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開運
(黑龍江省寶清縣職業技術學校,黑龍江雙鴨山 155600)
不斷適應社會發展,建立一批專業技能過硬的人才隊伍成為當今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為了順利實現從學生到社會人之間的角色過渡,要積極推進產教融合,實現學校企業的協同合作,為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在職業技術學校實現校企聯合、協同合作對于提高學生綜合技能有著重要有意義,為學生畢業就業提供了便利條件,有助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1]。隨著人類出行需求的不斷增大,汽車制造產業的規模和生產體量逐漸增大,對于汽車建造維修行業提出的新的要求,在此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要積極與企業對接,探索實現汽車維修專業產教深度融合的新途徑。
產教深度融合要求職業技術院校積極與對口企業開展合作辦學,通過將教學內容、管理體制、校園文化等與企業生產需求相適應,逐步實現學生向社會過渡的教學過程。為了實現學校與企業的最大共贏,在開展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學校和企業通過明確職責范疇、劃定責任界限等方式實現資源共享、責任共擔,確保產教深度融合政策能夠落到實處。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產教深度融合教學工作迫在眉睫,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經驗指導,現階段職業技術院校于企業合作僅停留在提供實習就業崗位,沒有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合作,使校企合作流于形式[2]。
大多數職業技術院校教師畢業后直接進入院校任教,缺乏必要的社會服務經驗,對于產教融合教學的教學理念缺乏實踐認知。職業院校的教學規模逐漸擴大,由于缺乏必要的經費保障,職業院校教育專業教師人才較少,不利于產教融合的深度發展。
產教深度融合教學對于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有一定的要求,在現行職業教育體系中,大多數職業院校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剝離開展。作為衡量學生職業技能的重要依據,職業資格證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職業水平的高低,然而,大多數職業院校在教學內容方面忽視了學生職業資格教育的培養,導致教學內容無法滿足企業實際生產需求。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汽車生產制造領域發生了重大變革,對于汽車維修技術提出的新的要求,而部分高職院校課程更新較慢,導致學生無法及時掌握最新的汽車維修技術,阻礙了產教深度融合教學的開展。
受到傳統教學體系的影響,職業技術院校教學著重強調理論教學而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占據了主體地位,而填鴨式的教育手段導致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減弱,學生自主探究意識相對薄弱,不利于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4]。
為了實現產教深度融合教學,職業技能院校要積極拓寬與企業的合作領域,充分利用校內資源和社會資源為學生學習實踐提供有力的保障。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制約,大多數職業技能院校對于企業資源的利用僅僅表現在為學生安置就業,而合作企業的管理手段、生產技能、技術開發手段等深層次的有利資源被學校忽視,導致產教深度融合存在一定問題。
實現產教深度融合的前提是校企之間開展深度合作,加深校企合作,有利于產教融合教學的順利推進。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職業技能院校要根據學校的教學特色積極開拓合作教學伙伴,尋找對口企業開展合作辦學。職業技能院校中的汽車維修專業旨在培養高素質的汽車維修人才,為促進汽車產業深度發展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撐。為了方便學生實踐就業,職業院校可以與企業簽訂定向招生協議,實現學習就業一體式發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校根據就業企業的市場定位和業務需求制定合理的培養方案和教學內容,引導企業專業人才到學校開展實操講學,引導企業人才與學生實現結對幫扶,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企業文化、促進學生順利就業。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實現教師隊伍的全方面發展,一方面,高職院校應制定相應獎勵政策,鼓勵在職教師開展實踐活動,依托合作企業對教師開展在崗培訓工作,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汽車維修的專業要求較強,高職院校可以開展校企合作,邀請企業的技術能手參與實踐教育活動,為學生傳授最新的維修技術。此外,高職院校可以定期開展技術練兵活動定期對教師實踐能力開展考核,通過技能比武等手段促進教師開展自主學習,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汽車維修專業涉及到汽車鈑金、汽車涂裝、汽車保養等不同工種,對于學生的綜合技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企業發展需求,職業技術院校要積極探索教學改革的新突進[4]。在教學過程中,學校要根據企業用工需求設立合理的教學目標,實現理論教育與實踐鍛煉的有機結合。在教學課時安排上,教師要合理調配學生的學習時間,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產教深度融合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手段的革新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職業技術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通過校企聯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推動學生順利就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導地位,通過與企業積極對接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確保學生通過學習順利就業。汽車維修專業的教學目標時培養合格的汽修人才,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學校要根據企業的用工需求制定教學任務并通過情景教學、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項目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解決汽修難題,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學生順利進入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傳統的職業教育由于教學資源的缺失導致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較少。產教融合背景下教學手段的開展,搭建了學校與企業合作的橋梁。汽車維修專業對于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有著較高要求,利用企業的有利資源,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通過參與企業實訓,學生能夠了解到最新的汽車維修技術,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在遇到操作難題時,通過師徒幫帶的時間模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穩步提升,為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產教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符合時代需求,搭建了學校與企業合作的平臺,對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穩定社會就業起到積極作用。這就要求職業技能院校重視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培養,為汽車產業的長遠發展輸送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