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隊迎澤區大隊,山西太原 030000)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城鎮化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城鎮化率從35%提高到了現在的60%,部分省份已經突破了75%。隨著城鎮化率的提升,大量的住宅小區投入到使用中,這些小區普遍存在著耐火等級低、消防設施配套不齊全等消防安全問題。老舊住宅小區已經成為了城市火災高發區域,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本文對老舊住宅小區的消防安全措施提出了一些個人見解。
(1)建設標準低。在20世紀80年代前后,住宅小區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1998年《消防法》正式實施前,對于住宅建筑沒有統一的驗收標準,很多小區沒有進行消防審批,且當時的消防設計規范要求相對較少,建筑耐火等級普遍較低,建筑產品標準相對偏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2)規劃結構開放。大部分老舊住宅小區的連接性較強,周邊沒有明顯的分隔界限,有的小區直接和行政道路相連,無論何人都能直接進入小區,小區的結構較為復雜,物業也無法統一進行管理。(3)產權多樣化。一些小區由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組織開發,并將其分配給單位職工,在城鎮住房制度改革過程當中,有的住房免費給予了職工,成為了房改房的重點項目,一些產權是屬于單位的,而這些單位組織已經不存在,還有一些房屋沒有任何的相關手續,屬于違規建筑。產權混亂使得小區物業管理無法正常進行。
(1)建筑耐火等級低、防火間距不足。老舊小區建造之初,受到經濟等方面的制約,當時使用材料以磚木或者磚混為主,本身建筑材料耐火等級不高,加之幾十年內人員更替、內部屢次裝修改造,導致整體建筑物結構的耐火性偏低。再者,由于當時沒有相對規范的建筑規范約束,老舊小區在防火分區、防火間距、通道寬度、出口數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天然欠缺。大部分建筑現在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沒有設置任何的防滅火措施,一旦出現火災,煙霧氣無法迅速擴散,且火勢會迅速在蔓延到整個建筑,危害極大[1]。(2)消防設施不足或損壞嚴重,整改資金缺乏。在平時的工作中,筆者注意到,部分老舊住宅小區設置有消防設施、器材,但普遍存在消火栓箱體損壞、水槍丟失、水帶破損、滅火器被隨意丟棄、應急燈損壞等現象,封閉樓梯間被私自改造,防火門被擅自拆除,防火結構被破壞等現象比比皆是。除此之外,很多老舊小區無人管理,沒有配備滅火器等最基礎的消防器材。(3)消防車通道被占用。老舊小區在建設之初,有私家車輛的住戶相對較少,大部分小區當時并未配置相應的停車場,即便擁有停車區域,車位數量也無法滿足當下需求,這就使得大量私家車隨意停放在消防車道上,尤其是夜間這種現象尤為突出,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輛無法正常通行。(4)樓梯間內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近年來,電動自行車以其方便快捷等優點受到人們的廣泛青睞,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老舊小區由于停車困難,很多人選擇電動車出行,但由于小區沒有設置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點,使得大量電動自行車停放在樓道的出口處,通過飛線等方式進行充電。電動自行車停放區域一旦發生火災,很容易產生有害煙霧氣體,直接從一樓通過樓梯間蔓延到全樓,居民也無法通過樓梯進行疏散,人員、財產損失嚴重。(5)底層住宅使用性質改變。大部分老舊小區采用開放管理的模式,單元樓直接和市政道路直接相連,部分位于道路旁的住宅小區改建成了小店鋪和餐飲場所,用火用電量逐漸增多,火電負荷增大導致形成火災的幾率提升,一旦發生火災會蔓延至其他單元甚至其他建筑。(6)電氣線路老化嚴重。老舊住宅小區電氣線路老化現象普遍存在。室內電線因裝修時間較長,老化現象較為嚴重,隨著社會進步,人們使用的大功率電器越來越多;加之室外各種線路增加,導致電線越來越多、越來越雜亂,從而導致電氣火災頻發。筆者所在區域老舊住宅小區由于電氣線路引發的火災事故時有發生。(7)居民消防安全意識差。老舊住宅小區居民通常以老年群體為主,從調查的情況來分析,老年人的安全用電意識較為薄弱,缺乏一定的安全常識,對于火災疏散逃生的常識認知不足,對于常見的火災隱患也視而不見,給火災預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增大了老舊小區消防安全隱患系數。
老舊住宅小區的消防安全工作,政府應該發揮引導作用,全面解決老舊小區的消防安全問題。要理清小區的產權問題,在明晰權責問題的基礎上,全面明確物業管理的服務責任,建立更加完善的物業服務體系,實現老舊小區的物業管理科學化,從而確定物業小區消防管理工作的主體責任者。
一方面,地方政府應該加大老舊小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財政的扶持力度,發布相關的政策引導企業開展物業管理活動,通過消防設施的維護和更換,建立更加完善的消防設施體系。另一方面,應該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例如免去老舊小區的物業服務企業稅費,對于一些困難群眾可以適當減免物業管理費用,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提升企業的參與積極性,鼓勵企業參與老舊小區的物業服務活動[2]。
一方面,要加強宣傳,增強居民消防意識,嚴禁在消防通道上停放私家車、電動車、自行車等;另一方面,小區道路上的消防通道要設置相應的標識標記,有效避免消防通道占用的情況,從而防止消防通道堵塞現象的形成,打通滅火救援和人員疏散的消防通道。
要根據物業管理企業的管理活動,建立功能更加全面的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具有距離較近、情況更熟、設施更全的優勢,是消防救火的關鍵力量。在擁有微型消防站的小區,在出現一些小火災的時候,在消防專業人員沒有到達現場之前,可以通過微型消防站進行滅火處理,從而降低火災形成的安全風險。消防部門要引導物業服務企業進行微型消防站建設,要照微型消防站的建設標準,配置相應的滅火設施,并培訓專門的消防工作人員進行滅火,全面提升老舊小區的火災抵抗能力。另外,可以將周邊重點單位、社區等微型消防站聯動起來,形成區域聯防,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確保第一時間發現起火處,做到早發現早撲滅[3]。
當前,老舊住宅小區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相對較弱。政府牽頭,將消防部門、物業管理企業、街辦社區、公安派出所等部門聯合起來,各單位協同合作互相配合,結合網格化管理模式,全面加強小區居民的消防宣傳工作,采用不同的宣傳手段和宣傳模式,多形式、多手段普及消防基本常識,全面提升小區居民的防火滅火能力。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出現了全新的新媒體模式,在開展消防知識宣傳過程當中,除了要利用傳統媒體進行知識宣傳之外,同時要利用新媒體手段,擴大消防知識的覆蓋面,采用大家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加大消防宣傳力度,全面提升老舊住宅小區居民的防火意識。
對老舊小區的消防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要改變當前群眾的防火理念,建立更加有效的防火機制,全面推進老舊小區的消防管理工作,構建更加統一化的消防管理體系,要通過企業負責、群眾參與、部門監督等形式,全面提升老舊小區的防火能力,從而確保和諧城市建設的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