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土壤肥料總站,吉林長春 130033)
伴隨著政府新會計制度的深入推進改革,對當下政府財務會計系統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工作開展方面,需要進行平行記賬,既要采用權責發生制,又要實現收付實現制。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借助信息化時代帶來的技術優勢,加強政府會計核算系統一體化建設,真正將上下游政府各個財務系統聯系在一體,從根本上提升政府財政一體化管理質量水平。
在如今信息化時代下,各種先進信息技術層出不窮,政府部門抓住機遇,加強會計核算系統信息化建設,不僅能夠為會計核算提供更加真實可靠的數據支持,還能夠在內部實現信息數據資源共享,從根本上提升會計核算的效率。比如在具體實踐方面,在一體化會計核算系統的幫助下,各職能部門能夠對現有內部數據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與劃分,提升了政府財政管理效率與管理水平,深化政府會計核算管理效果。
伴隨著財稅體制的不斷深入改革,對當下政府財政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加強政府會計核算系統一體化建設,更加便于財務會計人員對會計數據進行整合與分析,實現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的同步化編制[1]。不僅如此,借助一體化會計核算系統,還有利于上級對下級日常財務開支情況進行遠程監督與管理,促使其在財務工作開展方面的行為更加規范,政府財政管理能力也能夠得到進一步強化與提升,政府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開展將會更加協調。
在一體化財務會計系統的幫助下,會計工作人員能夠利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加強對財務會計數據的深入分析,分析獲得的結果也能夠通過網絡傳輸向不同站點進行傳遞與處理。在上述過程中,財務會計管理人員可以以會計信息動態變化為依據,實現對政府財務會計工作開展全程跟蹤與管理,避免出現信息水平滯后問題,更有利于政府整體財務會計管理工作質量提高。
雖然國內很多省份對各財政數據信息系統進行了統一監管管理,但這種管理僅停留在表層,即將相應系統統一集中在中心機房數據庫之中。但涉及深層次的業務數據,彼此之間依然缺少邏輯聯系,尚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據融合,省內各財政數據信息系統數據管理相互脫節,難以分析不同業務數據之間深層次關系,不利于整體政府財政管理水平提升。
由于早期的核算系統建設缺乏兼容性,導致不同會計核算系統相互獨立,難以實現基礎數據資源共享。當預算單位基礎會計數據信息發生變動,或者為滿足新的財政業務需要,更新了功能,會計核算系統難以直接進行調用,需要重新進行維護更新相應數據及功能,這一過程耗時較長,且由于缺乏統一維護更新標準,不僅降低整理會計核算工作開展效率,還很容易滋生各種問題,不利于會計核算質量水平提升。
首先,在當下的會計核算系統運行中,沒有將財政總預算會計與預算單位會計核算融為一體,二者相互獨立,無法進行實時對賬,難以滿足財政上下游一體化管理的要求。其次,當下的會計核算系統與財政上游系統彼此連接依然不夠緊密[2]。在政府會計制度要求下,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需要進行平行記賬,既要采用權責發生制,又要實現收付實現制, 而當下的預算會計僅實現了后者,難以滿足實際會計核算需求。
首先,針對現有政府財政內生數據資源,需要加強全面整合管理,為達到這一目的,可建立政府財政總賬記錄庫,并將其直接與其他財政業務系統進行對接,全面記錄財政各業務系統數據資源信息,并以不同系統財政業務關聯為依舊,完善財政總賬控制體系,提升其財政控制能力, 保證政府財務數據全面性與真實性。
其次,針對會計核算信息,可進行深入篩選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分別錄入總預算會計核算系統與下屬預算單位會計核算系統之中, 最終在政府會計核算系統,實現數據資源的統一核算處理,提升會計核算質量水平。在財政總賬數據庫的幫助下,能夠成功匯集政府財政上下游財務數據信息,實現相應數據的追溯、查、共享及分析,為政府財政財務一體化管理工作開展帶來極大的便利。
首先,結合當下政府財政管理實際,構建財政一體化平臺基礎數據標準庫,從而更有利于實現政府財政業務系統數據閉環管理,不僅如此,還有利于提升政府財政信息處理的效率,為后續大數據技術應用奠定堅持基礎,避免后續進行多次維護,既能夠保證不同系統基礎財務數據之間標準統一,又不會對不同財務業務系統個性化功能實現造成干擾,便于實現政府財政會計核算一體化管理。
其次,在建立政府財政一體化平臺基礎數據標準庫的基礎上,還需要結合政府會計核算一體化管理實際,構建一個完善的基礎數據應用體系,確保這些基礎數據能夠在各業務系統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價值。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在不同財政業務信息系統與基礎數據標準庫之間,建立基礎數據的溝通連接的通道,提升基礎數據傳輸、處理的順暢性。通過基礎數據的標準化應用,徹底打通將政府財政上下游系統,加強不同財政業務系統之間的聯系,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據資源共享,為實現政府會計核算一體化創造有利的條件。
首先,在實際開發完善政府會計核算系統時,既要考慮財政總預算會計要求,同時也要滿足預算單位會計核算的需要, 在此基礎上,還應積極打通上述二者數據傳輸通道,實現兩者之間精準化、自動化對賬。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圍繞財政總預算會計和預算單位會計核算實際的業務功能,做好兩者背后業務功能實現邏輯性以及關聯性分析,構建統一標準的基礎數據及業務控制表,打造合適的會計信息處理引擎,從而促進二者之間的交互,提高記賬、對賬等一體化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效率,實現兩者會計核算統一化與標準化,在會計核算上,既能滿足權責發生制需要,又符合收付實現制要求,更好地適應政府新會計制度改革,為財政預算管理提供優質的信息支持,提高政府會計核算一體化管理質量水平。
其次,立足不同行業,加強相應經濟業務事項的認真梳理工作,并結合政府實際財政管理需要,明確不同經濟業務事項背后的系統數據源, 實現基礎數據的標準化與統一化。為有效解決財務管理中合同管理數據源缺失問題,在完善政府會計核算系統的過程中,加強系統對合同管理、備查簿等功能模塊的開發, 立足不同的業務系統,基于相應的功能模塊,最后特定字段和標識的設置,完善不同業務信息系統的功能,有效彌補數據不足的缺陷。在此基礎上, 根據全新的取數口徑,做好數據接口的修改工作, 從而便于會計核算系統能夠通過相應的接口,與上下游業務系統進行對接,接受相應的核算信息,實現系統內部數據資源共享[3]。與此同時,通過進行憑證記賬規則設置,并在數據分享過程中引入場景校驗模式, 從而為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自動化平行記賬創造有利的條件,在獲取相應核算信息后,還能夠反錄入財政總賬記錄庫, 加強會計核算系統與財政各業務系統深度融合,真正實現政府會計核算一體化管理。
政府財務會計核算系統一體化建設是一項較為系統復雜的工作,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我們深刻認識到新會計制度改革對政府財政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同時了解加強政府會計核算系統一體化建設的作用價值,并對會計核算系統一體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相應問題,提出一些針對性策略,從而更好地推動政府會計核算系統一體化建設發展,提升政府財務管理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