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蕊芳
(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隊小店區大隊,山西太原 030000)
在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的今天,高層建筑項目不斷增多,彰顯了我國強大的基建實力。但是高層建筑本身的消防要求更高,消防體系的設計難度更大,稍有不慎就可能會釀成重大的火災事故,甚至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因此,對這類建筑消防安全的難點問題,要有針對性地制定消防安全防控措施。
高層建筑內部在設計之初都會考慮通風、排煙、采暖等眾多需求,這就需要設計樓梯間、管道井、排風道、電梯井以及電纜井等眾多通道。在建筑內部出現火災事故后,這些設計好的通道都可能會成為造成火災蔓延的重要路徑,就使得整個高層建筑容易出現“煙囪”效應。與此同時,鑒于建筑工程比較高,所以非常容易受到高空風力作用,風速如果越快,就會形成更大的風力,這就造成建筑內部火災出現快速蔓延的情況。而高層建筑內部多設置有復雜的電力系統,如照明、電梯乃至其他自動化系統都需要用電,并且用電設備數量非常多,在火災事故后容易出現短路問題,會進一步加劇高層建筑內部的火災嚴重程度。此外,當下高層建筑內部的許多房間在裝飾裝修階段會涉及到許多可燃性材料,它們會在火災發生之后快速燃燒,甚至部分裝飾材料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出許多對人體有毒害作用的氣體,進而會對建筑內部人員的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
高層建筑的樓層比較多,并且各個樓層的面積比較大,這造成整棟樓存在眾多住戶,人員密集問題比較嚴重。如果在火災事故發生之后要進行人員疏散,那么眾多的人員會耗費較長的疏散時間。而在火災事故發生之后不能夠繼續使用電梯進行逃生,必須要借助高層建筑內部設置的逃生樓梯通道來進行人員疏散,但是高層建筑內部逃生樓梯的空間設置非常有限,在疏散人員的過程中容易造成人員擁擠,可能會造成人員擁堵和踩踏事件等,這樣會給人們乃至國家造成無法挽救的重大損失。
高層建筑具有非常大的垂直高度,但是建筑內部部分樓層在出現火災之后常常需要借助消防車輛或設備來調用大量的水資源來進行滅火,但是如果建筑內部設置的消防用水強度不達標,無法及時進行滅火,甚至會延誤高層建筑最佳的滅火時機,極大地增加了人員救援難度。此外,高層建筑中的人員比較密集,但是逃生的空間卻非常有限,在火災事故發生之后常常會在有限的建筑內部逃生空間中充斥著大量的煙氣和粉塵等,此時被困人員面臨緊急情況也難以在慌亂當中做好濕毛巾捂住口鼻等有效防護措施,在可燃物及內部風道等因素下煙塵擴散速度很快,非常容易造成建筑內部人員窒息乃至死亡等問題,極大增加了救援難度。
在開展高層建筑消防設計期間,設計人員需要嚴格依據我國的高層建筑防火規范中關于消防的設計規定及要求,保證可以全面提升高層建筑的防火性能,具體設計要點如下[2]:
(1)科學設計高層建筑主體結構,增強其耐火極限。在選用鋼結構這種建材中,要注意在鋼材結構外表面涂刷一層防火性能優異的涂料,在其外部澆筑一層混凝土,或者在空心鋼筋籠內灌注混凝土等,這些設計措施都可以改善主體結構防火性能。(2)對建筑內部安全疏散通道進行科學設計,保證火災發生后內部人員有一個暢通的逃生通道。比如,設計人員需要對建筑面積大小,內部人員數量、使用性質以及內部煙氣流動情況和疏散的路線、出口與時間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在此基礎上對建筑內部疏散設施進行改進及優化,保證內部人員在火災后逃生的暢通性,并減少人員逃生過程中出現擁堵問題或者踩踏問題。與此同時,要科學設置避難間或避難層,且相應高度要處于消防登高車的作業高度范圍內。(3)對建筑內部防火分割區進行科學劃分。針對水平方向的防火分割區設計,需要采用耐火性和防火性符合防火要求的分隔物將內部大空間分割為若干個較小的空間來阻止火災在建筑內部空間中蔓延,延緩建筑內部的火勢。針對豎向的防火分割區設置,可以依據建筑防火規定及要求,對電纜井、電梯井等豎向的建筑井道進行封堵處理,保證可以對豎向的火災蔓延路徑進行切斷。(4)切實做好內部消防用水設計,保證在建筑內部出現火災后可以為消防滅火提供足夠的用水量和用水壓力,以此才能更好地阻止火勢在建筑內部的蔓延及擴散。比如,要結合《高規》中關于消火栓等消防設施及設備的設計要求,對消火栓的布設位置進行合理布設,并對布設的數量以及充實水柱的長度進行準確計算,保證可以滿足高層建筑內部消防的需求,如在消防電梯間的前室之內必須要進行消火栓設計等。
防火安全意識不足,消防安全管理機制不完善是造成高層建筑火災事故的重要因素,必須要加快構建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增強全體人員的防火安全意識,具體的防控措施如下[3]:
(1)在日常管理實踐中納入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當中,并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進行持續性完善,期間還要注意對消防安全工作的負責人進行明確,之后要注意嚴格落實各項職責,保證高層建筑消防安全職責可以落實到位。(2)在日常生活中要高度重視消防安全宣傳以及防火教育及培訓,在高層建筑內部構建一個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氛圍,尤其是要切實加大消防方面法律法規的宣傳,大力普及建筑內部防火、滅火以及應急逃生的相關知識,增強高層建筑內部全體人員的防火安全意識,提升他們在火災事故發生之后的自救能力。(3)加大消防安全教育及培訓力度,提升全體管理人員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建筑內部消防控制室的全體值班人員以及管理人員都需要接受系統化消防安全教育及培訓,并且經過專門考核后方可上崗。如果考核不通過則不允許錄用,同時上崗的全體人員還必須要熟練地掌握各種消防安全設備及技術的操作規程與技術能力等,如要熟練掌握建筑內部所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操作方法,以及報警之后系統編碼表對應的建筑內部位置,這樣才能在火災事故發生后及時確定火災事故的發生位置并盡快解決。
現階段高層建筑消防設施及設備本身的完好率不足,一旦發生火災事故之后就可能會誘發嚴重的事故,所以必須要切實加強建筑內部消防安全監管,并配備完備的消防安全基礎設施,具體防控措施及要點如下:
(1)對消防設施基本操作規程進行規范,切實貫徹及落實監督檢查制度,并且要高度重視加大消防設施監督檢查的力度,嚴格依據《建筑消防設施維護管理》中的規定及要求來指派專門的人員負責定期監督及檢測建筑內部設置的各種消防設備及基礎設施,保證能及時消除高層建筑內部的各種安全隱患。(2)重點監督及檢查建筑內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標志以及應急照明等關鍵內容,確保建筑內部疏散通道的暢通性,保證在火災事故發生后及時疏散內部人員;要認真監督及檢查自動防排煙系統、消火栓系統和自動報警系統等,并要保證消防滅火設備及器材等的完備性與安全性。(3)加強建筑內部消防設備檢查,如可以采取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手段來仔細地檢測及檢查高層建筑內部設置的各種消防系統及設施等,及時維修或更換已經出現損壞或失靈問題的消防設施或設備等,科學構建完備的消防設備維修檔案,尤其是要注意切實做好消防設施維護及保養工作,保證可以最大程度提升消防設施運行質量,避免內部出現火災問題。
消防安全問題是高層建筑需要重點關注的一類問題,主要表現在防火難度比較大,如火勢發展迅猛,蔓延的路徑多,人群疏散難度大。為了有效防控建筑消防安全問題,要嚴控消防的設計關,提高消防施工的有效性,同時要注意完善消防管理機制,增強人員防火安全意識以及加強消防安全監管,確保消防設施運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