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楠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1)
“三體”型教師團隊是由教師本體、學術研究體、技術技能體三部分組成。其中教師本體是學校專任教師及具有教師資格的校內兼課教師;學術研究體由與學校相關領域具有密切聯系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組成;技術技能體由與學校具有密切關系的行業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組成。以上“三體”通過團隊結合,形成“三體”型教師團隊。
通過“三體”型教師團隊的建設,破解產教融合瓶頸;提升教師科研整體水平;進而提升學院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出高端技術技能人才[5]。
黑龍江省地處我國東北地區,因地緣優勢不足,較南方省市經濟發展遲緩。由于本省多個行業人才流動到南方經濟發達區域,尤其是高校人才流失嚴重,師資隊伍弱化勢必阻礙本省高職院校發展[6]。目前本省多數高職院校雖獲得大量國家、省教育資金投入,但其仍發展遲緩。在多方經濟、政策支持下,僅能體現其教育功能,但并未完全發揮其培養人才的功能,發展狀態不容樂觀[1]。學校目前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以下幾點。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為黑龍江省一所綜合性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組成多以校內教師為主、校外教師為輔。近五年雖然著力引進了一些企業、行業導師,為實踐指導教師建立“大師工作室”來強化師資隊伍,但實際教學執行仍是理論講授為主,實踐教學“零星”分布,師資隊伍呈現“主體單一化”狀態,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內質,無法真正實現“學中做,做中學”,更無法實現“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推廣[7]。
學校的立校之本為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綜合型應用人才。教師的科研思維,在教學中將對學生起重要引導作用。教師日常理論教學任務繁重,加之沒有實體條件的投入,教師難以調配出時間和精力,在理論聯系實踐中有新的科研發現。科研機會少、科研平臺少,必然導致在本領域的科研訓練少。教師科研能力低,對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均可能出現弊端,使其專業發展過緩或受阻。
自骨干院校建設至今,學校一直倡導校內教師去企業進行長期或短期的實踐鍛煉,旨在提高教師自身的實踐和科研能力,期望以此提高教師培養專業型、技術型人才的能力[8]。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大部分企業重生產、輕研發,企業難于提供良好的科研平臺或無科研平臺。這種現實情況下,部分教師還要達到學校實踐鍛煉的工作要求,每天都去實踐鍛煉,但實際是“在實踐、無鍛煉”或“無實踐、無鍛煉”的狀態,這種“有形無實”的狀態勢必影響實踐鍛煉效果,未體現實踐鍛煉的真正意義[9]。
針對以上學校存在的普遍問題,為推進高職教育的發展,提出以教師為本體,組建“三體”型教師團隊,分別從學校、科研、企業三個方面共同努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10]。
“三體”型教師團隊建設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學校“中特高建設”為發展藍圖,以“十四五”高職教育規劃為目標,具體措施如下。
以專業特點為基礎,以校企共育、合作共贏為支撐,以社會前沿發展為導向,以提高專業認可度創新特色發展為宗旨,組建“三體”型教師團隊,通過教師本體、學術研究體、技術技能體的組合,有效實現產教融合、開發并建立適合企業發展需的模塊化教學團隊[11]。
如何控制中藥揮發油的質量是一直以來未能解決的大難題,充分發揮中藥揮發油臨床療效、保證用戶安全與適應性,保證其質量穩定則是前提。中藥揮發油質量難控的原因有許多,如中藥材產地與品種的多樣性、藥材前處理的多樣化、提取工藝與設備的差異性及《中國藥典》中有關揮發油質量評價體系的不完善性等。本文通過查閱近期文獻與實際生產相結合,就中藥揮發油的質量控制現狀及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同時對揮發油在中成藥中的應用現狀及質量控制進行了簡要分析,以期為中藥揮發油及其中成藥的質量能得到有效控制提供參考。
與黑龍江四方工程設計院和哈爾濱工大嘉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探索共建產業學院,共建師資培養基地和學生實習實訓基地[12]。為企業定向培養急需的專業技能人才,并使其成為工程設計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通過“三體”組合,教師在擁有與技術技能體進行企業實踐鍛煉的同時,也擁有了與學術研究體共同創新發展的機會,理論成果可應用于教育教學,技術成果逐步實現轉化、推廣,最終通過創新創業比賽成果獎項、學生技能比賽等多種形式得以展示,豐富教學成果[13]。
學院建筑設計專業與哈爾濱工大嘉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進行洽談,并協商以該公司人才需求為目標,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認證、修訂重構課程體系,以訂單培養的方式同該企業簽定訂單班,借此契機加快專業建設和發展的同時提高專業對口就業率和業內行業的認可度[14]。
通過科研體帶動并提升教師本體的科研水平,在參與科研體科研項目時,學習科研思路,探究科研方法,尋找適合具有專業特色的科研發展方向。將科研思路和方法應用于教學,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精心打造專業教師教學及科研能力比賽團隊,爭取獲得省級獎項。
基于技術技能體的支持,創新構建滿足教學、科研、培訓和社會服務需求的開放性實訓基地,為高職院校學生實習、實訓提供良好的平臺[15]。在此平臺上實施創新創業實訓項目,完成專業創新創業項目的推廣與應用。
(1)建設的“三體”型教師團隊在校內形成示范,推動校內三體型教師團隊建設發展。
(2)通過實施試點查缺補漏,優化并重構模塊化教學課程體系,提高教學質量內驅力。
(3)通過定向或訂單培養使學生能強化專業、實用技術學習,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預期對口就業率達95%以上。
(4)通過參加省級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比賽,及指導學生參加省級土木類高職技能大賽,提升教師自身教學能力,預期取得省級獎項。
(5)擬完成公益類培訓500人次,對口支援兄弟院校1所,聯合開發課程1門,聯合培養教師10人次,聯合培養學生100人次。
影響高職院校的發展速度和質量的關鍵因素包括:教師的個人能力、師資隊伍及校企合作的建設。“三體”教師團隊建設可以助推教師能力提升、師資隊伍完善、校企高效合作及優質人才培養。通過研究并推廣“三體”教師團隊建設經驗,以推進本校或本省相關高職院校人才資源共育共享,為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平臺建立、教師科研能力提升及培養專業型、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理論指導,促進高職院校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