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艷 王蓬(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點板塊,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以及提升最為關鍵,教師需要確保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始終站在時代發展的視角積極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將更多的新鮮血液融入專業課程中。
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十分考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教師則需要以基本電算化教學內容的分析以及有效改進為依據,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靈活利用多媒體,積極優化計算機環境,促進教學方法的有效改革,逐步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素質教育不僅針對我國的九年義務制教育,還能夠為高職教育提供更多的啟發,教師則需要從素質教育之中吸取養分,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確保對癥下藥,實現多種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會計電算化主要是指以電子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積極豐富會計工作的內容以及形式,提升工作質量及效率。其中應用軟件最為關鍵,教師需要結合應用會計軟件加強對計算機設備的有效指揮,有效替代手工操作,積極簡化整個會計工作的流程。
作為人機相結合的系統,會計電算化系統的邏輯性比較明顯,能夠實現會計工作的全面覆蓋,在會計領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計算機技術能夠突破時空限制,確保會計工作質量及水平的逐步提升。在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各種高新技術與會計工作實現了緊密聯系,人們的生活工作和社會實踐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會計發展的重要趨勢以及潮流,會計電算化不能忽略,許多學校立足于時代發展的進程主動調整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方向,根據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環境,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核心目標,確保會計與電算化工作能夠獲得更多的智力支持。
復合型人才需要了解計算機的相關操作技巧,有針對性地學習與會計電算化相關的專業知識,實現個人綜合能力及水平的穩步提升。在對當前會計電算化教學工作進行分析和研究時不難發現,許多教師對多媒體比較依賴,存在許多的問題以及矛盾。
為了有效避免這一不足,促進多種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教師需要注重經驗總結以及有效反思,積極借鑒其他同行的優秀做法,加強對會計電算化教學工作的有效改革,確保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及成效。
在對當前高職學校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工作進行分析和研究時不難發現,有一部分高職院校對會計電算化教學工作不夠重視,實質的教材不配套,教學能力有待提升。大部分教師直接以教材為依據照本宣科,學生參與機房操作實驗的機會比較少,這一點違背了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核心要求。很少有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在全面調整以及應用的過程中實現有效組合,過于注重對動態圖像以及軟件適應的過分渲染,導致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分散,實質的學習進度比較慢,難以實現舉一反三和活學活用。
教學目標對統籌教育教學活動有重要的影響,大部分的教學活動需要以教學目標為重要參照和線索,真正實現對癥下藥。但是教師沒有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教育教學目標比較單一和模糊,教師過于注重簡單傳統教育教學內容的分析以及研究,沒有站在學生的視角進一步了解學生的真實感受,學生出現了學了忘、忘了學的問題,只能夠對簡單的應用軟件進行分析,個人的學習能力提升速度相對較慢。教師也沒有根據學生綜合素養培養的具體目標鞏固學生的知識、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最終導致教育資源使用效率偏低,教育教學改革工作偏離了主要方向。
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非常直接,創造性的教學模式既能夠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還能夠盡量避免教育教學出現偏差,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但是教師仍然按照傳統教學模式一以貫之,結合當前的教育教學素材進行簡單分析,讓學生自主鞏固和復習,出現了許多的教學極端。沒有著眼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實現多種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未能讓學生與外界保持密切交流與溝通,忽略了學生的自主實踐和大膽探索,直接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包辦所有的教育教學內容。這一點導致學生出現了許多消極應對的情緒,無法實現舉一反三和活學活用,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不夠理想。
學生與外界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非常關鍵,這一點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有非常關鍵的影響。但是有的教師為了加快教學進度,直接無視與會計電算化實施單位之間的溝通以及交流,實質的知識面相對比較狹窄,沒有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只能故步自封,思維非常局限,同時比較封閉自我,難以實現自主探索以及舉一反三。
針對上文中所出現的各種不足,高職院校需要調整自身的發展方向以及人才培養策略,一方面需要注重教學策略的改革及創新,另一方面需要真正做到實事求是,結合當前的教育工作現狀,在全面改進的基礎上,為人才培養工作的有效落實打下扎實基礎。
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難在短期內取得明顯的成效。管理工作人員需要立足于時代發展的進程深入剖析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圍繞高職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在全面調整的過程中實現對癥下藥,全面改革課程教學工作,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成長。
多媒體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更好地突破時空限制,促進多種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主動打造高效課堂和精彩課堂,另一方面直接沖擊著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教師需要注重對教學現狀的深入研究及分析,了解多媒體教學工具的使用要求,確保多媒體教學的適度性以及合理性。多媒體教學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教師要結合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質需要,綜合了解不同的教育教學環節。不再以傳統的黑板板書為基礎,而是通過枯燥知識的生動化再現,靈活利用多媒體實現動感立體的呈現。其中多媒體教學軟件能夠積極渲染一定的視覺效果,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確保學生能夠對圖像、聲音進行主動分析以及研究,積極學習不同的內容,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動性。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教師需要注重重難點分析,了解多媒體軟件教學的特殊要求,積極加強對多媒體應用軟件的合理控制,盡量避免一些花哨的內容,而是確保學生將注意力放在核心內容上,只有這樣才能夠凸顯學生主體價值,促進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培養及提升,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技巧。
教育教學目標對學科教學改革及創新有非常深遠的影響,為了確保會計電算化技能的逐步提升以及有效鞏固,高職院校需要著眼于會計電算化教學的具體要求,以學生應用技能的培養為核心目標,關注對課時的合理安排。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通用商品化會計軟件時,教師則可以結合不同的軟件使用要求,根據自身已有的教育經驗確保充足課時,加強對某一通用財務軟件的深入分析以及客觀研究,讓學生能夠自主練習,積極避免各種不足。另外,有一部分學生在自主參與時,會發現實質所學習的內容與個人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別,有的學生會出現消極應對的情緒,感到無從下手。教師則需要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關注對教學目標的有效改進,了解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革要求,盡量避免應試型教育模式的束縛,主動促進素質教育工作的有效改進以及調整。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為學生的知識學習、社會實踐打下扎實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會計電算化教學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及成效,讓學生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以及學習氛圍中自主探索,真正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以及專業技能水平。
在開展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工作之前,高職院校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了解學生的主體需要,關注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及交流,積極改革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以發展學生的應用技能為基礎。教師可以選擇使用率偏高的通用財務軟件,在全面剖析以及優化的過程中進行綜合對比,了解不同優秀財務軟件安裝與實驗機房的使用要求,為學生準備相應的操作資料,明確會計電算化實驗的具體要求,嚴格按照不同的作業形式鼓勵學生自主完成,在綜合對比不同操作軟件的基礎上,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以及認知。學生能夠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實現熟練掌握,通過問題看到本質,積極了解不同的軟件操作流程,分析財務軟件的操作要求,進而在參加工作的過程中實現快速適應和主動轉化。這一點對提升學生的社會競爭力有重要影響,大部分學生能夠全程參與、自助探索,實現個人各方面能力的穩步提升。
在信息化以及科技化的大環境下,各行各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教育教學工作也取得了明顯的突破。社會各界對高職教育的要求非常嚴格,目前我國的素質教育取得了明顯的突破,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但仍然存在許多的遺留因素。如果教師無視與外界之間的交流以及互動,沒積極抓住培訓交流的機會,就會導致所傳授的內容落后于時代,無法體現與時俱進的育人理念,學生的綜合素養也不夠理想。對此,教師需要與外界保持聯系,主動增加與外界動態交流和溝通的機會,給予學生更多參與社會實踐的指導以及幫助。比如安排學生參觀實施會計電算化比較好的企業,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加強對會計電算化專業知識的了解以及分析。鼓勵學生自主分析具體的會計電算化操作流程和業務流程,讓學生了解不同企業的操作技巧以及會計工作要求,留下深刻印象,這一點對夯實學生的基礎、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有重要影響。大部分學生能夠在全程參與和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對會計電算化課程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進而在學校內主動接受教師的指導,積極學習專業知識,發展個人的核心素養,利用所學習的會計電算化課程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中發光發熱,實現自身的人生理想。
另外,教師還需要注重課內外的有效整合,積極實現多種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盡量避免故步自封。打造開放課堂,促進學生的社會實踐,給予學生更多檢驗個人知識的機會以及平臺,這一點對實現教學相長有顯著影響,學生也能夠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收獲,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以及各方面的能力。
高職學校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難在短期內取得一定的成效,教師則需要意識到這些工作的艱巨性以及漫長性,了解多種教育教學工具的使用要求,加強對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合理利用。學會適度使用以及有效調節,嚴格圍繞前期的教育教學目標,確保學生會計電算化技能的逐步鞏固以及有效提升,明確高職學校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核心要求,鼓勵學生自主利用不同的財務軟件,促進教育教學模式的有效轉變。在此前提之下,教師還需要實現會計電算化教學方式的有效改革及優化調整,了解當前的教育教學現狀,加強與社會之間的動態溝通以及聯系,從各方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專業素養,保障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為社會的發展作出自身相應的貢獻。