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殿國
(聊城市消防救援支隊,山東聊城 252000)
當前城市土地資源十分緊缺,加快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是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有助于改善城市發展生態,為居民帶來更好的生活居住體驗。地下商場人流量較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引發火災,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也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做好地下商場的滅火救援工作,可以在第一時間降低火災造成的損失,為人們的疏散逃生創造可靠的條件,避免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事故。然而,傳統滅火救援工作模式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問題,無法適應新時期工作要求。為此,應該結合地下商場的特點和火災性質、規律等,對滅火救援工作予以創新,在火災發生后能夠快速響應并采取針對性措施,促進我國社會的正常運轉。
首先,地下商場的火災蔓延速度較快。在地下商場中存在較多的可燃物,包括了裝飾品、棉布和橡膠類產品等,在火災中會被迅速引燃造成大范圍的燃燒,這是在滅火救援中難度增大的主要原因。火勢會順著柜臺和貨架等快速蔓延,造成立體燃燒的情況,由于地下商場的空間較為密閉,因此在不充分燃燒的情況下還有可能造成較多的濃煙,長時間聚集會造成轟燃,給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其次,地下商場的人員疏散難度較大。部分地下商場的結構形式十分復雜,沒有嚴格按照消防要求進行設計,導致在火災發生后給人員疏散逃生造成困難。特別是在較多濃煙的情況下,會對人員視線造成遮擋,容易造成人群的恐慌。最后,地下商場的排爆泄壓能力不足。地下商場缺乏充足的泄爆口,因此使得滅火救援的危險性增大,如果缺乏切實可行的救援方案,則會對實際工作成效造成影響。
消防部門在日常訓練中的整體水平不高,是影響滅火救援工作的主要原因,難以達到規定的訓練時間,導致在實戰中難以快速響應,火災造成的損失無法得到及時控制。尤其是當地下商場的火災救援難度較大時,如果在日常訓練中未能做好充足的準備,則會導致消防人員處理不當,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日常訓練中的重視程度不高,往往存在形式化問題,無法嚴格遵循訓練內容及要求,導致實戰能力逐步下降。
消防設備是決定滅火救援效率的關鍵,消防部門的各類機械設備過于陳舊,則會影響工作人員的操作,不利于火災的有效控制。由于長期缺乏經費保障,在工作中仍舊采用老舊設備,容易在滅火救援中出現故障問題,不僅導致火災的撲救不夠及時,同時也會對消防人員的自身安全造成威脅,不利于隊伍整體戰斗力的提升。滅火救援具有緊迫性的特點,如果設備性能單一或者功能不足,則會導致任務推進遇到較大阻力。
部分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素養不高,會對實際工作造成負面影響,無法達到消防改制的要求。在工作中的思想理念較為落后,無法認識到自身工作能力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穩定之間的關系,在工作中存在疏忽大意的情況,不利于火災的及時控制。對于先進消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不足,無法運用現代化消防設備開展工作。部分指戰員的綜合素養不高,由于指揮不當對滅火救援工作造成不利影響。在工作中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不高,無法從火災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
當地下商場發生火災后,會導致現場出現混亂狀況,如果未能嚴格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僅會對滅火救援的效率造成影響,而且會威脅人員安全。未能針對地下商場的結構形式和空間布局進行全面分析,在內攻過程中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因此使得風險指數增大。指戰員和作戰員之間的交流溝通不暢,未能針對火災現場狀況進行全面分析和評估,滅火救援方案的優化力度不足,影響了實踐工作的開展。
做好日常訓練,是開展滅火救援工作的基礎與前提,因此應該保障訓練的規范性,切實提高消防人員的作戰能力和水平,在實戰中展現出良好的職業素養。對于當前地下商場的火災特點進行全面分析和評估,總結火災發生的規律,以此為依據編制切實可行的訓練計劃和方案,提高訓練內容的針對性,使消防人員能夠適應新時期滅火救援的工作需求,從而保障社會穩定發展。注重戰術方案的科學編制和優化,增強戰術的靈活性,能夠適用于不同的火災場景,為建筑消防供水、滅火和破拆進攻等提供可靠依據[1]。做好單兵攻堅和協同作戰訓練之間的有效配合,在提升消防人員單兵作戰能力的同時,在滅火救援中能夠形成密切配合,從而提高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技能。針對消防裝備及技術進行深入學習,提高技術應用能力,防止在滅火救援中由于操作不當而出現混亂狀況。
現代化消防設備的應用,是提高滅火救援工作水平的關鍵,因此應該加大經費投入,為設備的維修或者更新換代提供保障。針對當前損壞程度較輕的設備進行及時維修和養護,從而保障良好的使用性能,配備齊全的特勤機械器材和特種消防車,在地下商場滅火救援當中運用有毒氣體測試儀、綜合一體化消防車和多功能抗險救災車等,體現先進設備的性能優勢。逐步拓展經費來源渠道,為消防隊伍整體工作能力的提升提供物質保障,加快現代化消防體系的建設。尤其是要注重先進消防設備的引進,實現老舊設備的更新換代,以適應當前工作特點[2]。加強對各類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在設備入庫、保存和調用中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從而提高設備利用率。對新設備的操作方法和技巧進行深入學習,以便在地下商場的滅火救援中加以靈活運用,提升工作人員的操作水平。
為了使消防人員適應地下商場滅火救援的工作要求,還應該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訓機制,使其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高,構建高水平的消防工作隊伍,為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對當前培訓方式和內容加以全面創新,幫助消防工作人員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技能,以便在實戰中加以靈活運用。增進青年工作者和老員工之間的交流溝通,促進消防工作隊伍結構的優化,在獲得豐富的工作經驗的同時,能夠引入新的工作理念。針對基層指戰員而言,則應該通過集中輪訓的方式提高其工作能力,使其能夠在指揮過程中保持高度專業性,注重對火災情況的分析和評估,以此為依據制定切實可行的滅火救援方案,以保障消防人員安全性[3]。
加強對現場的安全管理,是提高滅火救援成效的關鍵點,能夠創造可靠的現場環境,降低火災的風險。為此,需要構建完善的現場安全管理制度,對各個部門及人員的職責予以明確劃分,在工作中保持高度協同,提高整體配合效果。在災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就應該開展災情調查和評估工作,及時明確火災的原因和具體位置、蔓延方向等,確保偵查數據的真實性,為消防作戰人員的指揮和救援提供依據,避免對人員安全形成威脅。加強現場的監督與控制,防止人員組織混亂而引起較多的意外狀況。
地下商場發生火災后,會導致火勢的快速蔓延,人員疏散逃生存在較大的難度,由于排爆泄壓能力不足,會加大滅火救援的難度。在滅火救援工作當中,由于訓練水平不高、消防設備陳舊、人員素養較低和現場管理不當等問題的存在,會導致工作效率和質量不高,給社會造成重大損失。為此,應該通過規范日常訓練、促進設備更新、提高人員素養和強化現場管理等方式,逐步提高地下商場滅火救援的整體水平,滿足社會和諧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