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強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 機電工程系,河北 唐山 063000)
科研育人作為當代高校十大育人體系之一,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中,明確提出理工類專業的課程教學和培養目標,即課程要注重學生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和科技倫理的教育,培養具備大國工匠精神的學生對真理的追求、未知的探索、科學高峰的勇攀的責任感和使命感[1]。科研育人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將科學研究和教學有機融合,理論基礎知識是科學研究的基石,創新能力和創造力是科學研究必備的能力要求。
科研育人的內涵主要體現在科研育人的主體、客體、載體及方法四個方面。其中科研育人的主體是教師、學校及相關教育主管部門;科研育人的客體是學生;科研項目是科研育人的載體,科研育人的方法多取決于科研育人主體根據項目的具體實施形式。
在科研育人過程中每個主題都承擔相應的角色。教育主管部門做為科研育人的管理和倡導者,負責科研育人的宏觀機制建設;學校作為組織者,要在宏觀機制框架下進行微觀運轉體現的建立;教師既是科研育人的具體實施者,也是科研育人的客體,根據具體的科研項目制定具體的科研育人方法,做好育人的角色。學生作為科研育人的客體,通過參與科研活動使自身的學習能力、科研能力、科研素養及德行品質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育人理念及育人方法在科研育人過程中至關重要。科研活動作為科研育人的載體,在科研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要根據學生能力和學生特點選取合適的科研項目,讓學生全過程參與科研項目。科研育人的方法由項目實施者根據學生情況及項目具體任務而定,其原則是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提升學生科研能力和科研素養[2]。
職業院校在科研育人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學校的引導機制不健全;二是職業院校科研經費保障制度不健全;三是科研育人的評價指標不健全;四是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低。
科研育人在教育界得到有關學校、專家的廣泛的關注,但是其機制存在諸多不完善。目前高校擴招導致教師教學任務重,科研項目與學生實際能力不符,科研平臺的不健全等諸多原因造成科研育人在實際運行中存在問題,尤其是在職業院校,以工科專業為例,教師在承擔理論教學任務的同時也要提高自身職業技能,導致時間上在科研項目的投入相對較少,高職院校教學模式多采用“2+1”模式,學生2年的在校期間需要學習理論課程和實踐技能,對科研的認知不足。職業院校由于在科研上實力相對薄弱,平臺的建設也不夠完善,職業院校的科研育人機制應該進一步從實施上給與足夠的重視。
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在科研項目上的關注力不夠,科研經費的投入嚴重不足,造成科研平臺的搭建不完善,科研項目的實施不僅依靠成熟的研究方法和理論,同時也需要經費的投入,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參與的師生也會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經歷,學校缺乏相應的獎勵政策支持,造成師生參與熱情不高。科研經費是項目實施的重要保障,職業院校在科研項目上的資金支持相對較少。
在科研育人體系的相關建設中,不能僅僅關注科研項目的立項單位、經費到款率、論文發表及專利申請等方面,同時要考慮科研過程中對學生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創新、技能提升及研發能力的提高。指導學生參與科研項目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便于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同時對科研成果進行有效的追蹤,促進學生科研精神的養成。科研項目在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和學生能力上存在一定的銜接問題[3]。
目前我國的專利申請已全球第一,高校作為主要的專利、軟著申請單位,每年高校有諸多的科研成果產出,但是科研項目的實際轉化率較低,科研項目的成果的價值不能實現[4]。
職業院校通過科研育人達到立德樹人,面臨著從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及學生等多方面的綜合影響,通過科研育人不僅提高師生的理論知識水平,也可以提高師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整體的提升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科研方法,鍛煉吃苦耐勞的毅力,并提升自身整體素養。因此科研育人作為十大育人體系之一,應該加以重視。鑒于上文提到的職業院校科研育人存在的問題,給出以下的解決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當代大學生要樹立創新觀念,充分發揮主管能動性,高校也應注重青年的思想意識培養。科研育人需要明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么進行培養和為誰培養的主要問題。加強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政治意識和思想覺悟。
解決科研育人實施的根本問題是制度的完善,職業院校要提高科研活動的占比,制定有利于科研能力培養水平提高的政策,在課程上要適當加重實踐課程和科研課程的比重。針對科研項目的考核,要將育人實施納入其中。科研育人的體制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科研動力和學生的主動性,對科研育人要有一定的獎勵制度,以提高師生參與科研的積極性。
學校要充分意識到科研育人的重要性,科研育人是將育人工作從課堂轉為實踐場所的主要形式,在校園建設中,要加強科研平臺的建設,為科研工作提供必備的環境、技術支持,通過多方位的平臺搭建,提升學生參與科研的興趣。
學生作為高校科研育人的主體,是具體項目的實際參與者和受益者。在科研育人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是科研的主導者,同時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主動性,要使育人的目的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在接受理論知識的同時,要有見解的思考問題,真實參與項目的實踐過程。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很重要,通過結合實際,開發具體可操作的項目供學生參與,在指導學生參與科研項目時,教師本身也需要在理論水平、科研能力、學科素質及學術水平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整理能力提升才能更好的達到育人目的,也更容易引導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此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闡述了科研育人在十大育人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通過分析職業院校科研育人在學校的引導機制、科研經費、評價指標不健全和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低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科研育人問題的解決措施。“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產教研學結合”是職業教育的發展新要求,面對新的要求職教人員應該認真研究基于科研育人新任務的制度、方法及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實施。推進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更好的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