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臺河市消防救援支隊,黑龍江七臺河 154600)
為切實全面分析近年來七臺河市農村地區消防工作開展的相關情況,進一步做好農村地區消防管理和監督檢查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先后走訪了七臺河市桃山區萬寶河鎮、新興區長興鄉等鄉鎮進行了農村地區消防安全工作調研,并對調研結果進行了系統的匯總研判,希望能對推進農村地區消防工作開展起到良好的學習借鑒和思路啟發作用,為有效防范化解農村地區消防安全風險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七臺河市總面積6221km2,下轄三區一縣、17個鄉鎮(其中包含1個全國重點鎮― 大四站鎮)、5個街道、61個社區、220個行政村,總人口77.71萬人(其中鄉村人口29.49萬人,占全市總人口38%)。現有政府專職消防隊3支,鄉鎮民辦消防隊10支。其消防安全風險主要有:
經實地調研發現,全市約65%的鄉(鎮)、村(社)建立了消防安全領導組織機構,能夠按職責開展相關防火工作,其他地區還存在“消防工作說起來重要、抓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觀念,加之“無統籌安排、無專職人員、無辦公場所、無業務經費”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很多鄉鎮、行政村對上級關于消防工作的部署落不到實處,應該建立的消防組織建不起來,應當開展的消防工作開展不了。農村消防責任上的“斷層”導致了工作上的缺位[1]。
七臺河市各鄉鎮的村民住宅及部分企業建筑多為磚木、土木結構或簡易結構,有的連片建造,無防火間距,建筑耐火等級低,建筑布局不合理,抵抗火災的能力極低;大部分村民尤其是山區農民用農作物桔桿生火做飯,在院落邊、屋檐下堆放柴草,整個院落或房屋都被柴草包圍,往往因用火不慎、小孩玩火、燒荒漚肥和在房前屋后焚燒垃圾等引發火災事故;電器線路火災隱患嚴重,相當多的農戶的室內電線線路老化、破損嚴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電炊具、取暖器等大功率電氣設備進入村民家,而原有的線路未更換改造,電線超負荷運行常常引發火災事故;第三產業及相關場所在消防安全上存在著先天性不足,民營個體企業火災隱患較為突出,部分個體企業借助政府發展農村經濟的保護政策,在建設初期,未經消防審核擅自施工、未經驗收和檢查擅自投入使用,家庭小作坊、小廠房、小車間普遍存在車間、倉庫、宿舍“三合一”的現象,個體企業和城鄉結合部的農村火災呈連年攀升的勢頭[2]。
七臺河市勃利縣10個建制鄉鎮規劃中含有消防規劃,但僅一個鎮編制專項消防規劃,舊房改建和農民新村規劃建設中的消防規劃實施情況也不理想;農村公路路面等級低、道路窄,不能保證消防車會車通行;可供消防水源的水庫、水塘未修建取水點,滅火取水受到限制;鄉鎮政府對農村義務消防隊和消防設施建設投入不足,沒有專門的經費用于添置常備的滅火設施和裝備。另外,各村雖然都設置有機井房,但是水量小、水壓低,加水管位置低,5噸以上消防車無法加水。鄉鎮消防隊業務薄弱,勃利縣9個鄉鎮消防隊均無營房,除了3個政府專職消防隊,分別招聘了6、4、4名轉業消防兵外,其他6個鄉鎮民辦消防隊僅有1名司機1名隊員,只能滿足日常最基本的到場出水救火要求,不能獨立作戰,需要其他隊伍支援。鄉鎮消防隊業務經費無法保證,勃利縣除了3個政府專職消防隊,縣財政每年撥付40、20、20萬元經費外,其余6個民辦消防隊,縣財政每年撥付2萬元業務經費,無法滿足日常需求。且普遍存在鄉鎮挪用,不及時撥付等情況。
由于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且受農村散戶散居和傳播媒介少的影響,農村往往成為集中宣傳無法觸及的盲區,相當多的老人、婦女和兒童缺乏預防火災常識。因亂倒爐灰、用火不慎和亂拉亂接電線等導致村民住宅火災事故頻發。另外,農村中的一些陳規陋習,如辦喜事燃放煙花爆竹,辦喪事要點長明燈,傳統節日期間在墓地、林區焚燒紙錢,祭祀用火,收割季節隨意燃燒無法處理的農作物秸稈和因法制觀念淡薄人為縱火等原因也導致農村火災起數居高不下。經查閱全市火災數據發現,2019年,七臺河市火災總量為258起,104起發生在農村,占全市火災總數的40.31%,52.88%的火災原因是生活用火不慎引起。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消防工作,相繼出臺了《七臺河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七臺河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實施方案》等,對全市“最不放心村(屯)”開展了綜合整治工作,開展以“村為單位、村民為主體、社區為督導”的“清垃圾、清庭院、清柴草堆垛、清邊溝”四清工作,確保了消防車道暢通,杜絕了柴草堆垛進村的現象發生。同時,全面排查農村房屋安全隱患,開展火災高發村屯專項治理工作,拆除土坯房、茅草房等四級耐火等級民房,對老舊城區內老舊建筑進行集中改造,提升消防安全環境。新興區消防救援大隊主動與區政府協調,利用農村水利工程改造項目,重新購置手抬機動泵24個,改善農村加水點17處,每個加水點加水能力達20t/h,實現轄區村村能加水,有效的提高了滅火效能。
全市除城關鎮以外其他13個鄉鎮都設立了政府專職消防隊或鄉鎮民辦消防隊,配備了消防車及個人防護裝備和滅火器材。全市220個行政村均建立了志愿消防隊,配備了手抬機動泵和簡易滅火器材,現有志愿消防隊員2000余人。在每個行政村設置消防加水電,發生火災時,手抬機動泵與農村灑水車聯用,可以起到火災打早打小作用。同時,推動村民建立十戶聯防機制,十戶為一個單位,平時有組織的巡邏檢查,及時消除隱患,一旦發生火災,十戶為一個作戰小隊,能夠及時將初起火災消防滅在萌芽狀態。
2015年以來,將勃利縣青山鄉、永恒鄉、大四站鎮在民辦消防隊的基礎上升級為政府專職消防隊,現有政府專職消防隊員45人,每年財政投入專項消防經費80萬元,用于政府專職消防隊人員工資和車輛維修保養及油料補給,平時消防隊員配合派出所進行消防安全檢查,發生火災時,充當撲救初期火災的主力軍,為消防救援隊伍到場撲救火災贏得了寶貴時間,同時臨近鄉鎮政府專職消防隊和民辦消防隊發生火災時可以相互增援,首望相助,起到了多種形式消防隊伍聯合作戰的最大效能。
為深入貫徹落實部消局城鄉消防規劃編修和小型消防站建設經驗交流會議精神和葛相君總隊長做出的“推動小型站建設提升滅早、滅小能力”批示指示,2017年9月12日,七臺河市首座小型消防站― 金沙新區小型消防站正式揭牌投入使用,七臺河市龍湖小區、北岸新城小區等2處小型消防站建設已建設完成。
只有各級政府部門高位推進、強責共治,才能逐步解決農村地區消防工作短板問題,為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創造優良的消防安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