提升消防救援人員自身素質;其次,重點突出組合訓練。將小組訓練與單人訓練進行充分結合,以更好展現二者的優勢;最后,有效加強實效性訓練。切實保障專業技能訓練與實用性訓練的深入協調。緊密結合實戰是訓練開展的主要方向,怎樣在滅火救援階段中開展偵查、如何科學化調配水槍陣地等都是整體性的訓練內容[6]。
伴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持續推進以及救援類型日趨多樣化,消防滅火救援工作所面對的工作壓力大幅提升,這也導致火災事故中人身安全事件的概率顯著增加。為了切實保障消防救援工作人員與火災被困民眾的人身安全,則需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加強消防現場的戰略部署,并且在日常工作中提升消防工作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實操訓練,以實現消防救援團隊整體戰斗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