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中華
(莒縣廣播電視臺,山東日照 276800)
雖然手機、電腦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占據了人們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空間,廣播電視也逐漸被人們忽視,但廣播電視依然有獨特的發展價值。在新時期,廣播電視技術也在數字化和融媒體的背景下進行了改革創新,目的是為了優化廣播電視技術,提高傳播效率,緊隨時代發展潮流。
在融媒體背景下,各種網絡媒體能夠全天候、不間斷地推送一些社會焦點新聞。在出現重大新聞事件后,也能夠在第一時間抓住焦點,并通過視頻、直播等不同的形式跟蹤報道。在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技術能夠縮短新聞傳播者和新聞受眾之間的距離,也能夠增加受眾和政府之間的親近感。能夠在第一時間聚焦受眾較為關注的社會焦點問題,并時時給予反饋。在數字化背景下,數字化廣播技術擁有獨特的傳播交互性的優勢,這是傳統廣播技術所無法擁有的。數字化廣播技術的信息篩選能力也更強。這是因為傳統的廣播電視技術受設備、財力等多種因素的限制,無法擴大新聞資訊的采集范圍,所以采集到的內容新聞價值比較低,發布形式比較單一。
無論是哪一個媒體平臺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傳播社會新聞。雖然社會新聞的社會背景是固定的,但是題材比較豐富多樣。受媒介融合的影響,一些傳統的媒介平臺希望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彌補發展的不足。這些傳統媒介平臺的優勢就是對社會新聞的處理能力較強。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聞傳播對系統性和時效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也更注重細節。在未來這依然是社會新聞傳播發展的一種趨勢。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媒體平臺的專業性以及系統性有所提升,一些傳統的缺陷,也得到了彌補[1]。
無論是報紙還是廣播,這些都是傳統媒體,所采取的傳播方式和新聞編輯方式比較傳統,所使用的媒介融合技術也比較少。但社會新聞傳播與信息技術的聯系十分緊密,信息技術則是其最基礎的技術,能夠發揮重要的技術保障。而媒介融合往往是以視頻、音頻、圖片等一些方式展現出來的,所以帶有傳播方式多元化、時效性強等多種優勢。
在數字化的背景下,采編、播放等一些工作流程都離不開網絡技術的支持。為了提高廣播電視的傳播速度,必須引入網絡一體化的工作模式。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建設相關的通信網絡,利用數字化網絡技術,把干線網絡和分配網絡連接在一起,并加以優化。在網絡廣播技術的支持下,實現一體化全網通。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電視的誕生,廣播電視技術也受到了影響,開始朝數字化的方向發展,這也給廣播電視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保證播放的畫面色彩艷麗,還要減少各種不良信號的干擾。所以,廣播電視技術要不斷的改良傳輸技術,提高傳輸水平,并結合受眾的審美變化不斷的調整。在數字化時代,越來越多的廣播電視臺開始積極地應用數碼壓縮技術,這極大的擴充了電視節目的容量。電視節目由幾十套轉變為了上百套,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其中包含了體育資訊、時事新聞、動畫、電影等。同時,數字化廣播電視還要有更強的抗干擾能力,像MPRC,就可以把信號中沒用的信息削減,減少這些信息占用的空間;SDH技術,能夠提高信號在光纖、微波等一些傳輸渠道中的穩定性,并降低不同波段在信號傳輸過程中所出現的矛盾問題等[2]。此外,廣播電視行業需進一步的加強行業管理,治理各種違規操作行為。國家廣電要加強對地方的監管,同時發揮廣播電視監控技術的作用,遠程監控各地區的廣播電視系統。
在4G網絡技術的基礎上,產生了一種新網絡傳輸形式,那就是5G網絡技術,其傳輸能力更加強大,也方便了廣播電視與網絡空間的連接。因為在數字化背景下,廣播電視技術對網絡空間有了更多的需求:高速率、大容量等。而5G技術就可以滿足這些需求。所以廣播電視技術要尋找與5G網絡技術之間的契合點。理想的方向是在廣播電視的基礎上實現廣播點播,并鼓勵用戶把自己制作的一些內容傳到網絡空間中去。同時利用電視的憑條空間,發揮各種網絡互動功能的作用。這個過程也實現了對傳統廣播電視的功能優化,在此基礎上更會衍生出一些新的功能。在技術升級的同時還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多新鮮的體驗和感受[3]。
無論是數字化背景還是融媒體背景,都有新興媒體的身影。這是互聯網發展的產物。當前青年群體的目光聚集在新興媒體上對于廣播電視的關注度比較低。所以,廣播電視要想獲得更多忠實的受眾就要從節目內容這方面入手。充分的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節目內容的創作。以創新點播內容、從多渠道獲取網絡信息資訊,提高內容的獨特性,降低內容在相同節目中的相似度等不同的方式,留住更多受眾的視線。在此基礎上,廣播電視要從不同環節的產業鏈入手,做好市場調查,了解各年齡層、各階層的受眾心理。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強不同產業之間的交叉和滲透,這樣廣播電視臺才能夠有更強的發展能力。這個過程廣播電視要從單一的內容輸出者,轉變為內容的拍攝和制作者,要積極的引入各種新的廣播電視技術,從優秀的王牌節目中尋找靈感,同時要發揮地方優勢,把地方特點和節目內容融合在一起,做好產業融合,這樣也能夠有效地推動當地廣播電視的發展。
廣播電視技術在融媒體的背景下主要有3個方面的發展趨勢。其中包括渠道融合、方式拓展以及移動連接。
廣播電視開始積極地與各種網絡平臺融合在一起。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當前的網絡信息交流平臺已經逐漸發展成熟。其中,在百度、騰訊等多個網絡公司的推動下,網絡媒體平臺的流量水平已經飛速提升,廣播電視資源合作也更加開放化。例如:騰訊就打造了專門的新聞品牌,騰訊新聞。通過與一些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合作,進行二次傳播。
在網絡環境下,廣播電視擁有了更多的信息渠道優勢,改變了傳播方式,單一的問題。這種改變既在網絡環境中體現也在廣播電視節目中體現。在實現欄目互動的基礎上,豐富了傳播形式和內容[4]。
無論是廣播電視還是網絡平臺,都會受手機移動智能終端的影響。所以在傳播內容的過程中,借助了手機移動智能終端的作用,打造了立體的文化傳播渠道,能夠給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提供更多支持條件。例如:當前手機智能終端上有很多音樂App,帶有“搖一搖、聽歌識曲”等多種功能;基于手機掃碼識別技術,只需要識別媒體內容鏈接的二維碼,就可以在網絡的支持下,跳轉到相關的新聞頁面讀取新聞信息等。這個過程既發揮了手機終端的技術優勢,又推動了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進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