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鏡檀 江蘇省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自工藝美術運動至今圖形語言,已漸趨成熟,當代社會已逐步出現圖形語言體系,讀圖時代悄然而來。圖形正改變著千百年來大眾慣用的語言形式,圖形語言超越了三維與四維空間,為不同時區背景下的民眾提供了更為便利的交流方式。本文以圖形語言為研究對象,在繼承與借鑒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文獻分析、個案與綜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試圖探析圖形語言在公益招貼中的意義,為圖形語言在公益招貼設計中的實際應用提供借鑒。
圖形是一種視覺語言,它是美學意義上的升華,是對主體信息的取精用宏,視覺傳達設計也由此得來,視形覺意與傳道達物即為視覺傳達設計的核心要義。
視覺傳達設計如同一個集合,公益招貼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中的一個子集,圖形語言又在招貼設計這個子集中占據大片領地,圖形往往是招貼設計中的主視覺,常常是人們的目光聚焦之處。因此,它必須通過極具個性的圖形語言向大眾傳遞實時亦精準的設計主旨,從而達到宣傳、傳遞希望的目的。圖形語言在公益招貼設計中更不失為一種藝術思想層面的交流形式,極具理性特征的抽象幾何圖形性質。在如今這個讀圖年代,圖形語言的分量日益加重,它儼然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長在一個“圖形信息時代”,街頭墻角的公益招貼設計早已被醒目而獨特的圖形語言占據較大比例。
公益招貼是現代社會條件下的產物,流傳于街頭巷尾。它通過新穎的圖形語言、明艷而強烈的色彩對比能夠帶給觀眾猛烈的視覺沖擊感,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并使廣大受眾產生美的感動。同時它也是對當下社會生活中的公民關系、公共議題、道義仁德、公共利益、社會福利等內容進行宣揚的一種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公益海報的主題直截了當,它就是一種對社會信息適時的傳遞,并在傳達信息的同時對社會群眾進行潛移默化的心靈疏導與感性教化。
圖形語言的三大特征分別為視覺識別特征、傳達導意特征以及審美欣賞特征。圖形語言即用簡單的圖形符號來解釋說明問題,這就是圖形語言的視覺識別特征。在公益招貼設計中,圖形語言的視覺識別特征表現為通過圖形對增減、互換以及組合等形式創造出具有一定視覺沖擊力的圖像,并通過這類圖像處理手段形成圖形語言,使觀者在大腦中能夠將圖形信息進行相對簡易的轉化,并準確識別公益招貼設計所宣揚的文化。在公益招貼設計中的圖形語言必須以一種積極健康的形象面對大眾,以美的形式刺激大眾的感官,使人產生滿足感,并且必須符合大眾的審美行為標準。
視覺傳達設計是“給人看的設計,告知的設計”,它在潛移默化中會對大眾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其實視覺傳達類設計師的工作與理工科程序員的工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編程屬于計算機的一種獨有語言,而視覺傳達類設計師常用畫筆或鼠標編制圖形語言,創作出具有主觀情思的圖像,并將它作為一種指令向受眾傳遞信息。設計師所創作出的圖形信息通過圖形符號訴諸觀者的感官,傳遞到觀者的內心甚至觸及靈魂。當信息被完全破譯后,就觀者本身而言,這份信息會變得更易于理解且印象更為深刻。
本文對公益招貼設計及圖形語言的各類屬性進行了基本梳理,夯實基礎以加深理解,并對公益招貼設計中的圖形語言的特性、思維方式、設計原則及設計方法進行了分析研究,力圖最大限度闡釋圖形語言在公益招貼設計中的價值。
經過對圖形語言進一步地學習與理解,針對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其一,圖形語言在公益招貼設計中需高度兼具審美價值與信息價值;其二,公益招貼設計中最重要的就是圖形語言是否具有可讀性、呼吁性與感染力,簡練的圖形語言遠勝于一切辭藻;其三,進行圖形語言設計時,創作者需擺脫思維定式的束縛才能創作出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圖形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