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鈿
(福建省石獅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福建 泉州362700)
發電廠電氣設備包括同步發電機、主變壓器、機爐專業的輔機、電氣主接線以及一系列變配電裝置等,這些都是保障發電廠安全運行的關鍵與基礎,所以需要保證這些電氣設備能夠長周期的安全、連續、經濟、穩定地運行。對電氣設備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有針對性的維護是保障發電廠生產安全和運行的堅實基礎。因此,對發電廠電氣設備運行維護,對設備故障原因進行技術研究,并分析故障發生的成因和如何預防故障的再次發生所應采取的措施,及時做好相關電氣設備的維護和保養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電氣設備因其安裝使用的現場環境、使用時的氣候情況、設備現場的溫度、濕度等環境客觀因素造成影響電氣設備絕緣的劣化,這一因素與設備電源端系統故障的沖擊、人員操作失誤等引起的干擾,都會導致電氣設備在運行中發生故障,影響到正常的電力、熱力生產工作。特別是在目前對電氣設備自動化、智能化程度較高的情況下,加強對電氣設備使用情況的監督與設備臺賬的管理,定期實施電氣設備的檢驗及維護,加強對電氣設備正常運行中的狀態進行巡檢,及時發現在生產過程中電氣設備可能存在的非正常缺陷和隱患,盡早安排處理有關設備的缺陷和隱患,才能最大可能地減少電氣設備故障的出現,確保電氣設備的安全和穩定地運行。
對于電氣設備的檢修維護模式,現階段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故障檢修也可稱為事后檢修,即在電氣設備出現事故或是在設備故障之后根據設備的故障情況進行相應的檢修處理,也可稱為事故檢修。
計劃檢修也叫預防檢修,遵循預防設備發生故障為主的階段性計劃檢修方式,它根據生產計劃和運行經驗,按相關設備在規范要求的時間間隔對電氣設備進行停機檢查、解體檢修、更換零部件等,以期預防設備損壞、防止繼發性毀壞及生產損失,這也是目前大部分電廠所普遍采用的計劃維修或定期維修方式。
監測檢修就是以高度自動化的設備狀態在線診斷技術和設備狀態在線檢測技術,實時進行電氣設備的生產運行狀態在線檢查,及時快速、精準地診斷、判別電氣設備是否發生故障,判斷是否應該快速切除故障設備,以便可以及時地進行檢修和處理。
電氣設備絕緣降低或失效而導致的電氣設備短路故障。導致設備絕緣降低或失效的原因主要有設備使用年限久而導致設備絕緣屏蔽層老化、磨損或相關設備電纜受潮等;設備缺乏維護和保養或維修不善,使得設備導線的絕緣層出現脫落、破損等,如安裝時使用蠻力拉扯、外力擠壓破壞和受小動物啃咬等。
電氣設備溫度過高。設備本身溫度過高或者設備與電源、電纜等連接部位溫度過高。導致溫度過高的原因主要有:①電氣設備選型不當,設備容量小于負載的實際容量,從而導致電氣設備本體溫度升高;②設備與電源連接部位如開關、刀閘因設備負荷電流值大小的變化,引起設備與電源連接部位熱脹冷縮導致開關或刀閘的通流、活動部位因接觸不良,使得通流接觸面接觸電阻増大而發熱;③電動機拖動的負載設備發生故障或因保養不善,未及時對潤滑部位進行補油而導致電動機溫度過高。
出現火花放電或產生電弧。導致電氣設備出現火花放電和電弧的原因主要有:①設備導線斷裂或絕緣降低或失效,設備發生短路產生電孤;②操作人員帶電作業或誤操作等導致系統內出現了人為短路而引起的火花或電弧;③在小電流接地系統(也可稱為中性點不接地或不直接接地系統)中發生系統單相接地時,對地電容電流所產生的電弧等情形。
電氣設備運行、設備故障檢修時對作業風險點分析以及采取的防控措施存在欠缺和不足。對電氣設備故障進行檢修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風險點、危險點分析不足,辨識不夠充分,無法及時提出應對防控措施,這就要求運維或檢修人員要具有較高的故障診斷和故障分析的能力。
電氣設備故障檢修的專業面儲備不足。電氣設備運行、設備故障檢修時檢修人員的專業知識如果不夠全面,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刻,將導致缺乏對電氣設備故障的精準判斷和分析的能力,對電氣設備故障無法做到應修必修,修必修好,無法及時恢復故障設備的運行,只能委外請相關有資質、有能力的外部專業人員處理,這與電氣設備生產運行及設備故障檢修的迫切需求不適應。
電氣設備檢修技術手段及技術水平相對滯后。對部分電氣設備運行、維修技能的熟練程度欠缺,部分電氣設備的檢修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對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等技術手段缺乏更新,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
部分生產管理人員沒有親自深入現場了解有關電氣設備故障產生的成因,使得電氣設備的維護和設備的監督、管理工作流于表面,致使某些電氣設備故障反復修、修反復。
在檢修維護模式上:預防性檢修就要求電氣設備檢修人員能熟悉并且熟練掌握電氣專業面的知識,而監測檢修則不但需要本專業知識面廣而且還應具有熱控、自動化等其他專業的專業知識儲備的復合型技術人才,這樣才可以在電氣設備運行、設備故障處理和設備檢修過程中把因設備故障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
在電氣設備的檢修和升級技術改造過程中,還應和協作、設計、施工等單位形成積極的協作、合作關系,從設備檢修或者是設備技術改造開始時就有效利用部分專業骨干全方位地參與設計、安裝及調試的全過程,及時歸納總結來自各方的意見和建議,培養出一些能夠在生產運行操作上、在設備檢修維護上、在技術改造時既熟練掌握運行管理又熟悉設備維護的骨干力量尖兵隊伍。
針對生產和維修兩方面分別開展電氣設備安全性評價、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評估,并依此進行嚴格的管控和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或處置方案。
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完善電氣設備有關的運行和檢修的規章制度,樹立電氣專業運行、檢修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通過對電氣設備生產隱患、缺陷進行排查,技術監控等專項檢查,統計、分析設備故障成因等工作來進一步防止設備故障的發生。
完善電氣設備運行、檢修規程,制訂相應的標準化作業流程,使操作人員、檢修人員有據可依,使技術管理、監督人員有據可查。
定期組織有關電氣設備的運行、檢修人員對電氣設備發生的故障和遇到的問題進行技術分析和故障預演,對于反復修、修反復的原因進行分析和提出有針對性的預控措施等。
組織電氣專業運行、檢修隊伍進行職業技能強化培訓,全面提升電氣專業崗位人員的適應能力、協作能力、綜合能力等,以適應新形勢下電氣設備專業技能的需要,面向生產、面向實際,以提高崗位技能為導向,做到“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什么”。
對于老、舊電氣設備在技改或更新時采取新工藝、新技術,提高電氣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來對電氣設備的實時生產運行狀態進行在線跟蹤,及時有效地實時診斷和識別電氣設備可能發生的故障,快速準確地對故障電氣設備進行隔離、檢修和處理,使電氣設備能夠安全、經濟、穩定、連續地運行。
總之,造成電氣設備的故障成因有很多,在日常生產工作中如何快速地定位故障范圍,探究故障原因,并立即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必須有一支具備較高專業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能力的電氣專業運行、檢修人員隊伍。除了不斷在工作中提高運行、檢修人員的責任意識,在工作中嚴格按照規程、規范規定的要求和程序來執行,定期組織人員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和學習,加強對電氣設備使用情況的監督與設備臺賬的管理,定期、按期對電氣設備進行檢驗及維護,加強對電氣設備運行狀態的巡檢,及時發現電氣設備可能存在的異常缺陷、隱患等,盡早安排處理有關設備的缺陷、隱患,才能最大可能地減少電氣設備故障的出現,確保電氣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保證發電廠的安全、穩定、經濟、連續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