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景波
(鎮賚縣農機管理總站,吉林 鎮賚 137300)
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代表著生產力,農機化水平影響著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1]。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現代化得到大力發展建設,農業機械的研發投入在不斷增加,全國各地也在大力推廣現代化農業機械,加快了農業生產現代化建設的進程[2]。我國非常重視農機的推廣工作,投資建設示范園區,組織安排專業推廣人員開展推廣工作,同時加大農業機械研發資金的投入,為農業機械現代化發展開拓道路。但是,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整體偏低,仍然受傳統農業生產思想的影響,對手工作業比較依賴,農業從業者教育程度偏低,綜合素質較差,導致農業機械推廣工作進展緩慢,限制了農業現代化生產進程。
傳統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低,對勞動力依賴性強,作業任務繁重,對勞動者的壓力大。繁重的農業生產任務限制了農民的生活經濟來源,隨著城鄉一體化程度的加深,越來越多的青年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農業從事者老齡化嚴重,農業勞動力質量下降,使農業生產能力下降。在鄉村振興戰略倡導下,農業機械技術得到大力推廣,改變了農民的生產方式,也提高了勞動者的生產效率,解放了勞動力,同時解決了勞動力流失帶來的生產力不足問題。農機推廣影響著農民的經營收益,影響著農業生產結構,農機技術帶給農業生產先進技術創新,大大增加了農作物產量,擴大了生產規模,帶動經濟增長。農業機械為農民創造了良好的創收機會,以往的作業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完成耕作任務,而應用農業機械大大縮短了作業時間,農民有額外的時間經營副業,整體上提高農民經濟收益。
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較為落后,施肥、施藥要求過低,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損害,破壞了土地肥力,降低了土地產量。農機技術推廣有利于農民掌握先進合理的生產技術,改善土地生化水平,降低土壤中的有害有機物殘留程度,提高農業從事者的安全水平。推廣農業機械技術實現了農業可持續發展,改善了農業與自然的關系,構建生態農業模式。實現農業機械化生產,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以農機化生產為特色,改變當地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業收益。
我國耕地面積廣闊,但整體農業生產水平卻相對較低。推廣農機技術是通過現代化技術實現農業與工業結合,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降低人工成本,節省耕作時間,有助于降低農業生產壓力。同時農機推廣有利于農業資源整合配置,將零散的農業資源進行整合,實現農業生產規模化,提高整體農業生產能力,提高生產效率,有效提高農業生產經濟效益,推動現代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但是農業發展水平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一直處于落后狀態。主要是因為農業生產理念沒有轉變,仍然處于傳統農業階段,缺乏對現代化農業的理解,農業現代化思想認識不足。思想進步是發展的動力,農機技術在推廣的過程中應將農業與先進科技結合取得的優秀成果展示給農民,幫助農民快速實現對農機技術的了解,提高農民對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認識,讓農民充分認識到科技以及機械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好處,通過技術帶來的成果推動農民思想進步,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變革。通過不斷創新農業機械與技術改變農業生產方式,逐步實現現代化農業生產。隨著農業機械推廣工作的開展,我國部分地區實現了農產業銷售脫離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將農產品商品化,進一步挖掘農產品的商業價值,農產品不再是自給自足的生活必需品,隨著生產方式的轉變,逐漸成為農民創收的經濟來源,將農業生產產業化,真正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
盡管農機技術擁有諸多好處,但是由于農業機械設備的價格較高,除農業發達地區外,其他地區的推廣工作一直進展緩慢。
農民方面,相較于城鎮來說,農業經濟的發展程度相對落后,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低,經濟條件相對較差,對于農業機械設備持有觀望態度,常常觀察周圍人的使用情況后再考慮是否購買,缺乏發展思想。推廣人員方面,推廣工作嚴重滯后,沒有跟上發展節奏,推廣人員自身對農業機械以及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了解程度不深,地方推廣人員不足,很多推廣人員身兼數職,導致整體的農機技術推廣工作開展緩慢,取得的成效甚微,推廣難度加大。
農機技術推廣主要以地方農機站為推廣點開展工作,推廣效果不佳,大部分地區存在著辦公條件較差、推廣人員少、資金不足等問題。農機推廣示范區設施以及推廣內容落后,推廣人員不積極、不主動,在人員和工作能力方面都不足以完成推廣工作,在地方推廣工作中,各方面專業性人才較少,限制了推廣效果。
根據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21年2月份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9.8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0%,在這樣網絡發達的背景下,基層農機技術推廣工作效率仍然低下[3]。基層農機站等部門仍采用傳統的推廣方式,沒有構建現代數字化推廣宣傳模式,導致推廣效果欠佳,工作進展緩慢,機械技術轉化產能速度緩慢。在土地管理方面,農民缺乏正確的土地管理意識和方法,仍然依靠傳統的經驗進行土地管理,導致土地肥力流失,作物產量下降。土壤檢測等農業技術未得到廣泛推廣應用,科學施肥、施藥等技術理念的推廣宣傳工作欠缺,未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數字化推廣,限制了農機技術的推廣工作影響范圍,也影響了農機的推廣示范效果。
農機技術推廣不是推廣所有產品,而是需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不同地區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分析,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農機技術作為推廣項目。當前的農機推廣站推廣形式粗放,對推廣產品定位不清晰,管理不精細,導致農業機械利用率偏低,不合適的農業機械不僅增加了農民的負擔,還造成了資源浪費。
當前農機推廣工作出現的問題影響了農機推廣進程,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形成有效解決方案,進一步提高農機技術推廣效率。
針對農機技術推廣工作進行行政監督,責任落實到個人,提高各級負責部門領導的重視程度,發動群眾對推廣工作進行監督,同時確保各級負責部門也在監督范圍內,建立考核制度,定期對推廣工作進行總結評價,將推廣工作落實到實處。
改變傳統的推廣模式,利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針對農業機械推廣工作建立“互聯網+推廣”模式,利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等媒體軟件輔助完成推廣任務,利用網絡的實時性和廣泛性特點,提高農機推廣工作的效率,實時接收農戶反饋,切實解決農戶遇到的問題。要想實現“互聯網+推廣”模式,需要對推廣人員進行計算機技術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另外,需要針對“互聯網+推廣”模式確立推廣計劃和具體推廣形式,并確定推廣效果評價體系,加快農機技術推廣工作進程。
農機技術推廣工作能夠有效改變農業生產方式,提高生產效率,解放勞動生產力,對建設現代農業機械化有推動作用,有利于促進我國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加強農機技術推廣的監督管理工作,建立“互聯網+推廣”模式,加快農機技術推廣效率,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