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夢琪
(湖南省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湖南株洲 412000)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企業面臨著內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要求企業必須轉變粗放式的經營管理模式,積極探尋創新變革路徑,推進企業在經濟新常態下穩定發展。在企業發展中,企業工會是重要的組織保障、政治保障和思想保障,通過開展多樣化的工會活動,能夠保證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增強職工群眾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凝聚力,為企業深入開展黨建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企業工會干部隊伍能力高低不僅關系著企業工會各項職能的有效履行,更關系到企業黨建工作在基層團體組織中的實施效果,所以企業工會必須重視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工會干部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確保工會工作始終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
工會干部要認清企業工會在黨建工作中的推動作用,積極開展理論學習,增強政治意識和政治敏感性,使自身能夠運用政治理論指導工會工作的開展,夯實黨建工作基礎[1]。具體做法如下:其一,工會干部要將理論學習視為政治責任和精神追求,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掌握方法論,用辯證唯物主義觀念鑒別社會現象,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工會工作開展,保證企業工會工作方向正確。其二,工會干部要始終堅持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將學習作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自覺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工運理論、工會業務、勞動法律等方面的知識,拓寬知識廣度,提高自身理論素養。其三,工會干部要不斷錘煉黨性,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增強抵御反動政治觀念和腐朽思想文化的自覺性,使自身在復雜的形勢局面下能夠扎實穩定推進工會工作,有效處理企業內部各種矛盾。
工會干部核心領導能力需要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進行鍛煉,使工會干部能夠深入推進工會工作,做好黨建的基礎工作。具體做法如下:其一,企業工會組織要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構建起公平競爭的用人機制,為有能力的人才提供晉升提拔機會,進一步優化工會干部隊伍結構。其二,企業工會干部要善于運用經濟、行政、法律、教育等手段,采用目標激勵、榜樣學習、典型示范等工作方法,組織開展重大工會活動,在活動中鍛煉組織指揮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和科學決斷能力,不斷增長才干[2]。其三,企業工會干部要在維權維穩工作上辦實事、辦好事,學會從多角度出發分析工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打破定勢思維局限,深入到基層工作環境中長期鍛煉,進而開拓工作思路,確保工作安排更加契合實際。
企業工會要以黨建工作為導向,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杜絕貪污腐敗行為,打造廉潔從政、為民服務的工作氛圍,在廣大職工心目中塑造良好形象。企業工會組織作風建設的實踐路徑如下:其一,工會組織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改進工作作風,主動深入到基層職工群眾中傾聽群眾的心聲,將職工群眾的合理訴求作為工作重心,為職工群眾排憂解難、雪中送炭,始終保持扎實肯干、廉潔務實的工作作風,將黨的優良傳統落實到工會工作中來[3]。其二,工會組織要自覺抵制社會不正之風,在幫助職工群眾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能收取物質好處,加強自我行為控制和權力約束,要求工會工作人員必須嚴以律己,克服隨波逐流的錯誤思想,提高工會組織的自律性。其三,工會組織要堅決反對特權現象,不能將工會工作淪為個別領導或少數人謀取利益的工具,而是應當依法依規處理各項事務,加強工會組織的黨性修養,增強工會工作對職工群眾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企業工會要堅持維護廣大職工群眾的權益,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組織開展服務黨建工作大局的工會活動,認真履行工會組織基本職能,增強職工群眾的凝聚力。具體建議如下:
企業工會要利用工會平臺開展職工技能比賽、文體活動、職業培訓等活動,提高職工群眾的綜合素質。企業工會要貼近職工群體,組織開展多樣化的活動,使職工在活動中放松身心,緩解壓力,激發起飽滿的工作熱情。如,工會在黨委的領導下建設“黨員書屋”“職工活動室”“黨員活動室”等陣地,組織開展業余文化活動。
企業工會要立足于職工群眾的個性化需求和多樣化需求開展工作,在重大節假日開展“送溫暖”活動,給予困難職工人文關懷,幫助職工解決工作和生活遇到的困難,使職工感受到黨組織的關心,增強職工對黨組織的堅決擁護,擴大工會工作的影響力[4]。同時,企業工會要推進“送溫暖”活動常態化開展,為困難職工家庭提供經濟資助,為重病職工提供醫療救助,為困難家庭子女提供就學幫助,從而切實解決困難職工的生活困擾,使職工全身心投入到企業發展中來。
企業工會組織要深化落實民主管理,定期召開職代會,賦予廣大職工群眾知情權,讓職工群眾參與到企業重大事項決策中。企業工會要督促企業將事關職工利益的問題提交到職代會審議決定,如勞動合同、薪資福利方面的問題,使職工代表能夠對每項提案表達意見,同時工會組織要對職代會每一提案的執行過程進行監督,以保證民主管理落實到位。
企業工會要全面履行維權基本職能,不斷探索新時期下的職工權益維護新方法,幫助職工群眾解決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工會組織要暢通職工意見反饋渠道,當職工的權益受到侵害時要立即采取維權措施,尋找企業利益與職工利益的最佳平衡點。在維權工作中,企業工會要發揮監督、協調作用,建立利益協調機制,監督企業執行企務公開制度、民主選舉制度、學習培訓制度以及公平的薪酬分配制度,保障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企業工會要創新工作手段,引入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創建新型的工會工作平臺,提高工會工作效率。如,企業工會要建設企業職工基本數據庫,錄入會員的基本信息,為開展工作提供數據支撐;企業工會要建設工會網站,在網站上定期更新日常工作信息、最新政策、活動公告等,使會員能夠及時獲取相關資料;企業工會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拓展工作平臺,開通微信公眾號、工會微博等,加強工會組織與廣大職工群眾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工會組織直接了解職工群眾的需求[5]。當工會發現職工群眾在企業改革發展中存在不良情緒時,要及時通過網絡溝通平臺開導職工,實施一對一的思想教育引導,有效處理職工的合理訴求,進而快速化解職工與企業之間的矛盾。
企業工會要切實履行自身職能,深入開展工會工作,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將黨的基本路線和決策部署落實到工作實踐中來,始終保持工會工作方向的正確性。企業工會要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和組織作風建設,創新工會工作方式,明確黨的領導地位,從而充分發揮出企業工會在服務黨建工作深入開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