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
(普洱市西盟縣融媒體中心,云南 西盟 665700)
在現代社會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不斷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媒體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挑戰,感受著行業變革和傳播信息方式方法的不斷創新,新聞發布渠道也在快速擴展,人們的信息獲取渠道、接收信息的習慣方式方法也隨之進行了改變。因此傳統新聞媒體就需要在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技巧、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上快速跟上時代發展,從而進行創新改變。重點是對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的技能與素養進行重點開發,豐富編輯記者的專業性,提升其全面素養,進而更好地創新完成相關工作。
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網絡媒體在近年來悄然興起,與之相對應的傳統媒體作為一種更加傳統的大眾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機械裝置向社會公眾定期發布信息,通常包括報刊、廣播等。與網絡媒體相比,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能力更強。同時,由于其在長時間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更為專業化的新聞傳播理念和運用管理機制,因此其新聞傳播形式更加成熟。同時,與近年來興起的網絡媒體相比,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具有豐富的經驗,具備完善的信息源網絡。面對融媒體文化時代的到來,傳統媒體也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其實際發展過程中,通過積極利用網絡優勢能夠改進自身缺點實現自身形態的不斷創新,并在創新過程中迸發新的活力。
信息網絡化時代帶來的是信息爆炸,人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傳遞者和接收者,再加上信息傳遞的快速性、網絡審核機制不健全等,致使網絡世界充斥著各種復雜的、真假難辨的海量信息。專業的編輯記者需要保持高度的新聞敏感性,對這些海量的信息數據進行甄別、篩選,綜合考量和仔細判斷,并對其進行公正的、具有社會正能量的編寫和處理,提高新聞信息的質量,保證新聞的真實性。
融媒體時代,新聞的編輯不再局限于文字,新聞的發布平臺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廣播電臺、電視和報紙。移動終端的興起、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促使新聞信息以圖、文、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展示出來。所以,這也對編輯記者提出了更高的專業技能要求。編輯記者除了掌握文字編輯,還需要掌握圖片處理、視頻剪輯、圖文編輯等素材編輯技能,掌握移動端發布、自媒體運營等平臺運營技能。
當下,各種新媒體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傳統媒體必須清晰地認識到自身所處環境,越來越要有“融”的思想。以前,傳統媒體記者只需要按部就班完成新聞采訪和新聞寫作就可以了。然而,在融媒體時代,微信、微博、QQ等各種傳播載體應運而生,新媒體可以將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立體地傳播出去。如果傳統媒體記者不能很好地適應融媒體環境下的工作方式,便不能更好地生產新聞產品。
編輯記者應當充分調動網絡思維,利用數據處理軟件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對這些碎片化的新聞報道進行數據獲取和分析,挖掘關鍵詞、熱詞等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挖掘出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作為新聞題材。然后編輯記者要進一步分析挖掘出來的新聞題材背后的新聞價值和意義,對相關新聞題材的新聞報道進行重新整合,進行深層次地編寫,實現新聞信息內容的進一步有效優化,輸出高質量、高價值的新聞報道,實現新聞內容的原創性、特色性,以便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權。這樣優質的新聞報道,不僅能夠正面提升新聞信息的傳播力,贏得受眾的肯定,提高新聞媒體在社會中的公信力,而且還能更好地彰顯新聞信息傳播社會正能量工作的正面效果。另外,如果人民群眾都在關注同一個新聞話題,新聞報道都在報道這一新聞話題,那么對于同一新聞題材的報道,編輯記者在新聞內容編寫方面應該重點體現出其創新性,可以對文本內容的形式進行設計和創新,運用智能化技術手段,增加新聞報道的畫面感,提高讀者的參與度,使得所報道的新聞內容獲得更好地展現的同時又富有自己的特色,從而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與讀者。這就需要編輯記者不斷學習新思想、新文化、新技術,重視智能新技術的重要作用,從而提升新聞的傳播效果。比如全球都在關注的新冠肺炎疫情,編輯記者可以在對這個話題的報道中進行內容創新,將地圖定位技術運用到新聞內容的報道當中去,讀者可以通過地圖顏色的深淺變化直觀地看到疫情的嚴重程度,還可以通過點擊地圖上的點了解那個地方的疫情,獲取最新的新聞報道內容。
融媒體時代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信息海量。編輯記者想要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捕捉到具有更高價值的新聞信息,并挖掘出其價值核心,進而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和運用,來提升其新聞報道的社會效益、經濟價值等,就必須通過專業訓練,提升對信息資源的分析處理能力。提升編輯記者的信息分析和處理能力主要通過日常培訓,如企業單位可以借助組織編輯記者進行專項業務培訓的方式。邀請專業人員對編輯記者進行系統性的、針對性的信息資源分析能力培訓,結合其日常實際工作情況及個人業務能力水平制定培訓方案,從而提升編輯記者的業務能力。通過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可以提升編輯記者從海量信息中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提升其觀察新聞事件的敏銳度,快速聚焦熱點信息,并發掘出信息的社會價值,進行廣泛傳播。還可以通過培養編輯記者充分利用視覺、聽覺、心理等感官的敏感性來提升其綜合業務水平及能力。
融媒體的意思就是包含了傳統的媒體,如報紙、電視、電臺等,再包括一些在互聯網上的新媒體平臺進行融會貫通。現在的情況是,人們在新媒體信息獲取上已經有了相應的依靠,這不僅僅是習慣了新媒體的體系,還表現出人們對其較好的信任性。所以,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就要及時應變這一形式,除了要掌握最基本的新媒體平臺登錄使用方式外,還要在新媒體如何吸引人們、在內容的呈現、所具備的價值觀引導層面掌握準確有效的方法,使得新媒體成為傳統媒體的新戰略陣地。
在傳統媒體編輯記者實際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首先記者應當針對可能出現的熱點問題進行多角度構思,實現最佳新聞報道方案制定,避免由于新聞的傳播時間過長而導致群眾失去興趣。其次,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記者應當具備互聯網思維,真正從民眾需求出發進行全面內容分析,并結合群眾精神生活發展的根本需要進行熱點傳播,在把握新聞時效性的同時,保證其真實性與互動性。最后在實際開展新聞采集編排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作用,不能僅僅依靠傳統媒體發展過程中實際采訪的形式,更需要利用當前便捷的信息傳播渠道與互聯網平臺,全面發揮互聯網在信息收集方面的積極作用,并從新聞事件的根本內容出發,對相關背景進行研究。同時對未來情況開展合理判斷,做好多方準備,更好地向民眾展示信息,將民眾的注意力吸引到傳統媒體信息中。
融媒體時代所引導出來的傳媒規則、傳媒局面的新型模式,對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在具備的素養、能力和技巧上產出了一個新的標準要求。所以,傳統媒體編輯記者應當知難而上,根據自身的工作情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各種職業素養,敢于大膽創新開闊思維,主動積極地去掌握新媒體技術,促使自身的工作素養能夠與時俱進適應當代融媒體的潮流,為人們貢獻具有較深思想價值的優秀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