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曉鵬(青島瑞暉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作為當下新興行業的典型代表,被視為21世紀最具突破性的技術創新之一。人工智能技術正在逐步被應用到社會大眾日常生活中,改變著當下社會大眾的生活習慣。如今的會計行業,深受人工智能的影響。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和發展,推動會計行業加速變革管理運營模式,促進會計行業實現新發展。與此同時,人工智能還深刻影響著人力資源管理的方式。我們在親身感受到人工智能為會計行業帶來的好處及積極作用的同時,也要清楚地看到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的影響,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替代了以往的某些財務會計專職人員,導致企業對相關人員的需求減少,從而導致許多會計人員下崗甚至失業。因此,財務會計人員在從事相關工作時,必須從行業發展趨勢出發,積極適應我國會計行業的需求變化,促進自身實現從傳統財務會計向管理型財務會計的轉變。同時,會計從業人員必須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情況,重新定位所在崗位的職能和自身價值,準確掌握大數據、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應用技術。本文首先通過對當前我國人工智能這一新興技術在財務會計行業的運用情況進行了概述,多層面分析了人工智能對財務會計行業的作用和影響,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會計從業人員的應對策略,旨在為當下財務會計人員提供新的工作思路。
人工智能是順應當下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新興技術,其對傳統財務會計的管理模式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其出現和發展不僅改變了傳統財務會計管理的運行模式,還改變了企業對財務人員的管理模式。從目前來看,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的作用呈現出不少優勢。一方面,企業以及財務會計人員希望能夠廣泛引進人工智能,借此進一步提高效率,減少在專業人員方面的投入成本,優化工作流程,節省無效用的工作時間,讓財務會計人員能夠更加輕松地解決日漸復雜化的財務需求。比如,現在很多企業的財務報表選用人工智能加以處理、解決。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這一新興技術在我國會計行業的應用正處于上升階段,仍有待優化、提升。特別是在當前會計行業面臨多樣化需求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的運用深度和廣度明顯不能滿足需要。舉個例子,對會計人力資源的管理是我國財務會計管理當中的重要內容,由于企業對人力資源的管理模式不一、崗位職能區別大,因此,企業必須從自身發展形勢和需求出發,建立起符合形勢、作用顯著的人工智能系統,以促進企業實現持續發展。但不難看出,人工智能在會計行業的實際運用程度不高,對于很多會計工作,仍有很多人工智能發揮作用的空間。
回顧我國財務會計的發展史,能夠發現,傳統財務會計的主體是專業人才。財務會計本身具備邏輯性強、專業性高等特點,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數據信息和工作流程,會計人員難免會出現精神疲憊甚至是重大失誤。而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恰恰能完全避免由于人為操作而引起的失誤,大大提高財務會計工作效率,通過節省專業會計人員隊伍建設成本,充分實現財務會計信息的價值最大化。
過去,會計人員進行財務工作時往往是通過人為處理的方式進行,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很多會計信息無法實現當日審批、當日處理的工作訴求,因此,會計人員不能及時處理財務會計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業對相關專業信息的利用率不高。客觀來說,財務會計信息能夠暴露出當下企業發展面臨的瓶頸和問題,被很多企業視為進行戰略決策的事實依據。人工智能技術在該行業中的運用,大大改善了以往會計行業管理模式存在的漏洞和問題,同時也對相關信息的處理能力進行了提升。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方法,已然實現了企業對財務會計信息當日審批、當日處理的需求。會計從業人員只需從官方系統注冊登錄,就能夠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完成相關信息的處理操作,這也可以降低人為失誤的發生。通過這一模式,會計從業人員的職能由以往的信息錄入、篩選、校驗等工作發展為對信息的審批等重要流程。從中能夠看出,人工智能的運用改變了以往的復雜工作模式,讓整個工作流程變得更加高效,并且也讓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量大大降低。
人工智能的出現以及在會計行業的廣泛運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為失誤這一現象的發生。以往,會計行業或者相關職能部門大多采用人為錄入會計信息的方式,而會計信息本身數量龐大,這就導致會計從業人員很容易出現工作上的失誤。而且一旦人為失誤出現,會計從業人員必須將所有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核查,直至找到數據出錯的根源,這給會計從業人員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負擔和工作強度。而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能夠大幅度減少甚至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借助人工智能的智能化優勢,信息在輸入之初就能被自動檢測數據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信息錯誤,會計系統就會以警告信息加以提示,從而幫助信息輸入者及時對填寫的數據進行自查。因此,人工智能的運用,在減輕會計從業人員工作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財務會計信息的處理精確度。
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方便了財務會計行業和會計從業人員工作的開展,但是其也面臨著會計信息不實、丟失等帶來的造假風險。對此,會計行業從業人員借助人工智能系統對管理權限和個人賬號的設置,能夠嚴格管控造假行為。和以往純人工做賬的會計管理模式相比,人工智能的一大亮點是借助于互聯網中的專用會計系統。會計從業人員進行信息處理時首先通過系統登錄個人專用賬號,由于從業人員的各項操作是在系統設置的各項權限下進行的,受到了客觀條件的限制,因此,人為造假現象的發生頻率大幅度下降。另外,由于人模智能管理模式的特殊性,會計從業人員按照職能劃分各司其職,如果出現信息造假這一情況,根據職能和權限很容易找到造假環節,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會計行業營造了良好的行業氛圍。當然,人工智能的運用給行業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會計信息的安全性成為當下企業進行風險防范的重要內容。一旦會計信息的保密工作有所缺失,就會導致企業出現財務會計信息篡改、丟失等風險。特別是會計從業人員的財務信息保密意識差,會造成不可預估的后果。
隨著人工智能在行業內的深度運用,會計從業人員所面臨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但同時人工智能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傳統會計從業人員的職能。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企業財務會計系統,實現了對會計處理環節的最優化,現如今的會計崗位往往只需要1~2個專業人員。因此,財務會計行業的失業群體會大幅增長,尤其是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以及某些從事簡單工作的會計從業人員,會失去其在行業內立足的優勢,其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不斷學習,全面提升自身會計處理能力和綜合素質,把自身發展成為適應當下行業發展的復合型會計人才。
人工智能的出現最主要影響的還是會計從業人員這一群體。目前,會計行業中的各個崗位要求以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會計從業人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加快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步伐,主動適應人工智能的時代,提高個人與崗位間的匹配度,以滿足企業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要求。
對于會計行業來說,對人工智能進行運用的主體仍然是會計從業人員。這就要求企業明確會計從業人員在財務處理中的主體地位,建立起適應當下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首先,企業要以提升會計從業人員崗位技能為目標開展專項培訓,培訓時要格外注重“人+機”關系,以人本主義建立“人+機”一體化培養模式。因此,企業在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培養時,要注重加強會計從業人員對互聯網的運用能力,讓會計從業人員快速掌握相關技能,進而保證會計從業人員的崗位匹配性得到不斷提高。其次,企業在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培養時,要注重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通過多種方式,進一步優化會計從業人員的復合能力,讓他們的專業素養得到全面提高。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處理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因此,會計從業人員必須迎合時代發展的風向,自發主動進行專業技能的學習,不斷提高個人對互聯網會計系統的運用能力,實現自身與崗位需求的高匹配度。會計從業人員要深刻理解、重視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學習、應用,抓住身邊一切可利用的機會提升專業能力。與此同時,會計從業人員可以開拓新的學習方法,比如通過微課、線上一對一培訓等方式,多層次學習、完善自身會計知識體系,在動態學習中不斷進步。
回顧人工智能在會計行業中的運用和發展,能夠發現其對會計行業的信息處理方式影響很大,但對管理層面的影響十分微小。在人工智能的運用過程中可以看出,管理層面目前是人工智能技術無法進入的環節,這也給會計從業人員謀求自身發展提供了出路。對此,會計從業人員在熟練運用基礎信息處理技能的基礎上,全方位提升個人財務會計知識和能力,加速向綜合性會計管理人員轉型,成為能夠滿足企業需求、崗位要求的財務會計人員。
綜合來看,在人工智能這一背景下,以往的財務會計處理模式不能夠滿足會計行業發展的需要。作為新興技術,人工智能的運用對會計行業既有積極作用,也有負面影響。人工智能的到來,提高了財務會計信息的處理速度和精度,降低了財務會計信息人為造假情況,并對企業財務會計人力資源實現了系統性的整合。但其出現也給會計從業人員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如何謀求新的發展出路成為許多會計從業人員關注的焦點,建立“人+機”一體化的財務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激發會計從業人員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加快向綜合型會計管理人員轉型是很好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