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 編
作為合格的父母,相信很多家長都準備了一籮筐的暑期安全攻略,比如:用電、用火、交通、游泳、旅游等等。在這里小編總結了暑期安全防范的一些重點,為了能讓孩子度過一個健康、愉快、平安的假期,請家長務必牢記!
游泳時一定要到正規的游泳池,無論水性好劣都要切記不要輕易到小河、池塘等處游泳。若同伴出現溺水情況,作為自身保護能力較差的未成年人最好不要隨意施救,應想辦法向周邊的成年人求救。
建議:1.請學校加強宣傳和督查監管;2.請有關部門加強水域周邊的警示管理和圍欄建設;3.請家長,尤其家有留守兒童的家長,務必加強安全教育,自己先學習,對孩子的教育有的放矢,規劃好孩子的暑期生活;4.作為個人,學習相關急救方法,以備萬一。
夏天天熱,很多市民都開窗通風或晾曬衣物,由于不注意防范,大人或孩子墜樓的事件屢有發生。據統計,墜樓兒童多集中在2歲至6歲,兒童墜樓多發生在孩子獨自在家和離開監護人視線的兩種情況下。
建議:1.加強防護措施,安裝護欄的話,最好間隔在5厘米以下;2.不要在窗戶下放置任何能攀爬的物件;3.告訴孩子任何時候不要靠近窗戶;4.不要反鎖房門。
隨著夏季來臨,氣溫不斷升高,性侵案件進入高發期。夏季一般人的衣衫比較單薄,身體某些部位容易裸露出來,作案者不健康心理的敏感部分受到了刺激,產生了作案動機。在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中,性侵案占比大,多為熟人作案。暑假期間,孩子放假了,家長卻還要上班,就有可能讓孩子獨自在家,或者委托給其他人代為照顧看管,給壞人留下了可乘之機。
每年電視、網絡、報刊上公布的兒童被拐賣信息刺痛著無數人的心。監護人一定要盡到責任,不要讓孩子輕易接受陌生人的邀請,不要讓孩子離開監護人的視線,教孩子不要隨意吃喝陌生人給的食物等等,同時家長對于一些可疑的人員要保持警惕,以防孩子被拐騙。
青少年好奇心很重,由于閱歷與知識的貧乏,對危險事物缺乏判斷,會導致多種不安全行為。為預防觸電,家中應該使用保護性電源插座,并確保家用電器不存在漏電現象。墻上的插座里有電,教育孩子不能用手指、小刀等去捅;家里的家用電器,如電視、洗衣機、電烤箱等,用完要關閉電源,一可以節省能源,二可以防孩子因好奇而觸摸,造成事故。
2019年6月27日,大連旅順南路某小區發生了一起慘劇,一名年僅3歲半的女童,遭到藏獒撲咬,因頸部被咬斷送醫搶救無效死亡。大連警方表示,咬死女童的藏獒已被收容,其主人已被刑拘。我國有明確禁止飼養烈性犬的法規,但執行起來卻沒有力度。所以除了讓家長在教育孩子如何保持和狗的距離外,有關部門也應加強執法,對那些非法養犬者嚴懲不貸。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對預防狗咬的建議是:不接近陌生狗;不要從狗身旁跑過同時發出尖叫;當陌生狗向你靠近時,保持絕對靜止;如被狗撲倒,盡量將身體卷曲成球狀;如無成人監護,不要讓孩子與狗嬉戲;不要打擾正在睡覺、吃東西或照顧小狗的狗。
暑假氣溫高,食物容易腐敗變質。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買不吃無廠名、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的產品或腐敗變質食品。
暑假期間,許多家長都會事先為孩子做好午飯,中午孩子自己用微波爐熱一下就行。不過,預留飯菜也有一定講究。夏季天氣熱,濕度大,而孩子抵抗力又相對較低,如果飲食不當很容易引起腹瀉、食物中毒或其他消化道疾病。家長為孩子留的午飯最好是當天早上做的,并放入冰箱保存。
暑期是兒童交通事故高發的時期,兒童交通意識淺薄,危險認知、自我保護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交通意外的傷害。另外,監護人看管疏忽、車輛視線盲區等因素都是兒童出行安全的嚴重威脅。相關調查顯示,在未成年人交通事故中,過街時發生傷害的比例最高。家長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并做好榜樣,過街時走斑馬線、地下通道等過街設施,切勿突然、隨意橫穿馬路。
孩子的暑期安全問題重點涉及到出行安全、防拐騙、防溺水、防性侵、防意外等等。無論是幼童還是中學生,都需要呵護其身心。青少年兒童的暑期安全防范教育應落實在平時,家長責無旁貸。家長要一邊加強學習安全知識,一邊對孩子言傳身教。同時,呼吁全社會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環境,經營者遵法行事,監管部門強化安全監管,人人都應該為孩子們的安全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