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譜 安陽學院
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諸多歷史底蘊豐富的文化名城屹立在這片土地上。在這些城市中,老街舊巷就像這座城市的年輪一樣銘刻著城市的歷史文化。城市中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老街道就像這座城市流通的血脈,而街區文化就像這座城市的養分,滋養著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人們。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就要從這些街頭巷尾開始。街區文化包含了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文化資源:建筑風格、人文習俗、風味小吃、手工藝人等;他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演繹著城市文化。住在這里的老人們一口地道的方言,仿佛在向游客們展示這座古老城市中最具民俗韻味的一面。街區文化是沉寂的城市文化符號,需要人們去挖掘、去提煉。城市街區中那些具有符號化的元素一直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歸屬。
街區文化是由城市歷史發展和文化建設共同孕育的、以居民住戶為主體產生的獨特民俗、建筑、精神文化的集合。街區文化源于城市文化的歷史沉淀,因而歷史悠久的城市街道文化底蘊濃厚、文化種類豐富、文化形式多樣。街區文化建設以居民為中心,為商鋪、寺廟、古宅、公共設施、辦公單位等提供文化環境。街區文化將街區文化元素進行資源整合,不僅可以對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建筑元素、服飾紋樣、特色民俗、地方美食、手工藝品等進行可視化元素提取,還可以融合當地生活習慣進行創意產品研發設計。文化源于生活,因而文創的設計開發需要依據生活、體現生活。這些文創產品應能讓人們在日常使用的過程中感受到歷史文化氣息以喚醒人們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1]。
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高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文化的獨特性、原創性、差異性。這對街區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文創設計依托街區文化特色,既可以推廣地域文化價值觀,保護民俗文化,也可以為產品本身增加文化創意和情感附加值。經濟全球化與傳統文化的民俗化幾乎同時產生,這使得具有差異化的文創產業成為搶占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文創產業要挖掘傳統文化,促進多元化的街區文化與現代媒介進行交流融合。
現代媒介下的文創設計需要重視產品的生活化體驗,使產品與街區文化中最具生活化的民俗、工藝品融合形成獨特的文創共同體,讓人們對街區文化、民俗文化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文創產業發展需要文化內涵的支撐,需要融合市場經濟、現代媒介、社會價值觀、政治環境等多元素,需要多領域協同構建。文化價值的核心競爭力正是體現在文創產品中,根植于現實生活的文化精神。
文創產業是一個知識密集型產業,是集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于一體的創新型文化產業。文創產業的成功運營不僅可以將產品成功售賣出去,同時可以將產品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巧妙地傳遞給消費者,讓人們在生活休閑之余感受文化的熏陶,獲得精神的享受。這遠比說教式的文化傳播更具影響力。文創產業還要對街區文化資源進行優化提煉,轉變產品競爭優勢,提升產品價值內涵。街區文化建設帶動一系列的設施建設,同時文創產業品牌帶動一系列文旅產品的開發設計,進而帶動本地經濟發展,提高本地就業率,積極推進人才的引進和外來企業的入駐。
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價值是文化的隱性價值,而街區文化是本地居民的情感表達。情感是人們判定客觀事物是否對自身有需求而產生的一種體驗,文化情感能夠促進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可以間接作為創新產品的附加值,讓產品具有隱性的核心競爭力。文創產品在滿足消費者產品需求的基礎上體現了街區文化的信息價值、文化價值、體驗價值、情感價值等。

文化是一種精神體現,人們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創造了文化,因此,以文化為載體的創意產品需要落實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要做到文化的灌輸與引流。文創產業的發展要注意和市場需求的銜接,要結合當前城市的生活環境、歷史文化、精神信仰、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傳統民俗等,因地制宜地發展文創產業。這樣既迎合了新時代發展需要,又能使街區文化得到充分保護。
將文創產品市場化需要為創意產品賦予生活文化價值,單純地依靠外觀或者情感依托的文創產品是缺乏競爭力和市場適應性的。新時代對產品的要求有個性化、文化性、互動性等。我們要開發多樣化的創意交互空間,比如具有文化符號意義的城市博物館、城市地標性建筑、城市文化商業區、城市旅游休閑區等。它們通過功能疊加均可開發成為創意交互空間,成為培養創意消費意識、獲得創意價值認同的空間平臺。相關工作者可以開發具有特色的文創衍生品,上線精品App,如開發某旅游景區App、城市App、街區文化講解App 等。這些模塊App 也可以整合在一起,集交通導航、旅行攻略、景點介紹、旅店預約于一體,為老百姓的出行旅游、生活服務提供便利[2]。
街區文化與文創產業是一座城市文化軟實力的具體體現。市場品牌競爭激烈,所以沒有文化依托的產品是沒有靈魂和內涵的。深度挖掘街區中的傳統文化符號和民俗等對城市文化軟實力而言是一種補充和提煉。街區文化建設離不開文創產業的支撐,并且為文創產業發展提供了方向與機遇。產品的創意不止體現在它的功能設計上,更體現在其特定的文化內涵上。街區文化和文創產業的建設與發展將會成為新城市經濟文化建設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